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章 釜底抽薪
颜宁急忙回府中,叫了马夫来问了些事情,兴冲冲地就想去议事厅找颜明德等人。 在议事厅门口,碰上了孟良,他正好也是来找颜宁的。 楚昭业这几日总到城门口转悠,孟良收到底下人的消息后,觉得有些异常,这事自然不能瞒着颜宁。 颜宁听说楚昭业找过京郊西营的主将曾城,心里就警惕起来。 京城里还没消息传来,姑母和太子哥哥应该还没事,楚昭业真要置大楚江山不顾、想跑回京城? 就颜宁对楚昭业的了解来说,感觉他不像是会弃楚家天下不顾的人,但是,这人为了皇位,也一直是不择手段的。 她想了片刻,告诉孟良等人继续盯着,自己走进议事厅。 楚昭业倒是也在。 议事厅里几位将军看到颜宁进来,都含笑招呼。 颜明德看着自家女儿跑进来,“宁儿,你去哪里了?” “父亲,我刚才去城楼上看了看,我有对付北燕骑兵的法子了。”颜宁大声说道。 “颜姑娘,你是说真的?”黄岐惊喜地问道。 “也不能说全对付吧,但是,至少能折损北燕骑兵。” “这也是好事啊。北燕人骑兵厉害,若是少了骑兵,他们想要救援等等,速度可就慢了。”夏仲天叫好道。 楚昭业看着颜宁有些失神。 颜宁的脸颊,被寒风吹得红扑扑的,白玉般的肌肤,染了些风霜,但是双眼明亮有神,站在议事厅中侃侃而谈。原本稍嫌英气的眉眼,也生动起来。她还是没有多少少女该有的柔美,但是,此时那副自信神采,却夺人眼球。 在京城的颜宁,就像蒙尘的明珠。以前的他,觉得没有轻视颜宁,却好像还是认识不够。 没想到,到了玉阳关,颜宁竟然屡屡建功,颜家人,真的是天生属于沙场吗? “宁儿,是什么办法?”颜煦也很感兴趣地问道。 颜宁一笑,先转头对曾城笑道,“曾将军,此事要想成功,得麻烦您的人马呢。” 曾城一愣,下意识地看向楚昭业。 “宁儿,曾城带领的京郊西营,只是步兵为主,让他们对付骑兵,是不是有点……”楚昭业接过了话头。他还在犹豫,颜宁就猜到他要有所动作了? 楚昭业相信自己这次所带的人,绝对没有问题。看来颜宁对自己不放心,派人日夜盯着自己一举一动。 “就是因为曾将军所带的是步兵,才最合适呢。另外,我还要麻烦邓叔父,”颜宁卖了个关子,并没明说要曾城带人做什么,而是又转向邓宇说道,“邓叔父,我要请您把处州来的士兵们所带的竹筒都收过来。” 邓宇与颜明德相熟,颜家兄妹都称他叔父,执子侄礼。 处州从南方来,南边多毛竹,所以南边的军中,士兵们会拿竹筒储物。 邓宇所带的处州兵,也有这种习惯。颜宁上次去军营中,就看到处州兵几乎每人都带着竹筒,装酒啊干粮啊什么的。 “好,我马上让人去将竹筒给你搜罗过来。”邓宇一口答应,连颜宁要用来做什么都没问。 颜宁原本只想找邓宇借竹筒的,在门口遇到孟良,听他说起楚昭业与曾城见面频繁后,从门口走进议事厅,这一路上她已想好了对策。 釜底抽薪,曾城的京郊西营,原本颜明德打算让他们留下守玉阳关的。颜宁偏要将曾城弄上战场去,到了沙场,他们再有什么主意都不管用了,北燕人可不会善解人意。 楚昭业就算有一百个主意,也得从沙场上活着回来后,才能有所动作。 “宁儿,你到底要做什么?明日一战,不是玩笑,你可不要儿戏啊。”颜明德看女儿又要人又要竹筒,摸不准她想做什么。 “父亲,您放心,女儿可是将军呢,不会拿沙场之事当儿戏的。待女儿准备好以后,就让您和几位将军们来看看我的主意行不行。” 颜宁又转头对曾城说,“曾将军,京郊西营的人,您可得调一半给我,下午我就得训练一二。” “好说,好说,颜姑娘既然有破敌妙计,我哪有不支持之理。”曾城有些干笑着说道。
京郊西营一半人马,这颜宁好大的胃口。自己手下总共也才三万来人马,她弄走一半,还要求下午就由她开始训练,那么,这一半人,等于就受她调派了。 只是,曾城心里再不满,楚昭业没有表示,他就得答应。不然,其他几位将军那里,他就没法交代。 “曾将军,那您派个人跟我一起去,我现在就去领人到校场。时间紧迫,可得快些了。”颜宁完全当看不见曾城那有些铁青的脸色,催促道。 曾城慢腾腾地摸出一块令牌,“颜姑娘真是性急,要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不放心曾某呢。” “曾将军真是爱开玩笑,明日一战,都是为国,大家自然都是齐心协力的。三殿下,您足智多谋,不如下午也来帮我再参谋一二,看看我的计划是否有增添之处?” “好,自当尽力。”楚昭业还是一如既往的平板声音。 “父亲,您将军中的马夫都调过来,到校场来,我先去调兵啦。” 颜宁也不在意,如风风火火地来一样,又风风火火地跑了。 颜明德也不阻止,又和其他几人议定明日的安排。 其实,前日已经商讨过了,只不过为了慎重起见,今日再确认一遍而已。 明日一战,颜明德攻打中路,颜煦和黄岐攻打苏力红所在的左翼,邓宇抵抗右翼北燕军,而夏仲天、徐阳则在中路掩护颜明德。 不过有了颜宁刚才的话,明日曾城的京郊西营,也得拨一半上沙场了。 二十万颜家军,十万跟着颜明德,原本还有十万跟着颜煦,现在则改为五万跟着颜煦,五万留守玉阳关。 曾城带着剩下的一半京郊西营人马,与颜宁、楚昭业一起守城。 她抓着曾城给的令牌,第一件事就是让人传令,将京郊西营一半人马调集到校场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