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南明伟业在线阅读 - 409 郭解是谁(4)第四十九章

409 郭解是谁(4)第四十九章

    再说王伦,他是于七的妹夫,又和于七同为戚继光的外孙,然而这还不是令王家最耀眼的事情。王伦在牙山决战后逃出,变成了传说中‘钻天的于七和土遁的王伦’其中之一。王伦与于七的三妹逃出牙山后,又几经辗转,最终来到了东北辽阳,在满洲起家的地方玩了一把灯下黑,而且连姓氏都没换,继续姓王。

    笔者说清朝从这里起家,那是因为后金的正式崛起是在占领辽东府辽阳之后。说来于七在逃亡之后、出家之前也化名干三四,您听一听这是名字吗?这不还是于七吗?这兄弟俩真是胆大,把天都捅了个大窟窿,还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呢。

    王伦应该有两个儿子在山东境内的潍坊隐居,而王伦本人和于七的三妹在辽东又生一子。据传王伦更名隐居辽阳后,孙辈中又出现了一个非常大的人物,那人当然也姓王,他就是词翰书法名著当世者,清代第一人,嘉庆帝师,关东第一才子,文盖三江——王而烈,王而烈就是于七三妹之孙。

    据坊间传闻王而烈本应中状元,而当年乾隆皇帝私下考场,只得了个第四,即状元、榜眼、探花之后的二甲头名,主考官便把状元王而烈和乾隆的名次互换了一下。当然这只是传闻,因为殿试的时候都是皇上主考,天知道乾隆爷是怎么混进考生队伍里去的,何况找一个人冒充皇上呢。

    虽然这只是一个传闻,然而整个中国历史中的最后一个状元却真真的是王伦的后人,他就是大清最后一位状元——王寿鹏,即于七三妹的第九代孙、戚继光小女戚韶君的第十代孙。

    王家在有清代一共出现了一个状元,3o名进士,43名举人,112人在朝为官,人称王家为王半朝,仅仅清初的15o年就出现了17位进士,所谓同胞同殿同科同榜两进士,同家同殿同科同榜三进士,指的都是王伦王家后代。

    这便是王家的强基因,已经太牛逼了吧,可在清代以前,王家人比清朝时还牛逼。在崇祯四年,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文震孟作时曾这样写道:海内族姓之贵者,莫最于王氏。而太原、琅琊尤甚。若新城之王,固琅琊之裔也。

    明白了吗?山东王氏当然一定大多数都是琅琊王氏,因为古琅琊就在山东嘛。那么东晋衣冠南渡后,琅琊王氏不是南迁了吗?那是因为明初琅琊王氏主要居住在南京乌衣巷,因为晚辈中的一个孩子在上元节时用一个灯谜羞辱了马皇后,引得太祖非要将乌衣巷变成红衣巷,迫使王家人在得到讯息后连夜逃亡,其中又有一部逃回到了山东石河县。

    而太祖又一直追杀,王家很多人因此都未能逃脱,可毕竟王家在朝中的关系盘根错节,地方官又极为袒护,所以山东官吏回报太祖说:石河县被大水淹没了,王家人无一幸存。太祖爷这才放过王家人。而石河县确实也被水淹了,因此有‘淹了石河县,立了日照城’的说法。

    老天淹没石河县大概是为了救王家人吧,据传闻王家在石河县被大水淹没之前,曾有一个老神仙告诉王家人大水将要淹没县城,等看到门前石狮子眼红时一定要逃跑。石狮子后来被一个丫鬟涂上了红色,王家人一看吓一跳,觉得老神仙的话肯定没错了,于是全都逃了,结果三日后大水漫过了石河县,从此石河县就一直在海底。

    刚刚说了新成王家的来历,就是琅琊王氏嘛,这也是王伦的出身了。可咱还没说清朝之前的王家为什么更牛逼,而且笔者为什么不惜跑题也要说一说王家的来龙去脉,那是因为笔者的偶像阳明先生就是出自这一脉,更因为大明皇家曾经有一句承诺涉及到主人公永历皇帝朱四。而王家对于中国儒家文化来说,绝对是仅次于孔孟的存在。

    古语云:‘三张六李十八王。’此后的新城王氏即是此前琅琊王氏的一支,他们的祖先可以上述黄帝,又至西周灵王太子姬晋后裔。再到东晋‘王与马共天下’,出现了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的王导、王敦,王羲之、王献之,等等那些当年王谢堂前燕。

    从晋至宋,王家一共出现了93位宰相,明清又出现了三位大学士,共计96位。唐宋元明清共出现十八位状元,在中国文化史当中绝对是举足轻重的。

    中华文化中丰碑级别的人物就有:鬼谷子,王守仁、王夫之。引领文坛的还有诗佛王维。宰相和帝师中最知名的有王安石和王而烈等等等等。笔者是东北人,王而烈可是咱关东第一才子哦。

    哪朝哪代王家朝里没人啊?哪朝哪代的历史又能缺了王家呢?这就又要往前引申,当吴桥兵变生前,崇祯皇帝为什么宁可眼看着孔有德造反,也不肯动王象春了。虽然被偷鸡的是王象春的家仆,王象春不会这么小气,可毕竟是因为王象春的政治关系,才把孔有德逼反的。

    介绍吴桥兵变的史书只说王象春是山东望族,没说他是谁,而崇祯皇帝为什么身为皇帝却不敢动一个山东望族?那是因为人家王象春是万历皇爷亲自许诺的‘四世公保’。意思是说自万历朝以后的四世,可未必是四朝哦,因为到崇祯乃至永历才是第三代。此后大明的四世朝堂,王家都要有三公级别的一品官出现。

    而王家也没有让大明失望,明末,王家于辛未殉节者两人,壬午殉难者48人,甲申殉国者5人。这才是真儒,真正的大明遗民,钱谦益之流在这些人面前连屁都不算,抱歉我又要骂他。

    笔者说了这么多,您应该能对王伦这个人有深刻印象了吧。那么王伦告诉于七说,一定要英雄帖,于七又怎么会等闲视之呢?于七和李俊梅看到王伦的到来,都非常高兴,而王伦也不用说自己是来干什么的。同为大明的遗民,王家为大明做出的牺牲此前比于家还多,所以于七起义之后,王伦自然也就不请自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