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1492—1945 说说欧美那些事儿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七十四章mdash;mdash;德意志帝国的建立(4)

第一百七十四章mdash;mdash;德意志帝国的建立(4)

    就在俾斯麦等着时机时,可能是上帝也希望德国统一,一个国际上的变局,为俾斯麦提供了机会,这就是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

    其实这并不是该问题的第一次爆发,早在1848年革命的时候,就爆发过第一次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问题,当时还爆发了第一次石勒苏益格战争,最终,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的分离运动失败,但是在19世纪60年代再度活跃起来,支持德意志统一的人,都希望能将丹麦统治的这两个地方,并入到大德意志的版图。其实,荷尔斯泰因应该归入大德意志,脱离丹麦的控制,因为荷尔斯泰因大多是德裔,但是石勒苏益格却主要是丹麦裔,而且是丹麦国王的采邑。但是,德意志联邦在这两地有着很深的政治影响。就在分离运动愈演愈烈,俾斯麦虎视眈眈的时候,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丹麦国王找上帝喝茶去了。

    围绕继承人是否有这两地区统治权的问题,德意志联邦和丹麦是撞在了一起。德意志联邦派出军队,兵进荷尔斯泰因。丹麦选择了退让,军队开始撤退。在1863年圣诞节的时候,德意志军队占领了荷尔斯泰因,开始与丹麦对峙。对于俾斯麦来说,他需要战争,因此他在1864年的1月16日向丹麦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丹麦废除十一月宪法(这个十一月宪法涉及到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虽然他给出了条件,但是这个条件却是根本无法完成的,而且时间还那么短。丹麦估计也认清了德意志的嘴脸,直接给拒绝了。于是,在2月1日,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军队踏入了石勒苏益格,战争爆发了。

    但是这是一次为期很短的战争,在2月1日进入石勒苏益格,英国就开始进行居中调停。其中站在英国背后的还有法国、俄国和瑞典。经过激烈的争论,但是却没有什么成果,当年6月25日,负责调停的伦敦会议结束,各国因为各自的利益未能达成一致。而就在伦敦会议结束的前一天,交战双方的停火令已经结束了,战火重燃。丹麦在迪伯尔战役战役中大败亏输。丹麦位于日德兰半岛上,国土狭小,战略纵深很小,普奥联军趁胜追击,把丹麦国王赶出了日德兰半岛。战败的丹麦国王无奈,只得交出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在1865年8月14日,奥地利和普鲁士签订了加斯泰因和条约,分管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

    这就是历史上的普丹战争,也叫第二次石勒苏益格战争,也是普鲁士三场统一战争中的第一场战争,俾斯麦跨出了统一德国的第一步。

    借着普丹战争的东风,俾斯麦可以放手而为。在1863年10月28日,普鲁士议会进行了重新选举,结果俾斯麦的反对者们获得了压倒性多数,新的议会立马就开始向俾斯麦开炮,下令政府立刻废除控制言论的紧急新闻法令,而且不能无故征税等等。这要是搁在美国,估计政府就得低头,但是这是普鲁士,俾斯麦都懒得看议会一眼,政府该怎么干活还怎么干活,就好像议会不存在一样。

    普鲁士进行大规模的扩军,步兵由45个步兵团增长到81个,骑兵团从39个增长到48个,炮兵团则翻了一倍,从9个变成了18个。大大增长的战争力量,也使得普鲁士有力量来挑战德意志内部的竞争对手——奥地利。

    虽然普鲁士和奥地利共同战胜了丹麦,但是在普鲁士和奥地利在1865年签订条约之后,两国之间的关系又开始变得剑拔弩张。俾斯麦开始着手进行同奥地利战争的准备。

    外交上,他要保证欧洲的列强最起码要保证对普鲁士的善意的中立,不能捣乱,因为普鲁士的力量不足以同两个及以上的欧洲列强同时开战。除此之外,他还利用了当时广为传播的民族主义情绪。他在小德意志地区煽动德意志民族运动,他提出用一个普遍、平等、直接选举产生的德意志代表会来取代德意志联邦议会,旨在争取小德意志地区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支持,因为当初的德意志联邦是由奥地利主导的,一个德意志议会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中小邦的特殊利益。

    俾斯麦采取了有意识的挑衅。在1865年4月9日,俾斯麦向联邦议会提出一项法案,要求按照1849年的选举法,在普遍、平等、秘密投票的基础上,选举召开全德代表会,也就是全德议会,由全德代表会对德意志联邦进行改革。俾斯麦把一个联邦改革的新方案分送给德意志各邦政府,要求把奥地利排除在外,同时,普鲁士借口奥地利不遵守加斯泰因协定,将军队开进了荷尔斯泰因。

    普鲁士这一套下来,奥地利果断不能忍阿,立马做出了反击。一方面和法国结成了联盟,另一方面在德意志联邦议会上提议对普鲁士进行惩罚。在6月11日,奥地利进一步提议,号召联邦成员国组成联军同普鲁士作战,在6月14日,战争正式开始。

    当时,德意志地区的各邦中等,大多数都支持奥地利,但是在国际方面,却没有受到列强的干涉,尤其是关切最大、利益最大的法、俄两国,因为当时俄国刚刚经过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并且刚刚进行了痛苦的农奴制改革,有心无力,而且俄国还跟奥地利关系不好,自然不来掺和。而作为奥地利盟友的法国,则是因为在当时欧洲看来,奥地利的胜算要大,如果法国参战的话,很可能是为了普鲁士做了嫁衣,而且法国一直以来都想要莱茵河地区的领土对奥地利的削弱对它是有利的,所以它也没掺和,也就是说,现在奥地利将凭借自己的力量,同普鲁士较量一番,虽然他还有很多德意志的小兄弟,但是在战争中,他们的表现确实不咋地。

    但是对于普鲁士来说,他争取到了一个盟友,那就是意大利。意大利一直梦想着统一整个意大利,而奥地利对北意的控制则阻挡了意大利的统一,既然普鲁士和意大利有着相同的敌人,他们自然而然就走到了一起。

    当普奥战争爆发后,出现了三个战场。南线,即是意大利战场,由意大利和奥地利的军队在交锋。战争刚一开始,就对奥地利有利,说来也有意思,本来意大利拥有一支人数颇多,并且装备精良的部队,而且意大利国王也对他的军队信心满满,命令他的部队主动向奥地利进攻。结果不打不知道,一打吓一跳,意大利军队被打得丢盔弃甲,狼狈而逃,在1866年6月24日发生的第一场会战中,就被打得基本上失去了战斗力。当俾斯麦得知了战役结果之后,估计都给气乐了,怎么就这么不能打?!但是他也没法。说来也好玩儿,好像当意大利只要跟德国在一起的时候,那战斗力就跟意大利的名吃意大利面产不多了,可要是没跟德国在一块,就似乎打得还可以。一战期间,在血腥残酷的堑壕战前面,面对着奥匈帝国和德意志帝国的部队,意大利也守住了阵地,反而是俄国被德国打崩了。可是在二战跟希特勒结伙之后,在法国已经崩溃的时候,墨索里尼想跟着沾点便宜,结果被法军给打回了本土。之后,为了恢复罗马帝国的荣光而出兵希腊,结果被希腊打得连爹都不认得了,结果还是德军三下五除二打下了希腊。后来又是北非,要是没有隆美尔的非洲军,意大利人早就被英国人撵下海了。再到后来的东线战场,意大利军队的表现还不如德国的仆从国。到最后,意大利直接就投降了。

    扯远了,在说回来。虽然奥地利取得了胜利,而且意大利已经失去了再战的能力,但是这时候奥地利却没有趁胜追击,反而是将大部分兵力抽调走了,因为与普鲁士的主战场的形势已经非常不容乐观。

    在西线,是普鲁士与支持奥地利的德意志帮过的战争。在开战后,普军就对这些邦国进行进攻,在普军强大的攻势面前,各邦部队节节败退。在很短的时间内,普鲁士就控制了整个被德意志。

    在北线,即波西米亚战场,是普奥两军的主战场,双方在波西米亚战场都集结了相当庞大的兵力。其中普军由三个军团组成,易北河军团,约4.6万人;第一军团,约9.3万人,第二军团,约11.5万人,总兵力25万余人。而与之相对抗的奥地利军队的人数也不低,在得到了萨克森军队的增援之后,总兵力26万余人。奥普两军在波西米亚地区开相互开进,并最终在萨多瓦爆发了大战。在普奥战争战争中,一场决定性的会战即将打响。这场战役,也将决定德意志地区的去向。在得到了萨克森军队的增援之后,总兵力26万余人。奥普两军在波西米亚地区开相互开进,并最终在萨多瓦爆发了大战。在普奥战争战争中,一场决定性的会战即将打响。这场战役,也将决定德意志地区的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