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世界演义在线阅读 - 第五章 贤后妇好

第五章 贤后妇好

    戊午卜,古贞:般其有冎?戊午卜,古贞:般亡冎?二告。

    “冎”是骨头的象形,读为“祸”。还有贞问般“亡不若”的,若是顺的意思,亡不若就是无不顺。如:

    寅卜,壳贞:般亡不若,不桎苟(狗)。贞:般亡不若,不桎苟(狗)。

    “桎”字的写法是上面一个“止”下面一个“幸”,止就是脚,幸是一种刑具,戴在手上的叫“梏”,戴在脚上的叫“桎”,这个字象脚上带幸,就是“桎”的本字。在这里“桎”应当是阻碍的意思,《集韵》:“桎,碍也”,用的就是这个意思;“苟”是狗的初文,这里似乎应该读为“梏”,“不桎苟”即不桎梏,也就是没有什么碍手碍脚的困难,很顺利的意思。

    另外,还为师般的妻子祈福,卜辞中有“壬申卜,贞:御(御)师般妇”(《合集》9478)的记载,“御(御)”是一种祭名,即为某人祈福而祭,“御(御)师般妇”即为师般的妻子祈福。

    甘盘死于武丁时期,武丁时期的卜辞里有“贞:今般死”的记载,便是占卜甘盘死亡之事。

    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甘盘便是甘氏的始祖,或者说是第一个历史留名的甘姓名人。像《姓纂》、《姓谱》等书就异口同声地指出:“甘,武丁臣甘盘之后”。而甘盘之得姓,则夏有甘国是以国为姓,就是说夏朝时就有甘国了,而甘盘无疑是该地人士,以国为姓,如同炎帝以姜水为姓一样。

    不过,甘氏家族的组成,实际上不仅此一支,到了后世周武王伐殷而有天下之时,姬姓的庞大家族之中,也有子孙由于被封为甘伯而改姓甘的。《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记载的:“周武王同姓,于畿内为诸侯,因氏焉,甘伯恒公是也,秦有甘茂、甘罗”,即为明证。这一支源自姬姓的甘氏,最初的发祥之地是在周天子的王畿之内。当时所谓的王畿,是指现在以陕西长安为中心的四周之地。根据考证,现在陕西省鄠县的西南,当时就是以甘为名,因此,陕西鄠县一带,一向就认为是甘氏的发源地,跟每一个甘姓人的关系,都极为深长。

    到了列强争霸,周天子有名无实的战国时期,已经是属于秦国的领域。当时,甘氏的先人也大多是秦国人。长久以来,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甘罗拜相的故事,便发生于秦国。

    根据正史的记载,甘罗不但确有其人,而且确有拜相其事。他出身于当时秦国的名门,是秦武王左相甘茂的孙子,年12事秦相吕不韦,为秦国使于赵国,赵王不但躬亲郊迎,而且在甘罗的伶牙俐齿之下,心甘情愿地割五城以事秦。结果,未费一兵一卒而净得五城。甘罗回到秦国之后,就被高拜为上卿,为后世留下了一段充满传奇的故事。

    甘盘和傅说,是商朝高宗武丁时有名的两位贤臣。甘盘本为一位隐士,傅说则还是犯了“胥靡”劳役刑的囚犯。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

    「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这件事在《墨子》、《国语》、《吕氏春秋》、《帝王世纪》、《尚书》等书中均有记载,内容也大同小异。

    武丁年少时,其父小乙让他在民间生活,颇知民间疾苦。后来,武丁即位商王,守孝三年不言(不是不说话,而是对政事不表态)时,政事决于甘盘和众元老,但是武丁希望有才能的真正亲信来辅助自己。

    BC1391年(武丁三年),武丁在傅险(山西平陆)找到了囚徒傅说(yue),他的才能使得武丁认为找到了一位真正的得力助手。但是傅说的地位太过低下,所以武丁只能用夜梦天降启示,得辅政的圣人的名字叫说,于是告之臣下寻访圣人,终于过了一段时间才装作是寻找到了圣人,正式将傅说引入朝堂,而且为了防止反弹,不得不只任命了一个普通大臣的地位,当然也是对傅说的一个考验。

    BC1388年(武丁六年),经过三年的政事考验,武丁正式任命傅说取代甘盘为卿士(宰相),当然甘盘的地位并没有任何改变,只是甘盘作为老师,不再奋斗在政治前线,而是到封地为诸侯。

    《史记正义》记载“沬邑,殷王武丁始都立。”

    武丁正式执政后,决定将都城由西亳迁到沬(河南鹤壁淇县),建立沬都,这是沬的首次建城,所以后人称之为武丁城。

    但是建城之后不久,由于黄河水患,不得不停止营建,沬都废置。

    其后武丁将都城由沬迁往北蒙(河南安阳),改名为殷,经过武丁时代的繁荣发展,到了商朝后期,这里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都城之一。

    由于商朝在这里建都最久,故后世称商朝为“殷”或“殷商”。到了近代,人们在安阳小屯村一带发掘出大量古代的遗物,证明那里曾经是商朝国都的遗址,就叫它是“殷墟”。作为殷商王朝后期的都城遗址,殷墟曾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长期稳定的都城,青铜器时代中期东方的一个极其独特的世界性大城市。

    BC1382年(武丁十二年),武丁祭祀先祖上甲微(创作《归藏易》的商朝先祖,前文有述)。

    第二天,有一只野鸡飞来登上鼎耳鸣叫,武丁因此感到害怕。大臣祖己说:“君王不要担心,赶快先把政事办好。”于是祖己开导武丁说:“上天监察下民,以民众的道义为标准。上天赐给下民的寿命有长有短,不是天使人寿命夭折,而是人本身断送自己。有的人违背道德,不承认罪恶,上天降下旨意纠正他的行为。他才说:‘怎么办呢?’君王只要给民众办事,没有不是继承天意的,祭祀有常规,不要信奉应该抛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