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温解道德经在线阅读 - 希言,自然

希言,自然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释义】

    希言,自然。

    “希”者,“听之不闻,名曰希”也。“自”便是自己,自我。“然”表示肯定。

    此句释义为:

    希言,是对自己的肯定。

    解:

    什么是“希言”?在第十四章中,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希”,那么这里,很顺理成章的,我们便可以将“希言”做出解释。即:不做自我标榜。不做自我标榜,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对自己的肯定。

    对自己信心十足,对自己的行为肯定,这就不需要去强调“我”怎么怎么样,越是强调,就越可以知道,实际上你自己并没有这样的底气——缺乏自信,缺乏能力,缺乏对自己的肯定。

    这就是这四个字的解。

    例:

    1许多普通人,都会标榜自己,我有多少多少的钱,一个月赚多少,生怕别人不知道。许多人都在标榜,我有多高的学历,我有什么样的关系,这实际上,都是一种对自我的能力,对自我的一种不自信。

    (要我说,就是因为缺,所以才要强调。那些强调自己学历的,本身就对自己的学历没自信,或者没有相匹配的能力。那些强调自己多少钱的,本身就对自己的资产缺乏自信,这都是不“自然”的表现。)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此句释义为:

    所以风不能一直刮,“朝”都不停。下的很急的雨不可能一直下,整日不停。

    解:

    这些都是很自然的现象,即便是大风天,在早晨太阳快要出来,天亮的时候,都感觉是停止的。再大的雨,下着一会儿,也会歇一歇。这句说的是什么呢?这说的就是“天地”,天地是什么呢?道生一,一而二,“二”所指,便是天地。

    例:

    拿跑步来举例吧,短跑靠的是爆发力,你让百米爆发的选手,去跑一千米,也许开始爆发了,但后面呢?结果不言而喻。通俗的说,就是“刚不可久,柔不可守”。

    孰为此者?天地。

    此句释义为:

    这说的是什么呢?天地。

    解:

    此句接前句。所谓“天地”者,“一而二”也,“二”是变化的,即天地是变化的,风雨雷电,皆不可久。

    (倘若天地没有变化,下雨就一直下,刮风就一直刮,那么天地间,就只能是一片死地了。这个大家可以形象的想一想。这个不可久,说的是天地不能没有变化。“二”就是变化的。)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此句释义为:

    天地尚且不能够持久,何况是人呢?

    解:

    此句单独理解,意思似乎和全文相悖。但倘若我们联系上下文,联系前面的话来看,这是正确的。天地都是不断的运行,变化的,每一种现象都不能够持久,但却因此可以长生。那么人呢?

    人也是一样的,我们的身体会生长,会衰老,我们的见识会增加,我们的观念会不断的变化,随着认识而不断的变化。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此句释义为:

    所以从事于道的就同于道,德的就同于德,失的就同于失。

    解:

    这句话无需翻译,就是一句大白话,一眼可以看到底的大白话。我们做事情,遵循“道”,这就同于“道”,我们遵循“德”,就同于“德”,“失”就同于“失”。虽然说得很简单,但我理解,大家却不一定理解。

    故而这里,需要再一次强调“道”“德”的含义。

    “道”这个字,前文已经解释过了,但因为文章之中的具体含义,并未全面的做出解释。因为这个字,是一种发展的字,不是固定的:它是我欲认知的发端,是从这个发端,而获得的认知。

    (“道”这个字的字形,已经说明了它的意思,要走走停停,要举目四顾。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在迷茫中去认知,去发现,发现什么呢?出路。十字路口我们这样做,是要找出方向。古时候我们这样做,也是要找出方向。)

    “德”这个字的意思,就是秉性,所谓“品德”“道德”之类的,都是如此。而这个字的意思,实际上“德”从什么地方来?是从“道”而来。

    想要认识,并且去认识,获得认识,这是道。

    遵循这个认识去做,这就是德。

    (这些,从字形就能够看出来,大家可以自己琢磨。)

    所以这句说的是什么呢?就是说,我们做事情,要去认识,我们按照这样的方法去做,就是符合认识规律的。然后我们认识了,按照这个认识去做,去做事情,这就是“德”,这是符合做事的原则的。那么如果我们没有把握住这个认识,做事的原则呢?那么就意味着“失”。

    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此句释义为:

    同于德的,道也德;同于失的,道也失。

    解:

    这句说的,就是一个简单的意思。即:遵循于道,那么德便是道的体现。不遵循道,那么失的就是道。

    例:

    1以上学为例,学生上学学习,这就是道,而毕业就是德。德,是在道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秉性,是道的执行和体现。假如学生不努力,那就是失,到时候毕业不了,也就无所谓“德”了。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此句释义为:

    信不足,所以有不信。

    解:

    信不足故而产生不信,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也没有多少好说的。结合上文,便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总结:

    “希言”是自我的一种肯定。

    天地是变化的,没有一种现象可以“久”,人的生长,观念的变化也是和天地一样的,观念会变。

    遵循道便能有“德”,不遵循道便“失”

    “信”,同样如是。

    (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自信、自我、认识、做事、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