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民民小说大学在线阅读 - 第六章文化根源

第六章文化根源

    第六章文化根源

    5—18正青智者问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步石答:(1)在这里石不谈什么逻辑,而只谈信,我信这句话。(2)一方面,慎终追远作为原则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正确的是重要的,另一方面,它也需要不断的反思啊!比如慎终,一部分人太过慎重以至隆重奢华甚至更过,在论语中孔子多次对此进行了反思并有节哀、移风易俗、“非其鬼而祭之,人以为谄也”等理论,这些直到今天仍然属于先进思想。(3)关于追远,结合苏秦的理论,有回头的反思历史,追忆祖先、怀念先辈、念想他们的好,把握文化的根、情感的纽带,向前则展望未来,我们的祖先早已以“华”字代表他们的对未来的希望。一个没有长远眼光、谋略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简单的讲不能忘记祖宗,同时也要为后代积德,比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4)可以理解“民德归厚”为天生德于民了,即民天生的就拥有一些德的,然后他认为通过“慎终追远”的方法,民的德将得到加厚。是啊!养老、慎终、养育子女、着想未来,德怎么不归厚呢?(5)孔子是民,孔子说天生德于他就一点也不奇怪了。(6)所以道德规范是必要反思的。

    90网友:做一名合格华人的基本准则是:笃信、重义、循道、通理!!步石回复:对,信可信、重正义、循正道、通真理。盛东风:按论语的语境和步石兄的说法,那么天生什么于人呢步石兄答:可以是天生利于人。盛东风:按你的论调,上天将利德分发的用意是什么?步石:人民团结。民有德,即天生能劳动,劳动即生产利,而有“非攻”的自力更生精神。人有利而有仁,则爱民,不夺民生之利而有基本德,让利于民而有高德。盛东风:我们想往下看。步石答:请你放心,请你监督,我是知道的,但认为人文与自然不可缺一,情商与智商不可缺一,笃信与逻辑不可缺一。呵呵,你的话可能引起人们的误会,可能被你的语气所误导而忘记中文字的奥妙了。看的含义有多种:(1)观看的看。(2)看守的看。(3)查看的看。你知道用逻辑分析论语是有硬伤的,因为它属于人文。所以你是站在审查者的高度要看看石是如何处理的。石看到你的话,真慎重起来了而有如履薄冰的感觉。

    5—19正青智者问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步石答:(1)非常明确了,信是有原则的,那就是义。信守合同,是信守合乎道义与国家法律的合同,合同上诺言必须兑现,否则言不可复。(2)表达恭敬一定要做到有礼有节,因为你在表达恭敬的时候,趋势是被你尊敬的对象往尊贵上走而你往卑下走,所以你没有节制,必定会给你自己、你所在的集体、甚至是国家带来耻辱。要注意的是反之亦然啊!(3)第三点在现今仍然是先进的,需要提倡的。以血缘为唯一宗亲纽带的血统论早已被思想家所抛弃。人类社会逐步走向以亲情和爱为共同生活的情感基础、眷属基因。

    5—20正青智者问子曰:“为政以德,臂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步石答:(1)“为”即分析、评判。而非执政。为政并不是行政、执政。至少可以不被理解为执政。这样的理解才更加符合论语的思想性。(2)“为政以德”是指用道德的眼光来衡量政府的执政。(3)用道德的眼光来衡量执政是有标准的,那就是能够凝聚民心,奥!孔子采用天上的星星做比喻。第一执政者要象北极星那样自律。第二执政者要象北极星那样有号召力、向心力、向导力和执政力。第三人民象群星那样自愿跟随、象群星自由自然的运行那样自由自然地生活。只有这样的理解才可能顺利地理解后面的“道之以政”和“道之以德”。以上的理解与传统解读有着本质的不同,但合乎法治的理念。

    发现传统解读有两大靠山,一个是程子,一个是朱子,都是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德治的推崇者,但问题是德治是什么?模糊得很,请看程子是怎么说的——“为政以德,然后无为”——其实是强调了德治的好处—无为。朱子:“为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其象如此”,本质也是强调德治的好处—无为!你看懂了没有?他们是站在何方的立场上的?他们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的,通过道德教化就可以无为而治,最省事的一种,他们所说的德是要准备灌输给老百姓的德,其实就是封建礼教。本质不同看出来了没有?他们是在给统治者出主意,把封建礼教灌输给老百姓,强调百姓有德。然后收获无为而治!而法治理念下的理解是强调统治者要有德,德的概念很是清晰——争取民心、执政能力。勤政为民!要勤于管理与服务而不统治。

    再来看一看现今的传统解读——抄录如下:孔子说“治理国家必须施行德政。道德的教化,就象北极星在它自己的星座上,漫天的星辰都拱卫环绕着它运行”。好了,孔子说了,必须施行德政!孔子所说的“所”被直接诠释为德治!那么我们要问的是是谁在北极星的星座上?是道德的教化还是统治者?模糊得很!有奥妙!那么北极星到底是谁?石宁愿是懂得民心、有执政能力的即有德的人或组织。如今流传于世的解读书都是基于传统的德治理念的,甚至与程、朱的理念相同,应该要改为法治理念,不会有人认为法治理念不讲德吧?顺便说的是,程、朱二人相隔多少年?而说的几乎一样,你说好玩不好玩?平常人这样无可厚非,而他们是当时倍受推崇的大知识分子啊!你的思想老是停滞不前,人家不超过你,那才奇怪呢!

    如果不受程子、朱子等人的成见的影响,而仅仅从汉语的语文文理上来解读,无论如何解读不出“必须德政”和“所”就是“德治”的结论,而所需要的语文知识水平小学级别就够了。

    那么程子、朱子他们是不是腐儒呢?断然不是,他们们是智慧的哦!因为他们成功地用论语、孔子而创造了封建礼教而很好地为封建社会服务了,你也是知识分子,那么你能用同一资源而创造为我们这个时代服务的学说吗?有人说,你给孔子贴金了吧?断然不是!只要小学语文水平,就能得出石对本章的分析内容。恰恰是大家的解读读多了,就会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啊!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有哪一本圣贤书是教导基层民众的呢?“子之于乡党,循循如也”是什么意思呢?用不着给孔子、论语或其他经典贴什么金,还其本来面目就是我们这些后人的大德了。

    有人说,你这是在反对传统解读,不是的,石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呢?对吧?石是说,我们应该追求法治理念下的新的解读,至少我们应该欢迎甚至鼓励新的解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