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姜克王朝
北辛文化:山东大部(胶东半岛除外)。时间:BC5000~4000年。典型遗址:山东滕州市官桥镇。 陶器以夹砂黄褐陶和泥质红陶为主,有少量黑陶。夹砂陶火候较低,陶胎较厚;泥质陶火候较高,质地细腻。全部陶器都是手制的,尚处在原始阶段,出土的器皿种类单调,造形简单,主要有鼎、釜、罐、钵、壶等。这些陶器均为当时人们的生活用具。 编织、缝纫和制骨等手工业也有了初步发展,在出土的两件残陶器的底部清晰地印有规整的席纹。磨制精细的骨针和陶纺轮的出现,使利用野生纤维和动物毛绒纺线编织,缝制穿着成为可能。因此可以说当时的北辛人们已由身披兽皮、腰围树叶的时代进入了穿衣阶段。 北辛文化已形成完整的聚落,房址均为半地xue式建筑,墓葬流行长方形土坑竖xue墓,无葬具,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骨、角、牙、蚌器十分发达,制作工艺以磨制为主。 农业、饲养业、手工业和陶器制作业均有所进步;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所有制形式由氏族公有制向家族私有制转化。 北辛时期的经济以农业为主,遗址出土了配套齐全的农耕工具和粟类颗粒。从翻地的石铲、鹿角锄、播种用的尖状角器,到收割用的蚌镰,脱粒用的石磨盘,石磨棒等。 出土骨镞、鹿角矛形器、弹丸、骨鱼镖、陶网坠、骨梭。 发现驯化的家猪型动物骨架和鸡、狗等动物遗骸。 在一件陶器的底部还发现了一对酷似鸟足的刻画符号,可能属于早期文字。 赵宝沟文化:内蒙古、辽宁以及河北北部。时间:BC5200-4400年。典型遗址为内蒙古敖汉旗赵宝沟遗址。赵宝沟文化石器继承并发扬了兴隆洼文化。 石器的主要特点是磨制石器与丰富的细石器共存。石制的生产工具主要有尖弧刃石耜、扁平体石斧、弧刃石刀、磨盘和磨棒等。较兴隆洼文化有一定改进。 陶器中以筒形罐、椭圆形底罐、尊形器、钵和碗为多。陶质多夹砂褐陶,手工制作。主要纹饰有拟像动物形纹、抽像几何形纹和之字形纹。 南台地遗址出土陶尊14件,其中5件刻画有神兽纹天象图案,再加上残片上的神兽纹天象图案,包括神兽太阳纹一件,神兽月相纹两件,神兽星辰纹一件,构成四灵。小山遗址的尊形器上,发现猪首龙、鹿首龙和高冠神鸟图绘。考古界称之文化代表物为“中国第一神图和最早的透视画”,在意识形态和绘画艺术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说明当时社会上已经出现了较为高级的神灵崇拜观念。猪首蛇身灵物和生翼长尾的鹿纹灵物的出现,是后世龙崇拜的雏形。高冠神鸟图绘,也远远超越了现实禽类形象,是后世凤凰崇拜的雏形。赵宝沟文化磨光陶尊上的动物灵物图案,可以视为中国最早的龙凤呈祥图案。 赵宝沟文化主要经济形式为原始农业,狩猎经济占有一定比重。当时已存在阶级分化,社会分工已趋明显,表现出发达的原始宗教信仰和浓重的生殖崇拜。 第七个部落统治时期,以姜氏后裔姜克为部落联盟首领。其部落(部落名不详)统治时间:BC3200~2900年。 BC3000年,炎帝神农氏达到全盛时期控制整个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包括河姆渡文化和仰韶文化),并且扩展到黄河上游的青海以及下游的山东半岛。此时母系氏族社会开始解体,进入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炎帝神农氏开始进入青铜时代。 此时期的主要遗址包括马家窑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马家窑文化: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一带。时间:BC3700~2000年前。典型遗址:甘肃临洮县马家窑遗址。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又名仰韶文化马家窑期。 居民以经营旱地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粟和黍。发现了大量农业生产工具,用于翻地的石铲;收割用的爪镰。谷物加工工具有石磨盘、石磨棒、石杵和石臼等。饲养猪、狗、羊等家畜。虽然农业经济比较进步,采集和狩猎活动仍是经济生活的重要方面。各遗址中大多发现了石镞、骨镞、石球等。
陶器大多以泥条盘筑法成型,陶质呈橙黄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细腻。发现有窑场和陶窑、颜料以及研磨颜料的石板、调色陶碟等。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使用纯黑彩和黑、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马家窑文化的制陶工艺已开始使用慢轮修坯。并利用转轮绘制同心圆纹、弦纹和平行线等纹饰,表现出了娴熟的绘画技巧。发现成组人物舞蹈绘画以及用墨笔书写的上百种符号等等。 出现了专门的制陶工匠师。彩陶的发达是马家窑文化显著的特点,在我国所发现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马家窑文化彩陶比例是最高的,而且它的内彩也特别发达,图案的时代特点十分鲜明。创造了陶祖(男性生殖器)、人形、动物形陶塑、陶制房屋模型。 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彩陶衰落以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又延续发展数百年,将彩陶文化推向前未有的高度。马家窑文化制陶业非常发达,其彩陶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爽朗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比仰韶文化有进一步的发展,艺术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 墓地的随葬品,男性多石斧、石锛和石凿等工具,女性多纺轮和日用陶器,反映出男女间的分工。随葬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着差别,而且越到晚期差别越大,有的随葬品达90多件,而有的一无所有。这种贫富差别的增大,标志着原始社会逐步走向解体和阶级社会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