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周师败于犬戎
“天再旦”,意思是一天之内,接连出现两次天亮,“天再旦”一种可能就是日出之后发生了日全食,另一种可能怀疑是有陨星在夜晚落在远离都城的地方,其能量较大,使得遥远之处,虽无震感,但可以看见明亮的光芒。 古人崇信天象,“天再旦”被认为是不祥之兆,这使得周懿王心中有一个阴影始终挥之不去,总觉得国都镐京对他不利。 BC948年,周懿王七年,西戎侵略周境,一度兵临宗周镐京。 成康昭穆时期,边境戎狄一直被压制,而周懿王即位后,他们不断侵犯西周,甚至数次抵达京畿所在,证明此时西周国力衰落的很厉害。 国力衰弱是由各方面原因造成的,而统治者自身问题是重要原因之一。 册命制度是西周时期的一种任命、赏赐官员的制度,是周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也是彰显王权非常重要的表现仪式。周昭王、周穆王时期的册命制度,其主要标志是在任命、赏赐的过程中出现了导引受命者的佑者和宣读册命的史官。 册命制度进一步完善,是在任命、赏赐的过程中有朝觐周王的礼仪:“立中廷,北向”。要特别指出的是“立中廷,北向”并不是简单地立于庭院中央面向北方,它实际上是接受册命之前朝觐周王的两种礼仪的名称,相当于文章的标题。“立中廷”可能是受命者在佑者导引下到达接受册命的位置的礼仪,而“北向”则可能是受命者到达接受册命的位置后,对周王行拜见之礼的礼仪。 而周懿王时期的铭文都只记载了册命的内容,却没有像前代那样对整个册命过程进行描述,昭穆时期宣读册命的史官在册命过程中消失了身影。特别是《訇簋》中具体提到了诸侯进宫接受册命:“王在射日宫,旦,王格,益公入佑訇。”过程却没有只言片语。这表明,在册命过程中朝觐周王的礼仪,显然引起了元老大臣们的不满,加剧了周王室与诸侯大臣之间的矛盾。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一些旧有的礼仪和制度被打破,不再呼史官宣读册命。 不仅如此,从铭文中直接用“命”这个词能够看出,册命程中宣读册命的人改为周懿王本人。由此可见,周王至高无上的光环这时已经开始消退。 《史记·周本纪》载:“懿王之时,王室遂衰”,至于具体衰落到什么程度却语焉不详。这些彝器铭文正好可以补充史料的不足,从侧面证明周懿王时王权不振的情况。 周懿王七年二月,朝廷任命益公牧统辖百事僚(天尹之职)。在任命辞中说:官僚骄横yin奢,不顾先王制定的律令乱行暴虐,残害小民,结果引起小民反抗,危及己身,都是咎由自取。严令益公牧要按先王政令办事,明察确断,以律量刑。这既证明周懿王有整顿朝纲之心,也证明了当时政治混乱的局面。而从事后的发展来看,周懿王并未能扭转颓势。 虽然周懿王治国能力欠佳,不过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着周王朝的政权。 BC946年,周懿王九年九月,懿王命益公征眉国。益公获胜,归京向懿王报捷,并报告眉国酋长敖即将前来朝拜周王。同一年,周懿王委命吕服余接替备仲,统辖周六师,赐六师将服;命申承其祖大祝之职,管辖丰人兼九戏祝。 BC942年,周懿王十三年,北方翟(狄)人入侵西周的发祥地岐周(陕西宝鸡岐山县、扶风县一带),疯狂抢劫周人的财物,还杀死许多西周百姓。边关守军出击,反而被翟军队击败,敌军乘胜追杀周军,一直攻至岐山。岐山离王都镐京距离不足二百千米,岐山的安危直接影响着镐京。岐山守军一面坚守关隘,一面接连向朝廷告急。周懿王姬囏急忙挑选国中精兵,同时征调各诸侯国军队联合出兵,保卫岐山,翟人方才退去。 宗周接连被戎狄侵扰,加上即位之初“天再旦”的所谓上天启示,经过反复思考,周懿王决定将国都迁往他处。周懿王亲自选定新都为镐京西北的犬丘(又名废丘,陕西咸阳兴平市东南),认为此地是最佳的建都之处,下令在全国征调工匠,采办建筑材料,择日开工营建新都。
BC940年,周懿王十五年秋,犬丘的宫殿还没有完全建造好,周懿王就迫不及待地下令迁都,“天再旦”的阴影始终笼罩在他心头,他感觉多呆一天就多一分危险。在他的催促下,大臣们只好跟着他一起迁往新都。迁都后,周懿王将新都命名为槐里。 BC938年,周懿王十七年,鲁厉公去世。 BC934年,周懿王二十一年,由于多次遭受外敌入侵,周懿王感觉到军队建设的重要性,没有强大的军队既不能约束国内的诸侯,也无法抵御强大的外患。于是下令加大国防建设的投资,征招国中青壮年参军入伍。他任命虢(国)公为主管军队的最高领导,扩大军队编制,加强军事训练。 位于周王朝西方的犬戎长期和周朝不睦,周穆王时曾经征讨过,被穆王强制迁居到晋阳(山西太原)。随着周王朝国力的衰退,来自西北方的威胁再次严峻起来。周军训练完成以后,周懿王亲自检阅这支威武之师,产生了征讨四方称霸天下的野心。 周懿王二十一年秋,懿王命虢公率师北伐犬戎,结果大败而归。征伐犬戎的失败,唤醒了周懿王对外扩张的梦想,也打消他称霸天下的野心。 BC931年,周懿王二十三年冬,西周遭遇特大自然灾害,暴雨和冰雹袭击王都槐里,有许多家畜和家禽被冰雹打死,继而寒流猛增,天气奇冷,连嘉陵江和汉水都封冻。有的人来不及防寒,竟被活活冻死。 周懿王十分迷信,之前因为“天再旦”感觉不祥,将国都从镐京迁往新都槐里,没想到的是在新都依然诸事不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