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1章 花钱雇人搞阶级斗争 求月票
翁同书坐在南京城南一所又小又破的旅社里自己的房间里,一根接着一根的抽着南洋烟草行生产的海岛牌香烟。现在的大明对鸦片的管制很严格,几乎没有什么人吸了,香烟便取而代之成了销量最大的嗜好品,翁同书也有这个嗜好,喜欢一边抽烟,一边看书或是思考,大概觉得可以提神醒脑吧。他到了南京,和一帮热血士子混在一起,又要做出卖他们的事情,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香烟就抽得更凶了,吞云吐雾之中,觉得自己好过了许多。 门被轻轻的推开了,一个人影站在门口,将一盏火油灯点亮了。翁同书一下站了起来,就看见自己的弟弟翁同龢穿着一身半旧的儒生长袍站在门口,胳膊下面还夹着两本线装书这副穷酸样子在眼下云集南京的士子中间是最多见的。这种落魄样子,其实也从另一面说明了士绅地主在新明朝里混得真不怎么好。 地主,听着好像是很有钱的主儿,可实际上的财力和现在新兴的资产阶级相比真是不值一提。特别是那些已经失去了士绅特权,但是又死撑着面子不肯向农场主转变的中等地主,实际收入根本就比南京城里的劳工阶级还不如。 说实在的,这土地的收益实在是有点儿低了。即便是在江南这种地方,一亩上好的水田,一年也就能收四百斤出头的谷子,卖给米商不过是三块钱,就是拿五成的租子,地主所得也就是一块半。还要扣掉十五个大铜板的税。。有1oo亩这样的水田已经够得着“大地主”三个字了。一年的地租不过就是135块银元。虽说还有一个放高利贷的路子,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上海、应天城里面的工厂那么多,还有各处集体农庄在招人,还有下南洋上金山的路子。江南的农人们都不大肯借高利贷种田了。 更有些恶佃还借了钱去投集体农庄,如果债主家里没有人做官,根本就不可能把欠债的佃户从集体农庄的招募点里面弄出来,这放出去的债。只能烂掉对负责招募转运集体农庄庄户的官员来说,这些人可都是一个个大洋钱啊!所以那些没有官身,没有什么大背景的地主,现在都不敢放印子钱,也没有过去分润税收的特权,只好靠几个不多的田租苦熬日子。 而且大多数的地主家里根本就没有1oo亩田,只有二三十亩田,一年才几十块收入的小地主是大有人在。他们比起乡下的小农自然是阔的,可到了南京城……什么士绅啊,就是让人瞧不起的穷酸!反倒是那些济世大学出来的学生。随随便便都有两三千一年的收入,才是真正让南京城市民羡慕和崇拜的对象!因而这一次的江南士林抗争。在百万南京市民看来,不过就是穷酸闹事,穿一身半旧的儒服在南京城里走动,到哪儿都是白眼。这滋味,翁同书算是尝够了! “叔平,你来了?”翁同书的情绪明显不高,只是冲弟弟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了。 翁同龢关上了门,走进来找了一把椅子坐下,笑了笑道:“大哥,你住的地方真是让兄弟一阵好找啊。”是啊,问了几回路,要么没有人回答,要么就给他瞎指道,真是耽误了不少时间。 “不住这儿还能住哪儿?远东大饭店么?那里是济世青年党活动的地方,一间房一个晚上就要十块八块呢。” 这话听着都有点酸!翁同书做过官的,常熟翁家又是世宦高门,可不是那种破落户,所以翁同书的优越感是与生俱来的。可这些日子在南京城里混下来,真是有些被人踹翻在地,再踏上一脚的感觉! 翁同龢沉默着从一本线装书里面翻出了几张钞票,递给翁同书。就听他淡淡地道:“大哥,这些你先拿着,再熬一阵子,等这次的风波过去了,什么都会有的。”他顿了顿,补充道:“皇上可不是不要士子,东林党还是有前途的。” 翁同书将信将疑地看了弟弟一眼,然后小心的收好钞票,这是五张一金元面值的钞票,相当于十块银元,足够他在南京城里生活五个月。不过这些钱并不都是给翁同书花的,其中一部分是要捐给东林党做经费的。 “大哥,皇上想知道东林党的经费情况。”翁同龢看到哥哥收好了钱,就开始提问了。 “东林党的手头很紧……”翁同书也没有多说什么,点上一支烟,就开始继续着出卖江南士林的事业。 前文说了,这个时代的地主大多是苦哈哈的穷酸,这些挂着东林党牌子的士子更是如此。要不是穷,他们大概也没有那么多斗争精神吧?而一帮穷算书生凑在一块儿,虽然其中也不乏有家大业大的,但是和那帮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爆户的济世青年党党员是没法比的。所以在募集经费的时候,也是非常困难。基本上没有什么豪商给他们捐款这帮都是君子不言利的书生,怎么可能低三下四去找商人募捐?顶多就是找找那些有一官半职傍身的同窗,可这些人大多官职低微,而且大多数也不愿意和东林党人深交,就怕被秋后算账。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东林党人又能募集到几个钱呢? “现在东林党手头的经费大约就是五十万,可能还不到济世青年党经费的百分之五……为了筹集到这个数,有好些人都把家里的田产典卖一空了!要是不成事儿,真是要去喝西北风了!” 翁同龢冷冷道:“他们搏的富贵也是泼天的,要是皇上被他们逼退半步,他们在士林里的地位就起来了,到时候还怕没有官没有钱?就是宰执的位子,也是早晚能到手的。搏这样的富贵,能不下注吗?到现在才五十万,这些人还是舍不得钱啊!只是这场赌局到了现在这地步,已经由不得他们不舍得钱了,等到年后,江南又不知道有多少所谓的士绅之家要典房卖地替这些穷书生善后了!” 听到这里,翁同书叹了口气,他就知道这闹事容易善后难!朱皇帝现在不威,但是等到江南士林的威风被济世青年党打掉了,秋后算账还是免不了的…… “那么,他们准备几号闹事?这个应该已经定下来了吧?”翁同龢接着又问。 “定下来了,西历的1月2o日上午8点钟,聚集在南京城内的士子准备一同前往皇城广场敲钟请愿。” 此事已经不是多大的秘密了,很快就要传遍整个南京城了,翁同书不过是早几天泄露而已。 “有多少人?”翁同龢皱眉问道。人数是个关键,不管是武斗还是文斗,人多一方总是占便宜的。 “现在聚集在南京的士子已经不下3万人,可能还会有人过来,最多应该不会过5万人吧。” “个个都是士子?”翁同龢思索着问,“没有农人?” “农人?”翁同书一愣,摇摇头,“士子上书,是读书人的事情,关农人什么事情?” “他们难道不知道济世青年党在雇佣劳工上街?”翁同龢奇道,“李兰荪、孙燮臣和许星叔也不至于迂腐如此吧?” “迂腐?”翁同书嗤的苦笑起来,“他们想拉农人过来也得有钱啊!拢共就5o万,那么多的士子要周济,万一真闹得不可收拾还要想办法疏通营救,哪里有富裕的银子去雇佣农人?” 翁同龢哈的一笑:“那他们就等着挨揍吧!”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