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重生清末之红色军阀在线阅读 - 二十七、晚清造船业

二十七、晚清造船业

    一、晚晴时期国产舰船的建造

    晚清海军舰船国产化的重任主要由江南制造局(以下简称沪局)、福建船政局(以下简称闽厂)、广州机器局等三个造船厂来承担。在晚清时期,三厂总共建造了近百艘舰船,为海军舰船装备建设的国产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沪局是中国近代造船业的开端。虽然沪局在晚清时期仅成船8艘,但是在没有工业基础的中国,开中国近代造船业之先河,在短短几年之中,迅速实现了核心部件的自造,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其开拓进取、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闽厂是专门的造船企业。晚清时期,闽厂造船技术实现了由木质、铁木合构再到铁甲的转型;舰船功率从最初的80匹马力提升到2400匹马力;舰船类型由战斗力低下的炮舰,到火力凶猛的巡洋舰,再到攻守兼备的铁甲舰,造船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在40余年时间中,共建造各类舰船40艘,为晚清海军舰船装备的国产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广州机器局于1873年开办以来,广州机器局没有雇佣洋员,却成效非凡,这与广州机器局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生产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二、国产舰船的边缘化现象

    晚清海军舰船装备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购与造并行的现象。两种途径此消彼长的变化状况,反映出了外购舰船和国产舰船在海军建设中地位的变化。

    1875年前,海军主要舰船都由国内建造。在海军初建的10年中,国内共造船21艘,共约27260吨。仅购买了11艘小炮舰,排水量5474吨。国产舰船以压倒性的优势成为海军建设的主力军,占整个海军的83.3﹪。

    1875年海防大筹议后,清政府购买了一批较新式的舰船,约8400吨,加上之前购买的炮艇共约13874吨。国内共造大小舰船20余艘,共约14100吨。加上之前存留下来的,中法战争前国产舰船的排水量共有35444吨,约为外购舰船的2.5倍,在海军中所占比例为71.8﹪,仍然是比较高的。

    中法马尾海战,福建海军损失了11艘舰船,有9艘是国产,共9281吨。在之后的石浦海战中,南洋海军又损失了“澄庆”、“驭远”2舰,共4068吨。总损失达到13349吨,是当时所有国产舰船总吨数的37.7%。此后,清政府购买舰船达到42000多吨。而这段时间内,国内共建17018吨,加上旧有国产舰船,甲午战争前共39113吨。受外购舰船的冲击,国产舰船所占的比例也下降到48.2﹪。从数量上看,国产舰船已经逐渐边缘化了。

    甲午战争后,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本应是国产舰船重新主导海防和国内造船工业快速发展的一个契机。但在清王朝的最后十几年中,国内仅建造9艘舰船,共6450吨。清政府只能再次大规模从国外购买舰船,共24268吨。1909年,整编全国海军时,只有7艘国产舰船的名字被划入海军,所占比例为26.7﹪。国产舰船在清末海军中已经彻彻底底的边缘化了。

    可以看出,国产舰船在海军中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地下降。特别是中法战争到甲午战争这段时间下降最快。说明,清政府的海军建设越来越倚重从外购舰船。而国产舰船的地位在一步步的边缘化,已经失去了海军建设基石的地位。

    三、国产舰船边缘化的原因

    1、清政府的投入大幅度减少

    1866年,左宗棠建立闽厂,1874年计划完成后,用银530余万两。曾国藩于1867年从江海关洋税内拨1成作为沪局造船专款,“计此项洋税,每一年四结,期满应该一成,银数仅二十万两左右。”在1874年之前,大约收银160万两。加上广东的造船活动,到1874年为止,国内3个造船厂总共投入白银约700多万两,平均每年约90万两。

    1875年,海防大筹议后,清政府决定从国外购舰,以加快海军的建设。此时,沪局的造船专款多挪用作军火生产,直到1884年只建造了“金瓯”一艘铁甲蚊子船,建设费用不到6.3万两。闽厂在1875年至1884年这段时间内总共建造了10艘舰船,总共用银约186.6万两。广州机器局在这段时间共建造小炮舰10多艘,其所用经费大约30万两。国内各造船厂在1875年至中法战争前这10年中总共用银约222.9万两,平均每年22.29万两。

    中法战争后,沪局仅建造了“保民”号钢甲舰,用银22.4万两。闽厂虽然困难,但仍有进步,开始建造铁甲船。截止甲午战争前,闽厂造舰9艘,用银248.2万两。广东也建造了炮舰8艘,大约用银40万两。在甲午战争前的10年中,清政府对国内船厂共投入白银310.6万两,平均每年31.06万两。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的投入更小,国内各造船厂大都频临停办的边缘,造船数量锐减。从甲午战争直到清朝灭亡,闽厂造船总共用银192.4万两。江南船坞造船总共用银24.7万两。那么,在清末海军重建时期,国内船厂总共用银约217.1万两,平均每年仅仅为12.77万两。

    清政府对国内造船厂投入的大幅度减少,终于导致清末闽厂的停办,晚清海军中国产舰船的来源基本断绝,国产舰船在清末彻底的边缘化。

    2、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

    清朝统治者,长期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就知识分子极力反对一切新事物,近代造船事业自然也包含在其中。他们实在想不出把银子花在这些身躯庞大、吐着呛人黑烟的舰船有什么意义,也压根就看不出这些“丑陋”的军舰对国家海防安全意味着什么。

    1867年春,闽厂正在兴建中,保守派倭仁在北京的论战中说:“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商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古今未闻有侍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也。”这代表了保守派对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反对态度。

    同样,闽厂也受到来自与各方的压力。闽浙总督的吴棠向来以思想保守著称,利用总督的权力,对闽厂造船处处掣肘,反对造船,这严重阻碍了造船事业的发展。1872年1月23日,内阁学士宋晋上奏称“此项轮船……用之外洋交锋,断不能如各国轮船之便利,名为远谋,实同虚耗。……殊为无益。”由此看来仅仅靠几个封疆大吏,要担当起全国造船事业的大任,并使它赶超世界造船水平,实在是一种不符实际的想法。

    3、李鸿章为首的购舰派“急于成军”思想的影响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是近代海军建设的实际负责人,其建军思想对海军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参考史料可以发现,李鸿章始终不主张通过自造来建设海军,而是认为“今急于成军,须在外国订造省便”,这为其购买舰船建设海军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海防大筹议后,李鸿章把建设海军的精力大都投入到购买外国舰船之上,与此同时大力排挤力主自造舰船的官员,压制国产舰船。1878年,朝廷下旨:“从李鸿章请,从外洋购办船炮,派李鸿章一手经理。”这使其独揽海军装备建设大权,在短短的10年之中,李鸿章迅速为清王朝用白银堆砌起一支北洋舰队。

    在李鸿章大力购买外国舰船的同时,还极力挤兑国产舰船,从本就艰难维持的国内造船厂挤银子,以争夺宝贵的海军建设经费,去购买外国船炮。这违背了洋务派通过自力造船建设海军以自强的初衷。妨碍了国内造船潜力的发挥,严重影响了晚清海军的国产化进程。

    4、官办船厂的弊端

    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办近代企业,始终停留在器物层面,也没有扶植民间产业的意思。清政府官办工业的封建性根深蒂固,源远流长,它是数千年来官府手工工场的直接继承人。各大船厂只是把现代的因素装进官府工场,并不是商品生产,生产船只调拨应用,没有盈利和竞争,经营腐败,浪费严重,其衰落是必然结果。

    由于有常年经费,造多造少无关紧要。沪局40年造轮船8艘,小艇7只,也无人过问。一旦封疆大吏不想造船,或者经费短缺,便收缩停办。闽厂就是个例子,开始资金充足,尚能连续造船,但末期经费短缺,只能停办。由此看,寄希望于封建衙门来发展近代造船业,实现科技和生产水平的进步,实现造船技术的创新发展,实现中国近代海军舰船装备的国产化只能是幻想。

    5、统治者海洋意识淡薄

    古代中国是一个“陆主海从”的内向型农业国家,中国海军没有向外发展的利益需求,不存在以海洋贸易活动为目标的建军基础。中国古代海军只不过是没有先天海洋经济基础的“畸形儿”,没有持久的发展动力。这种传统一直影响着中国历代的海军建设。

    来自于西方列强的海上威胁是推动清政府建立近代海军的原动力,近代海军建设是被迫进行的。在建设近代海军之初完全没有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出发,仅仅是为了单纯的消极自卫。这必然制约海军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消极地放弃海权。

    “李鸿章建设海防主要遵循海口和近海防御,强调陆上炮台的防御作用,建威销萌,不穷兵于海外的思想。”这是一种缺乏争夺制海权的进攻性意识的海防思想。李鸿章控制下的北洋舰队,渐渐成为“港口舰队”,无事则出海巡洋,有事就退入港口配合陆上炮台守卫港口。而中国造船厂所造舰船大多都停留在巡海捕盗、守卫港口的低级层面,很难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海军建设是建立在外向型的海洋经济及近代工业的基础之上,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个国家的海军、海权和海洋经济利益密切相关,当海洋利益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时,海军的建设必然缺乏原始的驱动力。”晚清中国仍然是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国力衰弱,在更多的人看来,海军建设是巨大的财政负担。一旦海上警报解除,就把海防经费用来享乐。因此,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建设海军没有坚定的物质基础的,海军能否强大,更多决定在统治者的一时兴起。这样即使在短期内建立起一支舰队,也难以长期维持其规模,更不用说加以壮大了。

    淡薄的海洋意识影响下的清政府思想认识落后,坚持狭隘的封建专制立场,使他们不能够处理建设海军及其装备中的所有问题,是清政府不能建立强大的海军和独立自主的装备制造业的主要原因。

    四、国产舰船边缘化的危害

    从1866年起步,到1912年清朝灭亡,中国自己设厂造船近半个世纪,但始终不能发挥其对海军应有的基础性作用。晚清海军没有能够在国产的基础之上立足,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向对外购买舰船,这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首先,由于国产舰船与同时期购自外国的先进舰船相比其性能的差距还比较大。因此,国内造船厂的技术进步大多都在外购舰船的冲击下显得暗淡无光。这使海军的建设者形成了国产舰船不如外购舰船的观念,从而进一步促使他们将大量的海军经费用来购买外国舰船,从而造成了国内造船厂资金严重不足,阻碍了它们的扩大再生产,延迟了其技术进步的步伐。

    其次,造船业是一国海军建设的根基,没有强大的造船工业,这个国家的海军只能依赖于外国,从外国进口舰船设备,容易受制于人。由于西方列强不希望看到中国拥有强大的舰队,购买舰船并不是海军建设的长久之计。在没有强大自主造舰能力的中国,单一靠购买外国舰船来建设海军存在很大的风险,这种建军道路可以说是一条错误的道路。中国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第三、晚清统治者对国产舰船的认识停留在“费用高而质不佳”的层面,没有认识到通过发展造船业来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才能真正降低海军建设的成本,带动整个国家的海洋事业的发展,转变落后的封建经济制度,实现“向海而富国”。并由此因势利导,使“富国”与“强兵”有机结合,真正实现富强。而是单纯地强调购买舰船装备,却置国内工业及海洋事业的落后于不顾,这样是不能真正达到“强兵”的目的的。于是,中国海军停滞不前,日益衰败,甲午一战,海上藩篱尽失,国家日益沉沦,其象征“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和整个近代化事业都成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