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唐朝发明家在线阅读 - 第五十五章 招揽赵文善

第五十五章 招揽赵文善

    “那你去叫王公子出来,就说我有事找他。”赵文善也不去为难一个守卫,让步道。

    “可是……可是小少爷吩咐说他要在里面专心做研究,叫我们都不要去打扰他……”

    “那有没有说连我也不能去叫他?”

    “这……”王浩然确实没说得这么明确,可是那意思却是很明显的把赵文善包括在内,不过这又得怎么回答呢?

    守卫为难之际,赵文善又敦促道:“既然他没说,你也不敢私自放我进去,那你干脆直接去问问就是,我还有急事呢!赶紧的!”

    守卫被催得没办法,只好往王浩然所在的研究室走去,可是刚走几步又停了下来,这又该怎么跟小少爷说呢?掉头回去吧?那又怎么跟赵公子交代?真后悔自己刚才怎么就走了这几步了!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去找王公子了。

    王浩然听门卫说赵文善来了,也不觉得奇怪,拿上一个研磨好了的放大镜和纸便出去见赵文善。

    “赵公子,今日怎么有空过来了?”王浩然见到赵文善后便拱手笑道。

    “在家待了几日实在无聊,便过来看看王公子这里的厂房做得怎样了。”赵文善随口说道,郁闷的发现王浩然并没有请他进去看看的意思。

    “厂房在前几日就正式开工了,近来忙着研制一些小玩意,还不曾登门拜访赵公子,还请赵公子见谅啊!”王浩然特意把话题引到研制小玩意上,像赵文善这样喜欢搞研制的人,肯定能把他的目光吸引过去。

    “哦?不知王公子在研制什么小玩意?可研制出来了?”赵文善果然上钩了。

    “现在在研制的是放大镜,就是这个。”王浩然把手上的放大镜递给赵文善继续说道,“正如其名,通过这镜子可以把眼前的东西放大几倍来观察。”

    “这怎么用啊?”赵文善接过放大镜观察了一会,没看出什么名堂了,这玩意倒跟传言中的玻璃很像。

    “你把镜子反过来看看便知了。”

    赵文善如是照做,这才发现其特殊的地方,再仔细的琢磨一会,才赫然发现通过这镜子观察的手指竟然大了好几倍!惊讶地问道:“此物真是神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为何通过这镜子的东西都是放大了好几倍的感觉?”

    “此物还有一个奇特的地方。”王浩然笑而不答,接过放大镜继续钓赵文善的胃口,他蹲下身把纸放在地上用小石头压着,然后调整放大镜的高度,使阳光透过放大镜聚焦在纸上的亮点尽量缩小。没多久,亮点所在的地方便冒出一些白烟,随着就变成灰黑色。

    “这……?”赵文善吓了一跳,这纸明显是被烧掉的,没想到这玩意竟然如此危险,好在刚才自己把玩时没烧到自己。

    “哈哈……这是放大镜的第二个功能,能把太阳光的热量集中到一个点上。”王浩然见赵文善看放大镜的眼神多了一些畏惧,乐得不禁笑了起来。

    “没想到这小小的一个玩意竟然有两种如此神奇的功能!”

    “这只是放大镜的一种特性罢了,如果这种特性运用得好,可以让眼花的人看清楚细小的文字,还可以看清楚几百丈外的人脸,甚至还可以让人看见一些rou眼看不见的浮尘!”王浩然抛出一系列不可思议的用途。

    “此物竟然还能有如此用途?”赵文善的好奇心被钓得不能再高了,“那这些东西制作出来没有?可否让我一饱眼福?”

    “还没有,这几天我和陈俊他们还在研究呢,等我们制作出来,肯定会让赵公子看看的。”王浩然开始把话题往研究方面引去。

    “那让我也加入你们吧,多一个人多一份力嘛!”赵文善一点也不觉得王浩然会拒绝自己,之前他们可是一起研制过收割机、剥壳机那些玩意的。

    “这个……”王浩然犹豫道,“我研制这些玩意,将来是用来售卖的,制作工艺算是机密,你加入进来怕是不妥吧?”

    “哼!难道连我你都不信了吗?之前跟你们一起研制收割机那些东西,你可曾见我跟他人说起这是怎么制作的?”赵文善有些恼火了。

    “赵公子息怒,只是此事事关重大,在厂房里有许多别人都没有的加工设备,我的所有生意全赖这些全新的设备制作出来的,万一有什么闪失,我的生意可就不好做了。连招揽陈俊陈杰时,我都是跟他们签了保密协议的。”什么保密协议,这只是王浩然胡扯出来的。

    “那我也可以跟你签保密协议的啊!”赵文善的不依不饶,正是王浩然希望看见的。

    “你又不是我招揽过来的研究人员,可没什么由头来签保密协议啊?”王浩然为难道。

    “那我来应聘你这研究人员的位置可否?”

    赵文善之所以会被王浩然牵着鼻子走,除了因为他确实喜欢做研究外,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对十一岁的王浩然没有戒心,谁会想到这么一个小儿心里会有那么多弯弯绕绕啊!

    忽悠了大半天,王浩然终于把赵文善招揽了进来,赵文善也如愿以偿的进入了神秘的厂房。王浩然带着赵文善在厂房转了一圈,车床、铣床、磨床、各种工具……赵文善觉得他来到了研究人员的天堂一般,只要有这些设备,他的想象力就可以充分的发挥出来,而不会因为一些部件无法制作而被限制住。

    王浩然他们忙于研究之际,水稻欠收引起的问题越来越显著。虽然李世民采用了马周的建议,减赋税、开粮仓,但在蒲州,刺史赵元楷却在上面做手脚了,许多老百姓都只能领到些许救济粮,根本就撑不到明年小麦收割之时。

    去年干旱,朝廷亦有开仓放粮,赵元楷同样也有这么干,老百姓们求告无门,最终还是靠赵文善去说服他老爹,赵元楷这才又给老百姓们发了一些粮食。这次,老百姓们便直接来到厂房再次找赵文善出面,赵文善自然同意了下来,并且再次说服了他老爹。

    王浩然算是看明白了赵元楷的用心了,自己唱黑脸给他儿子唱白脸。

    不过开仓放粮也不能彻底解决老百姓们缺粮的困境,因为粮仓所剩粮食已经不多了,粮价亦涨得非寻常百姓所能承受,上山挖树根、野菜充饥是难免的了。

    赵文善找王浩然他们问计,王浩然绞尽脑汁亦没能想到有什么救急的办法,唯一能做的就是制作了几台搅拌机安放在附近的村庄里,供百姓们免费使用。有些野菜树根难以下咽,百姓们便可以用这搅拌机搅拌碎,然后制成饼当食物。

    还有就是建造了几个打谷场、养猪房、扩建厂房,还在谢家附近买了一块地建了一栋三层的楼房,让百姓们都能赚点钱好去买粮食。这事赵文善本来就不同意的,百姓本来就疾苦,有这些闲钱,直接卖粮送给老百姓不就好了?

    王浩然却坚持道:“这不一样的,受难百姓众多,就算我散尽家财也帮不了多少人,那到底该先帮谁?还不如就这样,谁出力谁有饭吃,那些没能做这工作的,也不会埋怨于我。”

    上天偏爱美洲,土豆、玉米这些高产的旱地农作物全都放在大海的另一边,以后必须造船把这些引进过来才行。

    艰难的日子一直持续到第二年,也就是贞观四年,老天保佑的是,今年终于来了个大丰收。老百姓们一扫以往的苦闷,农庄终于恢复了一些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