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穿越到刘辩的三国在线阅读 - 410战略分歧

410战略分歧

    糜竺自从刘辩经过徐州诛灭宗教头子笮融后,就南下金陵作为了最新出炉的高官海关司司长一职。这在当时的人看来完全是个肥缺,而身为商人世家,家富有举国之财的糜竺根本不在乎利用这个职位贪污受贿,倒是找到了自己政治前途,在任上做的风生水起,将大汉的对外贸易搞得十分出色。

    而精明于商场的糜竺在政治上的嗅觉同样不浅。他意识到自己作为庶族集团上比不了世家豪门一脉。便借着刘辩推动的科举制度,私人办学和印刷术,造纸术的革新,糜竺联合不少大商贾创办了金陵学堂。针对平民百姓子弟,招他们入学,还传播商人兴国的理念。

    而且糜竺还设计了将自己妹子糜梅送进后宫中做刘辩的妃嫔,这样自己糜家就可以摆脱商人的身份,竟升成为外戚。只是自己三妹年幼,自己通过何太后的侄儿何珅与何昆的递话,天子倒是同意了,却想妹子年纪到了之后才娶进宫中。

    刘虞是大汉老臣,又是天子的叔祖辈,在朝中可谓是德高望重,几乎没有人能够和刘虞闹红脸。可是刘虞这人却有这点好处,就是虚心纳谏,不管别人说的对不对,他都会发下身段虚心接受别人给出的意见。糜竺就是抓住了他这一点,要是糜竺憋着这口气不反驳刘虞,还会被对方轻视,说自己身为大汉官员只会说些阿谀奉承之言。

    “刘大人这话可说的太过偏颇。自陛下开海殖民兴业以来,我大汉的税收年年递增,而起增加的大部分额度均是出自海外领土和对外贸易。大人所指的中南半岛地区虽处于蛮荒之地,可是当地人稀地广,土地肥沃,又盛产稻谷。而我大汉以农立国,以商富国。这些都是我大汉强国所需。”

    糜竺这番话可是有凭有据,单凭着三年以来海关的税收和大汉商贸的繁荣就足以解释这两个说法。这个时候刘虞才意识到自己不经意间打了糜竺的脸,而他不善言辞,处于下风中的他只好闭口不谈。

    朝中大臣因为糜竺出来讲了一番话,而刘虞又无法拿出辩驳的理由反击糜竺,一时间没有哪个人上来再次发表见解。坐在龙椅上的刘辩却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卢植、黄婉、刘虞和刘伯温、郭嘉、糜竺的争论其实就是金陵政府少壮派和元老派的分歧。抛开两方的执政理念不谈,他们都是对政府的好,只是看事物的着重点不用而已。

    当前的局面的确比较棘手,如果主力大军北上与袁绍争夺青州,倘若能够达成战略目标的话,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成就。只是在刘辩看来这就为了收拾孙坚余党算是耗费心机,在交州集结了南方大部分的精锐部队,还搭上了最骁勇的萧延嗣和宇文CD要是下发了停止作战令,那不是白白浪费了民力,物力。

    夺取青州全境一来可以遏制袁绍的强势崛起,二来可以在北方站稳脚跟,三来还可以获得大量的百姓。若是能够达成以上三项战略目标,必然将会为以后的雄霸天下奠立坚实的基础。

    但就像刘伯温分析的那样,青州军团的将领有李靖,俞大猷这些雄极一时统帅;罗成,太史慈,张辽等猛将为羽翼。汉军在青州的兵力已很是强大。再加上曹cao也是自己这一方的,北方又有公孙瓒和刘备牵制袁绍兵力,击败袁绍是易如反掌的事。

    再说到中原战区,身为荆州都督的岳飞手中能够调动的人马将近十万人,有刘晔、王镇恶帮助出谋划策,麾下有吕布、杨再兴、高长恭、纪灵、徐荣、葛从周、董袭等武将直属听命;此外还有荀彧这样的地方文官作为后应,司隶的岳腾兵团做策应,硬扛洛阳军团载估计没有任何问题。

    刘辩对中原战区和青州战区并不担忧,唯一让感到忧虑的是这两大战区都没有可以开拓的疆土。黄河以北是袁绍和曹cao,公孙瓒,刘备四大军头割据称霸,李靖可以说是没有好打得敌人,还不等他们各自狗咬狗,内讧的时候去咬上几口划得来。

    同样的也有洛阳的司隶州,这块中原大地上的西面是潼关,之后又是各种关防要隘和数十万西凉大军云集。董卓虽死,可是杨坚,朱元璋和赵匡胤三代帝王集团的人马也是乌泱泱的守在这里,何况西凉还有冉闵这位猛将。岳飞能开疆扩土的希望也是不大。

    虽然交州七八个郡县地盘广大,可惜人口稀疏,孙坚麾下的人马扩充到的七八万人马已经是他的极限。孙策、周瑜也在逐渐成长,再加上孙坚本人骁勇善战,善于用兵,还有旧将程普、黄盖跟随。符存审、周青、周德威、周处、孙立人等新人加入。若是看到本方主力大军北上青州与袁绍厮杀,保不准孙坚就率兵再次兵临韶关,在自己的岭南捣乱。

    但如果青州因兵力不够而失利的话,第一将会失去收复北青州乃至进军冀州的机会,第二将会让曹cao窃取河北大地,使他强势崛起,第三也将会错失收获冀州百姓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有可能会失去打通联络公孙瓒的陆上通道,这才是刘辩最不能接受的!

    摆在刘辩面前的抉择无疑非常困难,稍有差池,很可能会陷于万劫不复的困境。但是能够抓住机会的话,也许会开创一个全新的局面,收获巨大的利益!

    “到底如何是好?”

    刘辩双眼眯成一条缝,扫视着太极殿上的文武群臣,只恨自己手下人才还是不够用的。这时候再有几个顶级谋士帮自己分析下局面该有多好?手下的最强谋士都在这里,但却和几位执掌权力的老臣意见相左,除开郭嘉和刘伯温外,没有一个人出来促成两方达成统一战线。

    “嗯嗯……朕现在的智力好歹也达到了95,独自规划一个战略还是能够做到的。过几天再把王景略招到金陵,由他来规划军事上的行动,郭嘉和刘伯温虽然智力超群,却在军略上略有不足。再辅以长孙晟、鲁肃、刘晔、徐庶、顾雍、狄仁杰等人,不说碾压其他诸侯,至少不输任何人吧?”

    但目前来说,刘辩必须当机立断的做出决策,因为整个太极殿的人都在看着自己,俞大猷的使者也在等着圣谕!谋士虽多,但各抒己见,所以刘辩现在只能依靠自己。一个能够成就丰功伟绩的帝王不能说不依靠智囊参谋,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能力也是绝不可少的!

    按照刘伯温和郭嘉的意思,在保障北方不失的情况下,先清除南方的残余势力,然后再循序渐进的向北推进。依然还是朱元璋的统一路线,而且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由南向北统一了全国的朝代。但刘辩却认为这个战略放在汉末并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其一,江南人口稀疏,经过了自己的大力发展,合扬州、湘州、庐州、江州、益州、宁州六州的人口总数超越了一千多万。反倒是交州地区因为大部疆土在孙坚手上,设置的建安、庐陵二郡更加寒酸,加起来的总人口数目还不到二三十万,简直是蛮荒之地!

    但是能够快速的将孙坚翦灭,把交趾、南海、日南、合浦、郁林、苍蒲等郡县掌控在手中。亦可以增加两百多万人口和物产丰饶,极具海洋战略价值的海南岛!

    在这乱世之中,地盘小就没有战略空间,人口少就没有兵力来源。江南地区的面积倒是广袤,但人口却极不相称,十几个郡加起来还不如冀州一个州的人口多。更不用提人口密度更大的豫州、司州两地了。刘辩为了开发江南地区,从入主荆州以来就大肆迁移北方无地百姓南下屯垦。

    其二,江南地区虽然面积广袤,但土地却非常贫瘠,除了盐碱地,就是还没有开垦过的荒地。而且南方地区多水与山岭,很多地方不仅不能种植小麦。也不能种植稻谷,土地虽大却不如中原一州来的富庶。

    人烟稀少,土地贫瘠,这两个先天条件决定了现在的江南无法与一千多年之后的那个江南相提并论。经过了一千朵年的发展,元末时期江南的文明程度已经与北方齐头并进。甚至在某些地方还超过了北方,所以朱元璋由南向北统一的战略才能达成。

    而放在现在的这个世界,要想由南向北统一整个天下,无异于痴人说梦!不过,对于刘辩有利的是已经拿下了长江以南除开交州外的所有州县,将扬州、湘州、庐州、江州、益州、宁州、夷洲全部地区掌控在了手中,成为了金陵政府得以供养北方各军团的有了保障。这对于刘辩将来的统一至关重要!

    “嗯嗯,的确是这个道理。由南向北统一,不见得是上上之策!或许,刘基坚持这条战略。乃是来自于前世根深蒂固的潜意识吧?”刘辩端坐在龙椅上,悄悄的打量了正在与卢植、黄琬辩论的刘伯温一眼,在心里暗自沉吟道。

    既然由南向北并非上上之策,将来的战略又该怎么规划?刘辩心里给出的答案是由东向西!

    现在整个洛阳以东和黄河南方的兖州、豫州、徐州、荆州、梁州都被自己控制了,再加上暂时控制一半的青州和司隶,大汉的半壁江山已经掌控在了自己手中。倘若能够再拿下整个司隶和青州、雍州、凉州。整个大汉除开北方边塞地区都被自己手中了吗?

    想到这里,刘辩的眼界霍然开朗了起来。就像在黎明中看到了曙光。虽然强敌环伺,可是他们之间也有矛盾。曹cao、袁绍、公孙瓒、刘备就是天生的死敌,说不准还没来讨伐自己,这些个家伙又互掐起来了也不一定!畏首畏尾,坐失良机并非明智之举。只有敢于冒险,才有可能取得出事半功倍的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