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训导
“嘿嘿!” 对于蔡邕当众戳破他的借口,高珣只能讪讪的笑了两声。如果他不找一个借口,怎么能回扬州?不找这个借口,那么,此时的他已经前往了交州的路上。 “哎!” 蔡邕突然叹息一声。对于高珣不去交州上任的心思,他这个久经官场的人,已经能完全猜出。他既然作为高珣的老师,那就有责任教导他处世之道。 只是,高珣在拜他为师之后,就一直忙着各种各样的事,根本就没有时间来让他教导。 此时,蔡邕本想借着高珣辞官一事,好好给高珣训斥一番,但是,高珣如今贵为列侯,在当着众多小师弟面前,他也必须为高珣留点脸面。 当他看到黑板上的文字后,双眼顿时一亮,道:“云轩,你来的正好,老夫今日正在为这些幼童讲这篇文章。你来为众师弟说说,这文章出自何处?又是什么意思?” “回老师,这是出自于第五篇士章。” 高珣立即回应道。对于孝经这这书,高珣读过两次,对此有很深的印象。于是,高珣面向一众童子,朗声道:“各位师弟,这士章篇,用通俗一点的话解析就是,用奉事父亲的心情去奉事母亲,爱心是相同的;用奉事父亲的心情去奉事国君,崇敬之心也是相同的。” “所以奉事母亲是用爱心,奉事国君是用尊敬之心,两者兼而有之的是对待父亲。因此用孝道来奉事国君就忠诚。用尊敬之道奉事上级则顺从。能做到忠诚顺从地奉事国君和上级,然后即能保住自己的俸禄和职位,并能守住自己对祖先的祭祀。这就是古贤人对我等,所要求的孝道!” “同时,里有言∶“孝道,要早起晚睡地去做,不要辱及生养你们的父母。” “多谢师兄为我等解惑!”随着高珣的话刚落,学堂中的一众童子,顿时齐齐的向高珣躬身拜谢。 而蔡邕对于高珣的解析,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道:“诸位,这篇士章篇,就是告诉我等,不管你们此时是幼童,还是今后长大加冠成人,都要对生我,养我的父母,都要早晚尽孝道。” “同时,也是告诉你们,在你们今后长大成人,出仕进入官场之后。不仅要对你们的上司要尊重,也要忠诚于国君。在你们今后,如果有机会出任地方官长,不管是这地方,是路途遥远,还是环境恶劣。既然是朝廷的命令,那就要好好的遵循。” “毕竟你们还年轻。正是需要大量的从政经验来丰富自己的时候。而环境恶劣,正好能磨练出你们的能力。这样,既能对得起自己,也能不辜负百姓。更能不枉朝廷对你们的信任。明白了吗?”蔡邕说道最后,双眼就直直的看着高珣。 “诺。谨遵老师的教诲。” 高珣与一众童子,齐齐的躬身行礼。高珣知道,蔡邕最后的那些话,明显是针对他来说的。蔡邕就是想借着这孝道经意,来告诉他,趁着自己还年轻,就应该好好的打磨从政经验。 高珣也知道蔡邕是对他好,但是,此时的环境却不同。如果是在太平盛世,即使他就任的官职在怎么遥远,环境在怎么恶劣。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去赴任。这也正如蔡邕所说的,越是环境恶劣,就越能锻炼人。 只是以如今大汉的局势,根本就容不得高珣,慢慢的从那些偏远的山区去起步。 蔡邕挥手,让童子继续朗读后,他就带着高珣出了学堂。把高珣带进,高家为他所安排的住宿府邸后。蔡邕又是语气心长的对高珣进行了一翻教导。告诫高珣,不要因为年轻地处高位,就开始骄傲自满。 同时,蔡邕又把他以前在地方,以及朝廷上任职时的经验,仔细的向高珣传授一翻。 高珣在蔡邕这待了好几个时辰,其中,高珣又在学堂中,找到高瑀,交代他好好的跟着蔡邕学习后,才带着典韦一众亲卫,回到高家坞堡。 高珣刚回到他的书房,他的父亲就后脚找了过来。 待高父落座后,高珣就问道:“阿翁,恁找孩儿是?” 对于高父的到来,高珣心中有点意外。这几年,哪怕高家一年比一年过的好,可高父还一直保留着老农的秉性。一直在他开垦出来的田地中忙活。 也因为高父不懂的经营家族,所以,也一直对高珣的事,不曾C手。 如今,高父这么急切的来找他,肯定是有要事。 “五郎,今年已经是中平二年。按你的出生年轮算。今年你也该加冠了。”高父没有任何的废话,直接问道。如果要是换做往常,高家还依旧是那个为了一日生计,而奔波的时期。高父也不会关系高珣的加冠。毕竟那时,像他们的这些贫苦之家,根本就不可能来关心这些。
现在高珣已经是海盐侯。他高家也算是新兴崛起的贵族。那高珣此时的加冠,就必须重视起来。 “孩儿是延熹九年生人,按时间算,正好今年加冠。”高珣顿时恍然大悟。 “那好。难得你回来。如今,高家的宗庙也已经修建完成。你就趁着有时间,把这加冠礼给完成吧。”高父自打听到高珣要回扬州后,他就把高珣这加冠的事,牢记在身上。为了这,他还不惜亲自上蔡邕的门,前去请教加冠礼仪。 “行。孩儿听阿翁的。”高珣点头道。 对于加冠礼仪,高珣多少知道一些。 这是在远古氏族社会时代,就开始流行的一种“成丁礼“。在经历过夏,商,周三朝后,就把这“成丁礼”进一步完善。有言:“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欤?“ 所以,举行这一仪式,是要提示行冠礼者: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能履践孝、悌、忠、顺的德行,才能成为合格的儿子、合格的弟弟、合格的臣下、合格的晚辈,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 惟其如此,才可以称得上是人,也才有资格去治理别人。因此,冠礼就是“以成人之礼来要求人的礼仪“。 于是,在春秋时期,还专门在,中记载。然而,也正是春秋,战国时期长达好几百年的战乱,这加冠成人礼,越来越被人忽视。即使是到了秦朝,西汉前期也同样如此。 后随着儒家在朝廷,在地方的掌权。这加冠礼,被儒家士子所重视。也才开始渐渐流行起来。哪怕这礼仪,到了民国时期也一样重视。 “那好。那明日开始,为父就开始为你准备了。”高父见高珣答应,立即欣喜的道。 高父在高珣房间没有呆多久,在高珣的送走中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