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明末英雄在线阅读 - 第3章 路线山寨

第3章 路线山寨

    新年之际,就在李千兰等人为这两年来新朝的一些明显的改善感到一丝欣慰的时候,也有人的人感觉到了巨大的愁云。

    鄂豫皖三省交接之处连绵数百里的山岭深处一处不过四五十户左右的村庄之中,一个化名叫做张子明的年轻人正在带领着上百名十四五岁的少年们艰辛的劳作着。在这里忙碌的少年们已经在这深山之中渡过了整整七个年头。从当年的孩童成为了看起来茁壮有力的年轻人。村里还是有百余口建立起良好关系的普通存民做为掩护。除了夏季以外的其他三季的时候,几乎都有前来贩卖山货粮食的商贩前来此地。这些粮商贩卖的不是寻常的山货或粮食,往往在车中夹杂了能量密度更大的rou干或糕点一类的东西。

    就这样:这个小村庄就在这数年的时间里具备了供养上百名壮劳力的本钱,而且这些人所吃所用完全不是寻常贫民可比的,运输也往往在夜里。

    为了防止目标的暴露,张子明早已说服这个小小山村的村民上了自己的船,每户人家在这数年的时间里都积累起了百余两银子的财富,不过却要求需要尽量避免外出,也不要在这段时间里给外人以暴富的印象。

    这个深山里的小村庄同外界唯一的联系,除了每个季度固定贩运盐铁杂货和粮食的商贩外,就只有夏秋两季的公安军差役了。新朝在地方上的影响力远非过去可比,就连一些深山里的小村落也纳入调查之中。需要去外地上学的子女,因为距离路途过于遥远,往往在出发之后就不再返回原地。可是张子明依旧觉得这是个隐患,办法就只有通过“张冠李戴”的方式在开学救学季度之前从外地搞来一些适龄的男童应付差事。

    这一切,都花费了外面不小的财力和物力,动用了不少的积蓄,甚至让外面负责支持的人曾经有过一丝怀疑,但是张子明还是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打消了人们的怀疑。

    一次,有一伙从外地被官兵追缴而逃难来的四五十名残匪想要占据这处看起来还算隐秘的小村庄,结果去被并不算大的孩子们持弓围困在山谷之内,最终在张子明的参战之下将这些人悉数剿灭,而这些少年们几乎没有一个人受伤,这才彻底的打消了外面的疑虑。

    这种能力也是张子明亲力亲为以身做则投入了巨大的代价才做到的。这些年纪并不算大的孩子们在太阳落山按时休息之后往往三更天左右就要起来习武,上午抽出两个时辰来学习。在下午的时候还要学习制作一些弓矢火器金属盾牌等兵器,可以说是自幼就开始忙碌着,才积累起在进入到青春期之后足可以堪比一些海外类似的职业精兵一般的能力。为了建立足够的凝聚力,不但这些孩子大多是与当年新朝有着血海深仇的遗孤之中专门经过品性挑选的人,张子明也认真负责的教育这每一个孩子。同吃同睡同劳作与训练,灌输着从家仇到国恨再到戡乱天下的理想。

    这些孩子们虽然做不到拥有全国资源的新朝神箭队官兵们那样“一天练废一张弓”的奢侈,但至少也可以做到一个月练废一张弓,并进行大量的辅助训练。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少年们在十一二岁的时候就有了突出的箭术,十三四岁时候就已经能够轻松和熟练的运用八九斗左右的战弓了。能够快速而准确的以神臂弩一般威力的清式长弓精确抛射或直射。

    在张子明看来:新朝早期过度依靠超轻臼铳实际上是一个小时候与人争斗无奈的产物。在条件不是很好的时候,弓兵是战斗力最有潜力的兵种,认真训练作用可以很大。

    这些弓箭在新军主力部队那精良的钢化铠甲面前作用十分可疑,可是张子明一开始就想的清楚:以这一百多名做为军官骨干的少年拉起数千人的队伍,队伍必然会在很长的时间里处于类似当年刘六刘七或者起事早期的张海所部那样不得不流动作战,考验队伍的同时积蓄精锐,牵制新朝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动员来围剿。而这种动员一定会带来不少可以利用的弊端。

    在这种情况下,起事队伍的主要交战对象就不可能放在新军主力部队或者那些精锐的身上,如果有效的对付公安军等新朝地方武装才是最为重要的。按照上面提供的一些情报,即便是一石左右的清式复合长弓也很难对新军主力部队的铠甲构成威胁。而即便对公安军野战旅大多数单位却毫无问题。

    当然,在这个时代,仅仅只有弓箭近兵等“轻武器”,缺乏能攻盾破甲的“重武器”也显然是不行的。张子明等人掌握的资源不足以大规模搞线膛武器,就像当年刚刚起事不久的张海等人一样。不过在轻炮方面却制作很认真。依靠组织上新军中的一些经验,新军主力部队通常不会以太过沉重的车盾进行作战,因此火器的规格也就被确定为二十千克左右的抬炮,不要求太高寿命的情况下可以把标准的六两铅弹发射到接近滑膛黑火药武器极限附近的速度,这样规格的兵器实际上也有利于缴获物资的利用。在张子明等人通过一些书籍及内部资料对新朝起事过程的了解中,有效的利用缴获资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这样的火器经过这些年来不段的完善和锻炼,竟然也积累起了七八百门抬炮之多。这些抬炮肯定是一百多人的少年骨干们所无法利用的,而是做为“揭杆而起”之后的重要军事资源。

    这连续七年时间以来的组织和训练让这些身负国恨家仇的少年们满怀着建功立业的信心,他们相信就算未必能战胜那据说无敌一般的新军主力部队精锐,也一样可以对大部分地方的公安军赢得摧枯拉朽一般的胜利。

    可是在新朝十一年之前两名外来的客人送来一些重要的消息之后,本来也多少有点儿底气的张子明却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