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南明伟业在线阅读 - 305 曾经沧海(5)第三十七章

305 曾经沧海(5)第三十七章

    这一夜,所有的明军都在逃跑。明兵“且战且闯,各兵散乱,黑夜难认”。总兵吴三桂、王朴等逃入杏山,总兵马科、李辅明等奔入塔山。洪承畴等人突围未成,困守松山城,虽然又几次组织突围,皆告失败,不久“转饷路绝,阖城食尽”,松山副将夏承德遣人密约降清,以为内应。好好的一场松锦大战,明军打得竟然是这样的虎头蛇尾,松山城于第二年二月十八日被后金军攻陷,

    此前八总兵中的杨国柱攻克西石门时战死,吴三桂、王朴、马科、李辅明突围,总兵邱民仰、王廷臣、曹变蛟被杀。最可惜的就是曹变蛟了,此人可谓洪承畴账下第一猛将,战功无数,当所有总兵都想着撤退时,只有他领兵向敌军发起了决死冲锋。在一次夜袭中杀入了皇太极的中军,差一点儿就将皇太极擒获。

    可既然是决死冲锋,当然没有存活下来的道理,曹变蛟牺牲了,然而他却没有将自己的后背留给敌人,而是在重重包围之中选择了一种只属于英雄的落幕方式。

    一代名将消逝在了两个王朝最后的决战之中,汉家的一位功绩和忠心都堪比孙传庭的英雄牺牲了。他与孙传庭和卢象升等人齐名,最后也和卢象升一样选择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捍卫大明。大明的精兵猛将也在这一战之后几乎全部消亡。

    同年三月八日,明军锦州守将祖大寿率部献城归降,两位明军大佬洪承畴、祖大寿也先后兵败被俘至沈阳,后金军从此真正占领了锦州。同年四月二十二日,后金军刘之源用红衣大炮轰毁杏山城垣,明军杏山守城副将吕品奇率部不战而降,至此,大明辽东的松山、锦州、杏山三城尽没,松锦大战结束。

    被俘后的洪承畴忠于明室,并宣布绝食以表明其心意之决绝,后来被皇太极唆使孝庄皇后利诱,孝庄皇后多次前往狱中看望洪承畴,洪承畴说要自杀,孝庄又以参汤谎称为鸩酒,劝洪承畴服下,洪承畴才得以续命。最后,这曲折的利诱故事终于使得洪承畴投降了,而皇太极受降时,就命孝庄坐在自己身旁,洪承畴这才知道那个美丽的女人竟然是皇太极的福晋,因此也只能大吃一惊了。

    观察此战明清的战略部署之比较,皇太极为了决战仅仅动员就用去了三个月,而且后金在此决战之前还对外击败了朝鲜,使得朝鲜最终被迫与其结盟,此后后金又征服了蒙古,再次迫使蒙古诸部与其联合,从整个战略局面上孤立了明朝。后金军在战略上准备充分,战术上又为此战举全国之兵、但凡可以骑马射箭的男丁悉数跟随皇太极前往前线。

    反观明军呢,崇祯皇帝偏信“原属刑曹,本不知兵”的辽东监军张若麒轻敌冒进之言,一味的盲目催战。最终导致洪承畴“轻进顿师于孤城险地,进不能取胜,退不能突围,最后使得大明重臣宿将选率骁骑十三万之众,覆没殆尽。仅以吴三桂、王朴率三万余人残部退往山海关,虽然此二人同时逃出升天,但是结局却大相径庭,吴三桂战后被稀里糊涂的升为了提督,王朴却以首逃之罪被处死。后来吴三桂被御史郝晋弹劾松锦之战出逃之罪,竟又被降级驻守宁远,大明政令之朝令夕改、昏聩无章由此可见一斑。

    战前蓟辽总督洪承畴和锦州守将祖大寿都认为以车阵稳固大军外围,徐徐图近,且战且守,逐步向前推进的方式才能解得锦州之围。而监军张若麒却振臂奋袂极力反对,又收了洪承畴的兵权,自己纵心指挥,于是明军“但知有张兵部,不知有洪都督,而督臣始无可为矣”。这才是外行领导内行的最佳典范,崇祯帝用人不专,猜忌重臣能臣之心昭然若揭,偏听偏信、朝令夕改、专断寡恩,终使得大明精兵良将尽失,外将内臣众叛亲离。他在临死前骂出那句‘臣是亡国之臣’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促成这种局面,也有他的很大因素?

    洪承畴写给朱四的这封信真的很长,很伤,信中的洪承畴也有自责,说自己虽然久经兵事,却由于过多的考虑到了个人的得失安危,为顾全忠君之名节,所以屈从于陈新甲、张若麒等人的yin威之下。不管陈新甲和张若琳打没打过仗,让他出兵他就出兵,最后孤军深入;又在塔山屯粮尽失之后,张若麒担忧大军前途,让他退兵回宁远取粮时,他就命令诸将次日率军西逃。自己这个主帅在指挥作战上不能自专,唯监军之命是从,监军和兵部主事们又都是些二杆子,明军如果不败才是怪事。

    纵观明军在松山与清军的战斗中,兵员数量和火器装备都强于清军,就算失去粮草也本应继续前进与后金军决一死战,继续解除锦州之围也就是解了自己缺粮的困境,但是一些明军将领却畏死,弃战南逃,更有吴三桂和王朴二位总兵为了自己活命,不顾全军安危,先于其他明军自行逃跑,致使明军松山之战大败。又如崇祯为解救洪承畴,命顺天巡抚杨绳武、兵部侍郎范志完率军赴松山解围,可是此二人只是做做样子而已,根本不敢出战。

    不要埋怨这二人胆小,而应该愤恨崇祯皇帝的一错再错,志大才疏,盲目自信,且从无悔改之心。他这一辈子就像是一个反复念唱佛号的净宗弟子,可他念的却不是可以助人修行的佛号,而是反反复复的促战、促战、促战......救援、救援、救援......一败再败却始终相信自己的所为是对的;相信自己一定可以依靠个人智慧打败一切敌人。

    据记载:“是役也,计斩杀敌众五万三千七百八十三,获马七千四百四十匹,甲胄九千三百四十六件。明兵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众,所弃马匹、甲胄以数万计。海中浮尸漂荡,多如雁鹜。”松锦大战后,明朝丢掉了整个辽东,明朝针对满清的最后防线仅剩下山海关的吴三桂。

    洪承畴之所以冒大不为之罪把松锦之战以及大明失败的最终原因连同崇祯帝都拐带了进来,其原因很真实也很无奈。真实的是此战之败确实如洪承畴所说,外因真的颇多,如果这次洪承畴不把他的老领导也拉过来陪绑,他就无法解释他为何最终投降后金,现在又如何想要回到大明的怀抱。

    信中还提到了他洪承畴本人自打降后金以后从未主动进攻过明军,只是帮助清廷扫灭了李自成和张献忠。并且说自己对于后金军入关后减少对汉家百姓的屠杀起到了关键的劝说作用。然而这场对大明朝前途影响最大的一战,即使没有洪承畴的信,朱四也是非常清楚的。信中,最让朱四看重的其实就是洪承畴说的要反正归明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