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世界演义在线阅读 - 第八十四章 东北夷各部

第八十四章 东北夷各部

    BC2100年后,印度的婆罗教的三神并立格局渐渐不能维持。梵天的地位越来越下降。现在全印度只有二个梵天的庙宇,它越来越被冷落,神力和地位也越来越低

    虽然梵天是万物的创造者,但是僧侣阶层成为婆罗门这样的亨乐阶级,更加注重现世的享乐而不愿祈求来世的福报。所以更害怕能够毁灭他们幸福生活的毁灭之神湿婆,更喜欢保佑众生的光明之神毗湿奴。

    而贫民百姓因为生活的艰辛更喜欢祈求来世福报、主持善恶轮回的湿婆而不喜欢保持现状的毗湿奴。

    而毗湿奴和湿婆,产生了激烈的竞争,两个神的竞争代表着贫富两个阶级的斗争。二者都有庞大的信徒和实力,以及影响力,在这种竞争甚至内战中,整个婆罗门教混乱不堪。从此开始了长达千年的各城邦国之间的宗教战争。

    当初雅利安人击败的白种的达罗毗荼人逃到了印度南方地区,逐渐分布到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等地,他们的达罗毗荼语言一直流传至今,后来在婆罗门教兴起以后,逐渐皈依于婆罗门教,使得婆罗门教最大的派别-毗湿奴系出现。

    信奉湿婆神的婆罗门发现湿婆的信徒越来越少,于是开始向非雅利安人的其他民族传教,主要方向就是北方的尼泊尔。

    当地的黄种土著居民卡斯人还没有固定的信仰,当时婆罗门们为了尽快获得更多湿婆的信徒,经常整个村的居民都被授予刹帝利的高种姓。这样婆罗门教迅速在尼泊尔普及开来。而尼泊尔也成为雅利安人的势力范围,尼泊尔更被婆罗门们奉为湿婆的居住之地,成为宗教圣地。

    尼泊尔的婆罗门与刹帝利远多于首陀罗,这与印度本土完全不同。这些土邦的黄种卡斯人,虽然被接纳为刹帝利,但实际上受到白种的婆罗门和刹帝利的歧视,这是后来佛教在尼泊尔地区发源的真正原因。

    -----------------------------------------------------------------------------------------------------------------------------------------------------------------------------------

    东北夷各部

    BC2480年,守丧三年后,以黄帝子孙颛顼为首领的高阳氏部落成为统治部落。政治中心初为穷桑(颛顼之墟,位于高阳氏所居的辽河流域,其位置就在阜新、朝阳一带)。

    颛顼帝,“东北方部落之宗神”,“以水德王天下”,“死为北方水德之帝”,又称黑帝或玄帝,在天神传说中是主管北方的天帝,列为五帝之一。

    颛顼出身高阳氏,10岁时就在少昊后裔的东夷部落中担任官员,而部落首领也对他这个黄帝后裔耐心培养。

    黄帝一系最初是从辽河流域起家的,而高阳氏部落也位于这一带。

    共工是炎帝的后裔,与轩辕氏家族本来就矛盾重重。帝颛顼践帝位后,共工约集心怀不满的各诸侯,共同反对颛顼。反叛的诸部落推选共工为盟主,组建成一支军队。趁颛顼初即帝位不稳,出动全军向黄帝系发起挑战。颛顼水战不利,撤退到辽河流域,共工通过海路登陆辽东半岛,双方因而进行了一决生死的海陆大战。决战地点在锦州渤海湾。

    西汉《淮南子》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淮南子》记载的这段故事,就是中国非常有名的“怒触不周山”神话,其背景是共工与颛顼帝之间的战争。

    共工船队进逼之际,受海风影响,颛顼用竹木类弓箭,已经无法抵抗敌人大军压境,而颛顼之前利用玛瑙制作箭头。玛瑙镞此刻开始大显神威,共工被这种射程远、杀伤力强的武器打得一败涂地,才会“怒触不周山”。

    “怒触不周山”表现了共工被玛瑙镞打坏了进攻的战船后,被迫在渤海湾内紧急寻求岛地登陆,进行修整和躲藏,因为要防止颛顼大帝的追捕,所以开始东游西靠,四下逃亡,附近海域内有数的几座岛屿都有登陆,而颛顼大帝也必然派人全面搜索各岛,所以会有“baidag”意思“全部”的东夷语汇出现,写到《山海经》中就成了“不周”。

    古籍记载共工还是被俘获并流放.共工最后躲到了笔架山被俘,笔架山虽然被人说成是因形似笔架而得名。“笔架”发音接近“不周”,应该最初也来自“baidag”的音,后来受国内其它“笔架山”影响,才起了如今的名字,而且锦州这座笔架山落潮时,会出现海中“天桥”奇观,共工率领残兵退守于此时,正赶上落潮,颛顼大帝引兵直接就能抵达岛上,可以顺利将其抓获。

    并且这座笔架山“两长一短”的山峰外形,也如同被撞倒了一段,与某些学者将“不周”解释为“不周全”的观点也无矛盾,且与神话故事的情节也极度吻合。

    颛顼战胜共工氏之后,为方便对中原的统治,迁都于卫地(河南濮阳)。

    颛顼有传世之子二十四人,名穷蝉、老童、伯服、中骗、驩头、淑士、三面、季禺、魍魉、虐鬼、小儿鬼、穷鬼、梼杌、苗民、苍舒、敳颓、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称等。

    其中穷蝉是他的继承人,但却不是他的长子。当时的人们以伯仲叔季来说明排行,所以伯服是长子,仲容是次子,叔达是三子,而季禺是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