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世界演义在线阅读 - 第三十八章 楚国建立

第三十八章 楚国建立

    BC1090年,周成王十四年,秦师围曲城,克之,这是历史上首次出现秦师的称谓。

    冬,洛邑全面竣工。

    BC1086年,周成王十八年正月,周成王到洛邑,将九鼎安置在洛邑的合适位置,象征着周的统治天下。

    周成王营建好成周之后,有没有迁都,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引发争论。汉之前,人们皆认为“周伐纣,居洛邑”,直到司马迁时,提出了“武王营之,成王使召公卜居,居九鼎焉,而周复都丰、镐”的观点之后,开启了千年的“迁宅之议”。

    随着近些年考古发掘出土越来越多西周时期的铭文来看,尤其是“何尊铭文”的发现,对成王迁宅有明确记载,其“迁宅于成周”、“宅兹中国,自之乂民”语,言之凿凿,记载了成王迁宅于成周(洛邑)的历史。证明,成王五年“宅兹中国”之说,遂在在文献、考古均得到证实。尽管学界还有不同看法,但何尊的问世,毕竟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实证。

    20世纪60年代,在陕西出土的“何尊铭文”,对成王迁宅洛邑有明确记载,其“迁宅于成周”、“宅兹中国,自之乂民”语,记载了成王迁宅于成周(洛邑)的历史。古人称洛阳为中国,意为天下之中,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含义,后来渐渐指代华夏,周王朝在这里建立新都,有利于对民众的统治。

    还有一种观点是周成王只是将王朝的政治中心、军事中心迁到了成周,丰镐暂时保留祭祀中心。当“成康”(成王、康王)之后,出土的西周铭文中,成周出现大量的宗庙祭祀系统,如祭祀先王的京宫、祭祀前王的康宫、昭宫和穆宫等,这时候成周才成为祭祀中心。

    BC1085年,周成王十九年,周成王巡狩侯、甸、方岳,召卫康叔随行

    周成王回到宗周(丰镐),任命百官,将丰侯废黜。

    熊绎在周公回朝后积极地向周王朝靠拢,帮助对抗三监之乱。周公曾向周成王叙述其功,因其祖鬻熊的功劳以及周公对熊绎的好感,周成王在十九年,封熊绎为楚侯,赐给他土地仅有五十里的子爵爵位,其都丹阳(秭归)。

    楚人奉颛顼帝高阳氏为先祖,老童、祝融、季连为远祖,鬻熊为始祖。

    楚是各国里面相对偏向母性的,芈姓当然是母姓,而且“楚”的国名就是为了纪念女性(出土的楚简《楚居》如是说),楚先鬻熊,是已知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道家崇尚母性多元,以柔克刚,阴阳调和,损有余,补不足,协调均衡,是人类硕果仅存的母系社会思想遗留。被学界认为是楚地黄老道家的起源之一。

    楚王族出自华夏,一直奉行“夏君夷民”的做法,即王族为华夏族,而百姓为夷民。楚人的主体是芈姓季连部落,楚王族、公族以芈姓季连部落后裔为主,其中又以鬻熊家族为核心。

    楚人与汉水中下游和长江中游一带荆蛮、濮、苗蛮等原始民族杂居。季连家族从蛮俗,故而后来的华夏人视之为“楚蛮”、“蛮荆”。

    楚国在江汉地区发展强大,当地的荆蛮居民逐步被楚人征服,成为楚人的组成部分,但多是庶族。

    熊绎在位时期(BC1085--1049年),发展生产,扩大疆土,乘柴车、穿破衣以开辟荆山,跋山涉水向周天子进贡,

    熊绎虽然身处荆山(在今湖北南漳、保康一带)偏远之地,但还是乘坐柴车、身穿破衣以开辟丛生的杂草,跋山涉水以事奉周天子,只能用桃木弓、枣木箭作为进贡,体现了他对周王室的忠心。

    经过熊绎至熊渠数代君主的努力,使楚国疆域不断扩展,国力不断增强,由一个方圆仅有五十里的小国,发展成为泱泱大国。

    楚的疆域最初主要在今湖北西部山区和江汉平原一带,后逐渐向西溯江而上扩展到今四川东端,向北溯汉水而上扩展到今河南西南的南阳盆地和丹江流域,向南扩展到今湖南北部的洞庭湖平原,向东沿淮水和江水扩展到今河南东南、安徽北部、江西北部和山东南部、江苏、浙江一带。楚人与汉水中下游和长江中游一带荆蛮、濮、苗蛮等原始民族杂居,东周以后这些民族逐步被楚人征服。

    BC1083年,周成王二十一年,由于多年,对民无扰,周成王将悬示教令的象魏(亦叫阙或观)拆除,说明天下安宁,可以不用再说明谁犯了什么罪。这是成康之治四十三年的起始年。

    周公致政后,一直在丰邑养老,得了重病。

    BC1083年,周公病死于丰邑。

    汉初大思想家贾谊评价周公曰:“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周公在当时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个多才多艺的诗人、学者。

    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军队),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曾先后辅助周武王灭商、周成王治国。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当国。平定三监之乱后,大行封建,营建成周(洛邑),制礼作乐,还政成王,在巩固与发展周朝统治上起了关键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周公的成就从流传下来的历史文献来看,主要为军事上,周公在周王朝立足未稳的情况下,二次克殷,统一东方,建立以成周为中心的军事中心。

    周公“制礼作乐”,制定和推行了一套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

    嫡长子继承制,规定周天子的王位由长子继承。同时把其他庶子分封为诸侯卿大夫。他们与天子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小宗与大宗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