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果敢的于禁
曹cao的一万援军已经到来,而且临时驻扎的位置非常的巧正好在那片树林里。 袁绍得到邺城失守,或者是大后方出现大部黑山军在肆虐的消息,不管是哪个消息袁绍都一定会撤军,而最快到达冀州的路线就是穿过一万援军驻扎的那片树林。 如果袁绍军后撤的时候走这条捷径的话,就一定会与这一万援军撞见并展开一场大战。这时候再由夏侯渊率领三千兵马直插袁绍后军,结果肯定是打的袁绍丢盔卸甲,大败而逃。 这事得立刻与援军一方商量一下,不然达不到效果还两说,万一突然被袁绍一锅端就搞笑了。虽然这种可能不足千分之一,但小心一点总是好的。 不过现在曹cao派来的援军主将是乐进,这人与云生并没有什么交情,甚至还有点仇怨。 当初攻打鲁国的时候这乐进被擒下成了降将,应该是知道自己有出力的,估计他到现在都还记得。 想到这里,云生不禁担忧起来,面上也流露出忧愁之色。 于禁诧异的看着沉默的云生,没想到没等多久云生的脸上居然露出了忧愁,这是什么情况? “不知云生在担忧什么?可是关于袁绍大军的事?” 于禁这一说,云生就记起来这里不是有个现成的吗,问问不就知道了。 不过该怎么说呢,难道直接说乐进曾经就是被我给擒下的,然后再说乐进他有提起过我云生没。 这话不管谁能说的出口,反正云生表示自己是说不出口的。 不然就含蓄一点转个弯问,乐进是怎么看我云生的。 想了想云生感觉还是这个比较好点,然后突然就抬头对于禁问道:“文则,你可知道乐进他对我的看法?” 这下于禁诧异了,这有什么好问的。不过他还是回了句,“对你的看法?” 云生轻轻的点了点头。 于禁不禁看了云生一眼,就定定的站在原地,沉思片刻似乎在回想些什么。 最后于禁有点不确定的说了句,“乐进他好像没有说过对你的看法,倒是我曾经在泰山郡时,有听人提起过这乐进与夏侯惇在一起喝酒的时候好像有提到过云生你。” 云生本来还担心没法知道乐进对自己的看法,没想到这还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快说说。”云生急忙追问道。 “那日听某人提起过,好像乐进是这样与夏侯惇说起云生你的。‘那叶城不过是个爱算计的小人罢了,谈他做甚。’就这句,没其他的了。”于禁道。 小人?云生苦笑的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看这句就可以知道乐进对自己还是非常敌视的,不然也不会说出这种话了。 还有他居然与夏侯惇一起喝酒,要知道当初在虎牢关外的时候就属夏侯惇对自己最敌视。看来二人还有点志同道合的赶脚。呸呸呸,什么志同道合就应该叫狼狈为jian! 可现在的问题是就算他真的是狼狈为jian,云生也没办法对他怎样。甚至云生还得求他办事,不然这好好的一个削弱袁绍的机会就要擦肩而过了。 但云生想来就算去请乐进一起配合自己一同围攻袁绍大军都有可能会被拒绝,而错过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就不知道得等到什么时候才能等到了。 实在是苦恼啊!云生表示真的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这时一旁一直看着云生的于禁突然说道:“是有事情吗?为什么这么问?” 云生没有隐瞒于禁,一边担忧着一边把这个还不算周密的计划告诉了他。 于禁听完以后,这才明白云生为什么要这么问了。 要换做自己,也会这么担心,也会这么问的。 更何况当初于禁刚投奔曹cao的时候,就乐进一人在那摆着一张臭脸好似自己欠他几十贯钱一样。 就在于禁要打算帮助云生一起想办法的时候,脑子里突然记起出发前主公叫住自己时说的话。 “此次前往颍川以守住颍川为主,不要轻易进取。” 于禁不禁沉默了...... 主公在出发前就叫住自己说了这句话,其意思不难看出来是叫自己不要进取,应该以守住颍川为主。 这下于禁纠结了,按云生讲的确实这个计划有非常大的机会可以削弱袁绍,甚至直接击杀袁绍都是有可能的。
于禁心里头展开了一番天人交战,最终帮云生的念头成功的战胜了坚守颍川。 既然主意已定,于禁坚定的对着云生说道,“虽然乐进是主将,但我于禁也好歹是个副将,更何况主公在出发之前曾对我说不要何事都听从乐进这个主将的决断。援军这边的我来解决,云生你只在计划开始的时候通知一下就可以了。” 讲完之后,于禁没有犹豫转身径直出了城向着树林奔去。 云生心情复杂的看着渐渐消失于城外的于禁。 说真的云生本来并没有想过要于禁帮这个忙,毕竟自己是迟早都要走的人,到时候人家帮了忙,结果自己却走了,这不是有点太那啥了嘛。 不过既然于禁都已经出城赶回去了,这事就必须弄好来,也许这一战会让于禁赚到一个大功劳呢。 云生想完就直接朝着太守府走去,路上正好合计合计这一战该怎么打,怎么才能打好来。 没过多久,云生就抵达了太守府,赶巧的是还没进去就碰到了夏侯渊也回来了。 二人一路走着,云生率先问起,“怎样?兵马调集好了吗?” 夏侯渊颔首轻点了下,“已经调集三千兵马,都已经在北门那边了。” 云生点了点头,继续思考起了各种可能,以防万一出现什么意外。 一路无语。 到了书房,云生的脚步顿了顿,“三千兵马够不够?” 夏侯渊平静的面容不禁诧异起来,但语气异常硬声道:“够!” 云生若有所思的转头看了夏侯渊一眼,“够,那就好。” 气氛又陷入了寂静之中。 不管气氛归气氛,两人还是不慢的进了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