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军事小说 - 抗战之国士无双在线阅读 - 第26节 失误

第26节 失误

    戴小点施巧计避开了记者的围追堵截,顺利回到南苑军营,不提。

    日本方面吃了大亏,岂有不报复的道理?卢沟桥战败的消息传回国内,同时传回的,还有中国方面在谈判桌上的强硬立场,这不由得不让日本人对华北事件(此刻,卢沟桥事件还没有上升到事变的高度)更加提高了警觉,很快的,陆军部召开会议,商讨对策,陆军部参谋本部第一部长石原莞尔是一贯的稳健派,在清水节郎带兵演习,遭到中国方面实弹射击,并且丢失一名士兵的情况反馈回来的最初阶段,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当时的平津地区,中日双方经常发生类似的摩擦,也根本不能吸引任何人的重视。

    到8日早晨,关东军得到消息,立刻召开会议,认为“苏联因为国内的不稳定(恶魔斯大林的肃反。在笔者看来,斯大林是唯一一个在暴行上可以比美希特勒的人类渣滓,用最恶毒的刑罚杀死他,然后再救活,再杀死,如是者一万遍,也不足以抵偿他对苏联人民造成的苦难!他和希魔是人类五千年历史中,永远排名前两位的臭****!)和干岔子事件的教训,估计目前北方是安全的,所以,趁此时机,应对冀察方面给予一击。”

    同时以关东军司令部的名义向军部汇报:“鉴于华北形式,已经命混成第1、第11旅团主力及空军一部做好战斗准备。”把电文发出去之后的当天下午,卢沟桥战事结束,关东军又史无前例的发表了一次对自己管外事件的声明,“……因暴戾的第29军挑衅而在华北引起事端,对此关东军保持极大关心和坚定决心,严重注视着事件的发展。”

    同时,关东军派出幕僚,赶赴津门,陈述强硬态度的意见,同时要求驻屯军和关东军联名电告中央。但驻屯军因为三个原因拒绝了关东军的提议。第一,驻屯军已经定下不扩大事态的意见;第二,对所谓苏联不会出兵又不负有责任的判断;第三,对关东军如此轻率的看待中国问题感到不安。

    关东军转而去朝鲜,找到驻朝鲜日军司令官小矶国昭大将,这一次,他答应了,以朝鲜驻军的名义,和关东军联名发了电报,电文称:“鉴于华北事件的爆发,已命第20师团的一部做好随时出动的准备。”在小矶国昭单独发给闲院宫参谋总长的电文中,坦承的认为,第20师团的准备,固然是基于年度作战计划训令所采取的必要措施,但其本身的意图也很明确,就是要‘利用这一事件,推动治理中国的雄图。’

    对于关东军和朝鲜军发来的电文,陆军部也不得不慎重对待,但参谋本部第一部长石原莞尔和本部第一课(军务)课长柴田兼四郎对于关东军的激进表示强烈不满!他们认为,目前皇国最主要的任务是建设满洲、对苏战备、巩固国防,插手中国很有可能弄得支离破碎。

    参谋本部和关东军打起了嘴架,害得陆相杉山元大将也很为难,最后只得顺从人在身边的石原的意见,在7月8日下午6:42分的时候,给华北驻屯军发去了一封写有‘为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应避免进一步行驶武力’的电文。

    但这种按照不扩大方针执行的政策,却又引起陆军部的不满,陆相杉山元只得两面安抚,在8日深夜,下达了一项命令:京都以西各师团,原定于7月10日复员的步兵联队二年兵暂缓复员——仅此一项,就为日军增加了4万兵力。

    把参谋本部和陆军部的情绪安抚住,海军部也发布的一项命令,分作三条,第一,在台湾地区演习的第三舰队返回原住地;第二,加强警戒,以备事态扩大,禁止任意行动;第三,准备好机动兵力,以备对华紧急出兵。

    这种种安排,当然都是在瞒着中国方面进行的,宋哲元此时人在山东乐陵老家(他是被日本人逼走的,为了前文提及的《经济提携协定》一事,日本人穷追不舍,宋哲元无奈,只得选择远遁一时),以为老父修坟、尽孝为名,只是用电话联络秦德纯、佟麟阁等人,遥控指挥,众人几度邀请他回北平,他总是砌词搪塞,秦德纯对他真是没奈何,便在这时候,有人来报,松井太久郎来了。

    虽然在卢沟桥前发生了一场激战,但对于秦德纯和松井来说,这样小小的摩擦实在算不得大事,二人把臂言欢,亲热得不得了,任何人看见他们两个人在会议室言笑晏晏的样子,都绝不会相信,这是两个刚刚杀得血流成河的国家的代表人物。

    松井是个矮胖子,光秃秃的一颗圆脑壳,生得其貌不扬,戴着圆边眼镜,留着两撇小胡子,这一次来,他没有带翻译——他在中国多年,能说一口很流利的汉语,对话是完全没问题的。双方分宾主落座,秦德纯知道他爱喝茶,专门命人沏来淡香适度的黄山毛峰,又备了点心,用以飨客。

    闲聊了几句,松井话入正题,“中日两国的交往,源远流长,从唐宋时起,我日本国倾慕中华文明,遣使东来,开我两国交往纪元,粗粗数来,有一千余年之久了。鄙人当年读书之时,最爱李太白的诗句,其中尤以‘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最为感人肺腑。绍文兄饱读之士,想来必有耳闻喽?”

    秦德纯都快睡着了!李白的《哭晁衡》嘛,读过几天书的谁不知道?他猜到了松井的把戏,嗯嗯啊啊的听着,绝不多乱说一个字。“听过、听过,要说描写我中日两国友好的文字,当以这首七绝为尊。”

    “是啊、是啊。”松井频频点头,他当然不是来和秦德纯谈论诗文的,把话题引入,转而说道:“绍文兄,我大日本皇国自明治变法以来,上下一心、砥砺自强,终至有此雄于欧亚之局,老兄于此也并不陌生吧?”

    秦德纯点点头,“当然,很是不陌生呢!前清的时候,贵国……”

    松井根本不容他把话说下去,摆手说道:“当年两国友好也好、纷争也罢,此刻也不宜多提,绍文兄,鄙人此来,是受中央委托(日本驻外机构同样称国内为中央,此处并不是笔误),想请问绍文兄和明轩先生,对于此次卢沟桥战事,有何评断?”

    秦德纯端起茶杯,用以遮挡住自己眼神中的愤怒。听松井说话的态度,倒似乎这件事真的是我们中国人惹起来的?然后你们不得已才选择还击的了?草泥马的小日本!“松井先生这话不对吧?卢沟桥前,我中国守军连续两度开枪警告,第一次是对天鸣枪,第二次则是击中日军前进方向,已经一再向贵军表明立场,在这种情况下,贵军一意孤行,我方不得已奋起还击,保卫国土!这样的事情,还用什么评断吗?”

    松井眉梢一扬,宽阔的脑门上出现了齐整整的三条皱纹,“绍文兄,此次事件,关系贵我双方友好大局,还是不必纠结于这些小节了。鄙人此次过来,是想请教绍文兄,贵军及明轩先生,对于我皇国的态度,今后将如何走向?”

    “这个嘛,松井先生就要等我们宋军长回来之后再说了。”

    “绍文兄何必欺人?”松井不以为然的说道:“谁不知道,宋先生人虽然是乐陵,但对于北平之事却时时刻刻电话指挥?这样看来,贵军想来是并不打算继续维持和皇军的合作态势了。那,鄙人告辞。”

    秦德纯急忙叫住他,“哎,松井君,何必如此?即便一言不合,也不必拂袖而去嘛!”

    松井也不敢就此翻脸,重又落座,和秦德纯说道:“秦先生,鄙人此次来,是受我皇军驻屯军委托,和贵方商讨善后事宜的,如果贵方全无诚意,鄙人留此又有什么作用?”

    “话不是这样说,所谓买卖不成仁义在嘛!再说了,正如松井君所讲,贵我两国一衣带水,双方世代友好,此次卢沟桥事件,也只是双方一时口角造成,又不曾造成过大的伤害,只要我们双方肯坐下来谈,难道还有谈不开的问题吗?松井君何必如此?”

    松井点点头,说道:“阁下能有这样的诚意,那便很好。”

    秦德纯暗暗恼怒,要不是宋明轩千里迢迢给我发来电报,要我一切以安抚为主,你当老子愿意在这里陪你磨牙?我就不相信,凭我的29军,没有和你们小日本正面一拼的勇气?!想到这里,由不住的回忆起宋哲元临行前的一段对话——。

    宋哲元在37年2月初就有了回原籍避风头的想法,但秦德纯把他拦住了:“……此事系国家存亡所系,又岂是个人荣辱安乐可比?中央把责任交给明公,不论你是否在平,责任总在你身上。因此,兄弟不同意你离开北平。”

    宋哲元也没有太过坚持,但等到4、5月间,日本人逼迫愈甚,宋哲元实在坚持不下去了,铁了心要走,秦德纯阻拦不住,只得由他。临行前,宋哲元说道:“……对日本交涉,凡有碍国家领土主权完整者,一概不准接受;而其他事物,为避免双方冲突,原则上也不妨谢绝。”

    秦德纯今天和松井见面,也是抱着这样的念头。只听松井说道:“秦桑,不如我们先各自下令,让部队全部停止战斗,然后撤回各自驻地,再做进一步的商量?”

    秦德纯考虑了一下,说道:“卢沟桥是我军固有防线,难道要让我们就这样放弃吗?”

    “不如暂时交由保安队驻防?也免得有兵士出于义愤,造成擦枪走火的事件进一步发生?”

    秦德纯点点头,又怕日本人暗施诡计,叮嘱似的加上一句,“松井君,要撤退,不但我方要撤,贵军也是一样要撤退啊。”

    “当然、当然。”松井太久郎拍着胸脯,大包大揽的答应下来,“如果我军有不遵照约定执行的状况,秦桑只管找我说话。”

    “那,好吧,就照此意见,具体的细节,等贵我双方商定之后再说。”

    新作品,需要大家的支持,请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