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宣见716涅槃在线阅读 - 第三十章、第一节 星宿文化 上

第三十章、第一节 星宿文化 上

    纪蒲泰:“我看大家兴致不减,那就继续讨论咱们感兴趣的问题?好吗?“

    喇嘛王:“我也正是着个意思。既然大家废寝忘食,那就有问题,尽管提,看看谁能回答,这就说明他的学问大。”

    偌尔曼:“人类是怎样产生的,人类是怎样活动的,人类的智慧究竟是如何产生的,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

    喇嘛王:“在座的。如果稍加留意,便会发现汉字智慧一词的‘智’字,是由知和日两字组成,它的含义是知晓太阳。‘慧’字是由彗和心两字组成,它的含义是心领彗星的启示。它们都与天空中的发光体有关。下面,谁接着发言?”

    纪蒲泰:“我们先不扯得更远,暂时也不讨论人类起源,也不探讨人类的徒迁。这些神秘未知的问题,可以放在以后再谈。在这里,我们不想去考证古人创造这两个字的原始动机,只是想通过这两个字的结构来引导我们去探索智慧的起源,与天文学的起源可能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喇嘛众臣:“可是,为什么满天星斗,日月交辉,来去匆匆的彗星,还有流星,新星,会引起人类的极大兴趣呢?”

    喇嘛王:“你们可以好好想想。这个问题也许有很多说法,很多答案,可是,我则倾向它与神秘的眼睛有关。”

    偌尔曼:“因为眼睛是人心灵的窗口,只有通过观察才能产生智慧。”

    喇嘛王:“也许你说得很对。但你还未说出其中的缘由?”

    偌尔曼:“英国学者莫里斯在《裸猿》一书中,注意到动物眼睛的特殊作用,他发现注视具有严厉的恫吓作用,许多动物甚至演化出象眼睛的黑点图案,(如飞蛾或蝴蝶的翼上)抵御外敌,以增强自己的生存能力。”

    纪蒲泰:“当诗人在赞颂眼睛是心灵之窗时,当吴承恩在描写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二郎神的三只眼时,也许忘却了我们的原始人祖先,对神秘的眼睛所能感受到的强烈震颤。”

    偌尔曼:“人至今仍未能摆脱这种本能。人个有威严的人,常常有一对威严的眼睛,他敢于长时间地注视他人的眼睛,当他迫使他人的目光转移时,他便建立起了征服者的地位。”

    喇嘛首相:“王者的眼睛,就是命令,谁敢不听,谁敢正视?那威严就象画的一条龙,一但点睛,就能腾空而越,八面威风,施发号令。”

    喇嘛近臣:“首相一语言中,这让我想起,南北朝著名画家张僧繇,曾在金陵(南京)安乐寺的壁上画了四条龙。它们张牙舞爪,鳞片俱全,唯独没有画上眼睛。”

    喇嘛众臣感到奇怪:“画龙为什么不画眼睛?”

    扎布:“是呀?难道是他的画工不中?画不成眼睛?”

    其余的人笑而不语。偌尔曼也摸不着头绪。

    喇嘛近臣解释道:“他绘画你们不懂。一但画上眼睛,壁上的龙就要飞走。”

    偌尔曼:“那他画了眼睛么?”

    喇嘛近臣:“在众人的要求下,他给壁上的龙点上了眼睛。果其不然,一声巨响,电光一闪,画上眼睛的龙已飞上天。”

    纪蒲泰:“这叫画龙点睛,除了画龙点睛的故事外,还有类似的画虎点睛故事。”

    偌尔曼:“这说明,古人相信眼睛是动物的灵魂。”

    纪蒲泰:“《搜神记》载有‘今俗法,每以腊终除夕,饰桃人,垂苇索,画虎于门,左右置二灯,象虎眼,以祛不祥。”

    偌尔曼:“这是何道理?”

    纪蒲泰:“这是一种用门神保护家宅平安的风俗。”

    偌尔曼:“如果不慎将门前悬挂的两盏灯弄灭了,那将会怎样?”

    纪蒲泰:“那是大不吉利,因为老虎没有眼睛,则没有灵魂不能起作用。不过,古人已经用罩灯来象征眼睛,这样就不怕风吹灭灯。”

    偌尔曼:“那古人真聪明,还发明了罩灯。”

    喇嘛王:“要说眼睛,这不得不说,我国传说古代有一位首领,名叫舜。他的眼睛与众不同,每个眼睛里都有两个瞳子……”

    扎布:“那他的眼睛叫啥?”

    喇嘛王:“这你就不知道啦?叫重华。”

    喇嘛首相:“现在木里疆土安宁,物产丰盛,家庭和谐,黎民百姓,无不看着大王的眼睛,事事顺从。就是因为大王有一双与众不同的眼睛,带领族众走向光明的前程。

    偌尔曼:“也许他之所以当上首领,与此有些关系?”

    喇嘛王:“有趣的是,作为对比,传说他的父亲是一位盲人,人称瞽叟。”

    纪蒲泰:“不错。至今河南虞城县还有瞽叟村。”

    喇嘛王:“这让我不由得记起《拾遗记》。其中记载:‘尧在位七十年……有秖支之国献重明鸟,一名‘双睛’,言双睛在目。”

    喇嘛众臣:“大王,那鸟啥样子?”

    喇嘛王:“那样子么……壮如鸡,鸣似凤,时解落毛羽,rou翮而飞,能搏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

    扎布:“那鸟真厉害,是神鸟吧?”

    纪蒲泰:“那还用说?由于舜继承了尧位,而重明鸟亦为双睛并协助尧除害。因此,学者都相信重明鸟即为舜的原形,或者舜是以鸡(即凤凰)为图腾的。”

    偌尔曼:“上古之事,很难说清,有何为证?”

    喇嘛王:“可以为证的是,舜的特殊本领是善于观星。《路史-余论》卷七记有‘帝尧率舜等升首山,观河渚,有五老游焉,相谓’河图将来,告帝以期,知我者重童也’,言讫五老乃翻为流星,以入昂。’”

    偌尔曼:“大王话语,让我茫茫,不知其详?”

    纪蒲泰:“你初学汉语,怎理古文。大王说说之事,可见舜的重瞳与观星有关。”

    喇嘛王:“据《路史》记载,远古人对蛙,蛇,龟,鸟,鱼(龙)等动物的崇拜,都与这些动物的眼睛有关。”

    偌尔曼:“啊。我明白了。这些动物的眼睛相对来说,在头部占有较重的比例,格外引人注目。如人半夜遭遇道狼,一定不会忘记狼眼发出的绿色恐怖的光。”

    纪蒲泰:“因此,将发光体,尤其是点壮的发光体,想象为眼睛,是很自然的事情。”

    喇嘛王:我也认为,原始人正是将星星当作天空上的眼睛,将太阳,月亮也视为眼睛即为重瞳,也是一种原始的认同。”

    偌尔曼:“太阳上的黑子,也可视为太阳的眼睛,也许是远古人观察太空后,所理解的事情。因为,远古人不知道还有太阳风,这种天体特殊的运动所造成。”

    纪蒲泰:“所以,远古人将太阳视作金凤,金鸟,金鸡可能亦源于此。正是这些神秘的眼睛,启迪了一类的智慧,让他们一代又一代不停地观察星空,想想着天空的神秘事情,也是人类一种正常的观测举动。”

    喇嘛王:“我们今天谈天说地,说星星眨眼的时候,远古人却要为这种眨眼,而感受恐怖和震惊。你们之间,又有谁能理解远古人的心情?”

    在座的喇嘛们谁也不吭声。

    纪蒲泰:“在史前的壁画,岩画中,有许多类似太阳或星星的图案,在远古人看来,把它们说成是,天上的眼睛可能更为确切一些。”

    喇嘛王:“有眼睛,才能观察天空,夜空的星星月亮,发出的光,古人怎样想象?世界各地是否一样?”

    偌尔曼:“在古老的非洲大地上,每当旱季结束,即将播种之际,多贡人集集在广场上,庆祝西基节的时候,他们要唱一首歌颂祖先的‘面具之歌’。”

    喇嘛王:“啊,非洲人唱歌也要戴面具?这又有一点象藏戏。这事儿还真稀奇,数千里之外,还有这类似的风俗,看样子,这世界远古时,说不定还通俗?那歌是怎样唱的?”

    偌尔曼:“我可以给你们背歌词。那歌词大意是:‘面具啊,有着光亮的眼睛,光亮的眼睛啊,来到了村里。面具的眼睛啊,这是太阳的眼睛;面具的眼睛啊,这是矛戟的眼睛;面具的眼睛啊,这是箭头的眼睛;面具的眼睛啊,这是斧头的眼睛;面具的眼睛啊,这是羚羊的眼睛;面具的眼睛啊,这是发光的,发亮的,蛇的眼睛……下面的词儿,我也记不清,请大家凉解。”

    喇嘛王:“你这小子,还真行,连非洲的歌颂祖宗的歌你都能唱颂。”

    偌尔曼:“这歌词中蕴深的含义,我还不太懂。还是请队长来说明?”

    纪蒲泰:“我的认识也很浅。显然,在这首歌里,眼睛就是灵魂。万物有灵的观念正是源于万物有眼,才能将世界看穿。(人类远古时的创作,或有与眼相类似的结构或造型,岩画或石壁的雕像。)因此,当中国传说中的悲剧英雄刑天丢了脑袋之后,他能够用****代替双目,仍然可以继续战斗。”

    喇嘛王:“古代的事情,不可想象。同样,将太阳和月亮视为天的眼睛的古老观念,也可以在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中得到证明。”

    扎布:“那盘古是个什么人,竟有这样伟大的神力?”

    喇嘛王:“他就是开天辟地的天神?最后才有了诸神和人。”

    喇嘛众臣:“那这位天神,现在何方?他开天辟地后又怎么样?”

    喇嘛王:“在神话里,盘古死后,身体各部分化成了宇宙万物,其中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对于这传说,谁还有啥想象?”

    纪蒲泰:“我想,当远古人将太阳,月亮,星星当作天的眼睛时,天国的概念便建立起来。”

    喇嘛首相:“有眼睛便有灵魂,有灵魂便有‘活’的神。这神就是木里王大人,领导着木里人开荒种地,披荆斩棘,抵御外敌,勇往直前,建设家园。”

    喇嘛王:“好话还不能多说。远古人认为神,动物都在天空生活。他们也有着象人类一样的欢乐与烦恼。不过,他们饶有兴趣地注视着人间的生活。于是,他们下凡来到人间,而人间的芸芸众生也向王天国,希望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偌尔曼:“当浑浑噩噩,似人非人的我们最古老的祖先,在漫漫长夜将他们的眼睛,注视天上的‘眼睛’开始思索时,人类智慧的第一个火花便开是迸发出来。”

    纪蒲泰:“因为,人类开始思考的问题,并不能直接应用于生存的目的,但,这正是人类开始与动物有所区别的重要因素之一。”

    喇嘛王:“此话有道理。至于祖先为什么要这样做,恐怕这也许是个永远解不完的谜。”

    偌尔曼:“我们试图解释:大自然想了解自己,它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人。”

    喇嘛王:“大自然就是神,神创造了人。只有人依附了神,才能人神共处,免灾受难,和谐家园。”

    纪蒲泰:“神话传说最基本的载体就是语言,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一种信息积累和传输的手段。没有语言的传递,就没有神话传说。当然,原始语言不如文字,印刷,电报,电话,电视等现代通讯工具来得可靠和迅速,但,它却是人类文明与文化飞展过程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偌尔曼:“当西方学者来到古老的非洲大陆时,他们很快便认识到,无论怎样强调非洲口头传说的重要性,其实都不会过分。在荒漠落后的非洲,一但掌握口头传说的老人(他们从小就要受到长达二十一年的训练,以便能够背诵自己部落,自古流下来的所有传说,并将本部落新发生的事情编进去,并训练自己的接班人)突然去世,整个知识宝库亦随之而去,(如果接班人尚未成熟)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喇嘛众臣:“那他们的传说怎么能传留下去呢?”

    偌尔曼:“幸运的是,早期的外来殖民者没有能够彻底消灭非洲这种特殊的传统,才使得过去和现在发生的各种事件得以流传,当然,这种流传也并不全面,其中也有断线。不过,他们总算是一代一代传下去。”

    喇嘛王:“那么,非洲人的故是一定很有趣,你是不是说一段,让我们都听听?”

    偌尔曼:“那我现说说马里,有一个邦巴拉族乐师,兼说书人唱诵的歌词:浑噩的天地,世界除神之外,一无所有,因为人还未出头。广袤的天空,无有动静,神是活的净空,可能在思考着那应首先出现之物,所以,在造物上很下功夫。宇宙星空,无始无终的时间是神的住所,他在万物没出生之前,不停地思索。神啊太伟大,他什么都不怕,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马阿恩加拉,但他也太孤独啦,马阿-恩加拉希望有人知道他。于是,他经过不停的思索,不断的努力,终于创造了崇拜者,一个分为九格的奇妙的蛋,并在蛋中引入了九个基本存在的壮态,预示者人诞生的未来……”他又说道:“下面的我就不知道了,因为那些传说太多了,故事也太长了。”

    喇嘛王:“是呀,神也孤独呀,天空太寂寞啦?他需要有些变化,因为马阿恩加拉渴望有一个能够与自己交谈的对象,于是他创造了人,让人类崇拜神灵,与神沟通。”

    纪蒲泰:“通过这个故事,我注意到,邦巴拉人强调了时间的作用,这与我国的古老传说是一致的。另外,分为九格的思想,与我国远古文明的标志之一的洛书也是一样的。我们常说的宇宙一词,《尸子》解释为‘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今来曰宙’,含有时空统一场的意思,几千年后,爱因斯坦才在更高的角度重新确定了时空统一结构。这不能不说明,我们的祖先有着超前超人的思想远见,只是还未完善。”

    喇嘛王:“那怎样才能算完善?什们是祖先的远见?”

    纪蒲泰:“事实上,人类最古老的思索之一便是溯源,宇宙起源,万物起源,生命起源,人类起源这些大问题,都困扰着我们的祖先。”

    偌尔曼:“因为人的个体生命实在暂短。因为痛过神话传说,人类的智慧得以跨越数十年(一个人的生命期限)的障碍,在数百年,数千年,数万年的时间内得以积累和发展。”

    纪蒲泰:“事实上,我们今天的一切文明与文化,都可以追溯到神话传说时代。(大约在五千到五万年前,即语言产生以后到文字产生以前)”

    喇嘛王:“而在神话传说时代以前,我们则知之甚少,甚至不知道。”

    偌尔曼:“从早期和中期旧石器时代,人类生存活动的遗迹中,我们永远无法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是否有名字?),他们彼此之间曾说过什么?或干过什么?有什么可歌可泣的故事?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喇嘛王:“此话说得好。如果,我们今天的谈话没人记录,那从今往后恐怕就没人知道了?”

    喇嘛近臣:“大王,放心吧?您吩咐过的事儿,我们会一个字也不差地记录下。”

    喇嘛王:“这就好啦。要想传承文化,木里发生过的事儿,你们可都得记下。”

    纪蒲泰:“那些远古人,仿佛他们已经隐隐约约地承担起大自然赋予他们的使命。逐步认识自己,熟悉自然,摸索规律,逐渐脱去兽皮,学会使用工具,学会用火,开始食熟rou,并积累知识,而溯源倾向的思维基础便是时间意识,或者是对时间的感觉和认识。这就是人类逐渐成熟的标志。”

    喇嘛王:“你说这情形,我赞同。这种溯源的激情,在爱国诗人屈原的《天问》中淋漓尽致的表现。”

    喇嘛众臣:“大王,《天问》里写的什么?请大王给我们念念?”

    喇嘛王站起身来,情肃穆,引吭高歌:“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圜则九冲,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八柱何当,东南何亏?九天之极,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喇嘛众臣:“啊,这诗多么动人?不愧为天问,是个伟大的猜想宇宙的大诗人。若不是大王明示,我们还真不知道屈原这个人?”

    喇嘛王:“那楚国屈原,有一双慧眼,观察太空,体察民情,思索天地,设想宇宙,日月星辰,装在心中,昼夜冥想,不知真象?所作《天问》,后继无人……”

    喇嘛首相:“是呀,此诗人类的灵魂,此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大王,您若不说,在座的恐怕除了二位学者,没人能知?”

    扎布:“那二位谁能说说,这诗谁还能作?”

    偌尔曼:“屈原是楚国大臣,爱国诗人,为救楚国,唤醒君臣,号召黎民,投江而死,以警后人,此人举动,撼天动地,可歌可泣。”

    扎布:“那楚国屈原,为爱国而死,逝的可真屈啊?”

    喇嘛王:“屈原虽去,可他的精神不屈,思想不死,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偌尔曼:“只可惜,他这《天问》,我没学习,也是刚才听大王朗诵的。我想,还是问问队长,在这方面,他可比我强。”

    纪蒲泰:“屈原是我们的榜样,那我就说说续后。过了一千多年之后,唐代诗人柳宗元作了一篇《天对》,试图回答屈原的提问。可惜,当时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还太少太少。即使是柳宗元这样的人,当时也不可能正确回答这些问题,只能把解释的问题留给后人。但是,人类这种努力却由来已久,直到现在,也只能算个开头。”

    喇嘛王:“《淮南子-精神训》称:‘古未有天地之时,惟象无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闵,澒蒙鸿洞,莫知其门。有二神混生,经天营地,孔乎莫知其所终极,滔乎莫知其所止息。于是乃别为阴阳,离为八极,刚柔相成,万物乃形。烦气为虫,精气为人。’这样看来,是阴阳二神开辟了天地,造化了万物。”

    喇嘛近臣:“大王这话,我们真服。”

    喇嘛王:“只是二位学者未必服气,我还得听听他们说哩?”

    纪蒲泰:“大王谦虚,我们互相学习。”

    喇嘛王:“我这是在激你,为的是让你把肚里装的东西说出去?”

    纪蒲泰:“那我就不客气。《庄子-应帝王》记有一则寓言:‘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相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所以,庄子相信,是倏和忽,即时间结束了浑沌壮态。”

    喇嘛王:“你这小子还真厉害,我所说的《淮南子-精神训》是想试试在座的学问,没想到,你却用庄子寓言,对答如流。后生可畏,后生可畏。下面谁还能答对?”

    偌尔曼:“远古人若没有时间概念,便处于浑沌壮态。古巴比伦人认为,宇宙初期天地不分,万物还没形成,到处都是浑沌壮态的大水。以后,浑沌壮态的大水分成清水,海水和云雾三种形态。”

    喇嘛王:“你这小子说得也不赖,看样子,世界各地对宇宙的认是差不哩。在座的,谁还有啥说的?”

    喇嘛首相:“我还记得《拾遗记》是这样说的:‘当尧时,怀山为害,大蛟萦天,萦天则三河俱溢,海渎同流。”

    喇嘛众臣:“首相大人,智力超群。可,什么是三河,你可否说说?”

    喇嘛首相:“三河者,天河,地河,中河是也。此三水有时通壅,至圣之治,水色倶澄,无有流沫。”

    偌尔曼:“那我得说说。巴比伦人还认为,由水中诞生拉赫姆和拉哈姆两位大神,他们相配后,又生出天神和地神。”

    喇嘛王:“我相信,世界各个种族都有神。老子的《道德经》,我记得很清,其中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扎布:“大王,这话我可不懂,您可为我们说清,也好让我们心里明?”

    喇嘛王:“我可为你们解释清,不过,我用的是老子的原文,省得解曲了原意,有亏于道教的创史人。因为他的思想很伟大,容天地之精华,日月之星辰,人类之精神,我不敢有半字之差。”

    喇嘛众臣:“大王,赶快说吧,我们都等不及啦?”

    喇嘛王:“好吧。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众妙之门。’又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还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认为,天地万物是由一种‘无’的东西演化而来的。”

    纪蒲泰:“这是一种高度的智慧思维,现在老子的思想已传遍世界,逐渐被人们理解和接受,至今,仍北当今国内外的物理学家所津津乐道。”

    喇嘛众臣:“可我们却不知道,也许他的思想太深奥,就是看了他的著作,也难解其中之奥妙。”

    喇嘛王:“你们这些臣僚,不多读书,怎会知道。”

    纪蒲泰:“多读书,这让我想到《列子-汤问》中讲道:‘殷汤问于夏革,曰:‘古初有物乎?’夏革曰:‘古初无物,今恶得物?后之人将谓今之无物,可乎?’殷汤曰:‘然则物无先后乎?’夏革曰:‘物之终始,初无极己。始或为终,终或为始,恶知其纪?然自物之外,自事之先,朕所不知也。’殷汤曰:‘然则上下八方有极乎?’革曰:‘不知也。’汤固问,革曰;‘无则无极,有则有尽,朕何以知之?然无计之外复无无极,无尽之中复无无尽,无极复无无极,无尽复无无尽,朕以是知其无极无尽也,而不知其有极有尽也。’众人若读《列子-汤问》不知作何想?”

    喇嘛王:“列子所作汤问,也提醒了世上很多人。看来,列子是不大同意老子的‘无中生有’的看法。他认为万物原本就存在,无所谓终始,也就没有尽头。”

    纪蒲泰:“我顺便说一下,屈原作《天问》,或许就是源于此篇的‘汤问’,因为这给他有很大提因。”

    扎布;“我随便说一句。天外有天,山外有山,海外有海,原外有原,田外有田,无边无际。我所知道的就是这个道理。”

    喇嘛众臣:“这扎布猎人能悟出这个理,也很了不起。今后,我们谁也不敢小看你?”

    扎布笑了:“没关系,我原本就是粗野布衣,也是跟着他们渐渐学习的。没啥了不起?”

    喇嘛首相:“即然说到这里,我也说上几句。我国瑶族神话传说则说,宇宙原本是浑浑沌沌,没有任何东西。”

    扎布:“那不是和老子的说法一样?天地万物是一种‘无’,没有东西?”

    喇嘛首相:“他们之见还有些不太一样。那瑶族民间传说则认为,最初出现的是风,在风的旋涡吹卷中产生了万物的始祖。即男神布罗梳,女神米罗纱。他们结婚后,依次生出太阳,月亮,雪王,天空,大地,土壤,水,山,植物,动物。”

    偌尔曼:“啊,原来瑶族对宇宙的认识是这样,那后来有怎样?”

    喇嘛首相:“你莫慌。由于太阳和月亮私自结婚,又生出十二个太阳,和十二个月亮,破坏了万物生存的秩序。米罗纱派人将多余的太阳和月亮射了下来……”

    偌尔曼:“这多么象中国神话中的后羿射日啊。往下说,我不打断您了。”

    喇嘛首相:“此后,还把节制生育的药品给最初的太阳和月亮吃了下去,所以,它们不再生孩子,终于天下太平。”

    喇嘛王:“这种开天辟地之后,又要重整山河的故事,在纳西族的史诗《创世纪》中有更详尽的纪录。”

    纪蒲泰:“从刚才的故事中,我认为这是人类文明早期,曾遭过特大天外星球撞击地球事件的反映。但,我们还要听听您所讲的纳西族的《创世纪》说?”

    喇嘛王:“我知道,你是想验证你月亮撞击地球的假说?《创世纪》中这样讲:‘最早的时候,天地混沌未分,只有东神(男神,名叫米利东阿普)和色神(女神,名叫勒金色阿仔)在布置万物。那时,石头在爆炸,树木在走动,混沌未分的天地,摇晃又震荡。”

    喇嘛众臣:“大王,那是天地究竟怎么样?给我们好好讲讲?”

    喇嘛王:“宇宙浑沌,还未有人。天地没有分开,但已有了天和地的影子;日月星辰还未出现,不过,先有了它们的影子。以后就三生九,九生万物,万物生出‘真’和‘假’,‘实’和‘虚’。”

    偌尔曼:“那是否就是天地的雏形,地球和太阳系的形成?”

    喇嘛王:“你这个洋学生,说你们那一套理论,我怎能懂?什么太阳系?那是你们学者说的。我只能讲述故事,真和实结合,产生了太阳,假和虚配合,产生了月亮。”

    扎布:“那啥时后,才有了神和人?”

    喇嘛王:“以后,由于宇宙浑沌,世间的事还未过问。所以,太阳和月亮各自生出了善神和恶神,善神和恶神,又变化出白色的蛋和黑色的蛋(神鸡),从此有了人和妖魔鬼怪,他们开辟了天和地。”

    喇嘛众臣:“大王,我们算真服了您,肚里竟装了这么多好故事?我们还想听下去?”

    喇嘛王:“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世有善恶二神。由于有一只白蛋孵出的不是神鸡,而是一头巨大的野牛。结果,天又开始摇晃,地又重新震荡,不重新开天不行了,不重新辟地也不行了。”

    扎布:“那后来呢?”

    喇嘛王:“以后所发生的事儿?我就不清楚了?”

    偌尔曼:“大王的故是真好?这好象是我第二次听到,这更证明纳西族神话传说的可行性,人们都爱听。”

    喇嘛王:“那么说,你对这样的故事并不默生?你脑瓜里还装有什么神话,也让我们听听?”

    偌尔曼:“行。这种近似的神话故事,世界很流行。实际上,宇宙原本就是一个黑洞,光,时间,时空,速度,距离在宇宙黑洞里消失得无影无踪,就象水流的旋涡,中心是一个有着强大吸引力的深洞,究竟吸近去了多少银河系,太阳系和信息,谁也说不清,因为它大的无边无际。光在黑洞中是弯曲的,很少人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不过,现在,已有人在研究宇宙黑洞,正在形成一种新的理论体系。但是,就黑洞学说,还有互相对立的,而且正在争论不休。”

    喇嘛王:“那种争论啥时候是个头?再说,这种系,那种系,在座的,除了你们二位是搞科学的,有谁会懂的?不如说些有趣的故事,才能吸引人哪?”

    偌尔曼:“好的。有趣的是,古印度人也相信宇宙原本是空洞无物的。后来有无出现,它逐渐成长,最后长成为一个鸡卵,后来鸡卵一分为二,一半是金的,一半是银的。金的变为天空,银的形成大地。”

    喇嘛王:“真有你说的。这不是象中国的神话传说,盘古开天地吗?往下说,象这样的故事还有哪国?”

    偌尔曼:“这事就象浑沌迷惑着人,也许世界各国的神话是一脉相承的。古希腊人则认为,首先出现的是浑沌,其次是大地。”

    喇嘛首相:“这又是怎么讲的?我们都想听清其中的道理?”

    偌尔曼:“古希腊人相信,由于浑沌中产生了黑暗和夜晚,又从也晚产生了天和白日。菲律宾的民间故事则说:当初天和地离得很近,不用踮起脚尖便可以摸到天,那时只有一个名叫阿陶的人,他有两盏灯,一盏叫布万(月亮),发出银色的光;一盏叫阿芳(太阳),发出金色的光,另外还有一条千星腰带。后来,他用钵锤敲打天和地,将天地分开,并将两盏灯和千星腰带扔到天上。从此,天空便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现在,有人曾推断,月亮过去曾有六个卫星。”

    喇嘛王:“你这外国故事讲得还行。但是,在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还是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太平御览》引《三五历记》:‘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子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绎史》引《五运历年记》:‘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又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rou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玉,精髓为珠石,汗流为雨泽。’以上便是盘古神话的早期文字记载。下面的事儿,谁还能说出来?还有哪些文字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