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司马之雏芽在线阅读 - 上:意在分化造访兖州,王昶遇刺主仆生隙

上:意在分化造访兖州,王昶遇刺主仆生隙

    公元239年(魏景初三年)七月,吴将诸葛恪在孙权的一纸诏令之下不得已班师回朝,而吴国的退军也直接宣告吴蜀合纵、联兵伐魏的战略再度破灭。

    蜀帝刘禅闻之后心中大为不悦,在黄皓的一旁撺掇之下,他虽然没有直接表达对蒋琬如此劳师动众却一无所获表示不满,而且还下诏安抚蒋琬,声称北伐的计划还有的是,让他继续屯兵驻守汉中等待时机,从而在实际意义上把蒋济排挤出蜀汉的政治核心。

    而因孙登亲赴建业止战而避免遭至全面合围的诸葛恪,则因舒县一战成为了吴国人心目当中的英雄,因为吴国自与魏国多年征战以来,所获得的胜利基本都是防守战或是防守反击战,而首次在主动进攻上取得胜利的仅此一次。

    虽然诸葛恪攻占舒县并携带回部分俘虏,但实际上王凌是为了引诱诸葛恪深入,故此诸葛恪在舒县并没有遭到顽强的抵抗,但这场胜利却被孙鲁班刻意夸大宣传,甚至营造出世间罕有的巨大功绩,以达到盖过陆逊所立赫赫战功的目的。

    与此同时,孙权也以孙登离开京都(即建业)太久,自己倍加思念为理由,将孙登留在了自己的身边,目的就是为了将他与陆逊分开,而为了达到压制陆逊的目的,他默许了孙鲁班将诸葛恪几乎是神话化宣传的行径。

    而除了正在忙着勾心斗角、排除异己的吴蜀两国,魏国自然也不会闲着。

    虽然此次成功退敌进而瓦解吴蜀合纵,是有着多方面因素的,王凌甚至还没有拉开架势真正和诸葛恪大战一场,但事后一心想要拉拢王凌的曹爽,在丁谥和邓飏的建议之下,却将所有的功劳都堆到了王凌一个人的头上,并且抢在司马懿前面亲自替他向曹芳邀功。

    曹芳就这件事向司马懿征求意见,对此司马懿自然没有反对的理由,他知道自己很有可能已经正在失去王凌,而曹爽的言行更加印证了他对王凌是多么的渴望。

    最终曹芳下诏,擢升王凌为征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军事。

    同时曹爽的举动也引起了朝中另外一个人的在意,这个人就是高柔。

    散朝之后,高柔找到了正准备打道回府的司马懿,并问他说:

    “仲达,如今曹爽正在积极拉拢彦云,你怎么好像一副熟视无睹的样子呢?”

    对此司马懿解释道:

    “不是我熟视无睹,而是该做的都已经做了,但还是没有办法挽回王凌的心,恐怕先前的襄平屠城已经让他对我失望透顶了吧...”

    撇开个人情感来说,高柔早就看出了曹爽之所以争夺权势完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并没有打算利用得到的权力为曹魏的社稷做出什么贡献,所以即使他与司马懿素未谋面,高柔也绝不希望朝政大权就这么落在曹爽的手中,为此他提醒司马懿说:

    “仲达,你可要多加小心,我听说曹爽暗中拉拢的不只是彦云,就连他你和我一手提拔起来的兖州刺史王昶,他也是意欲极力腐蚀,这样下去的话...”

    司马懿似乎远没有高柔想得那么多,他摇了摇头说道:

    “文惠兄,你想的也未免太多了,无论是我还是大将军曹爽,我们都是陛下、都是魏国的臣子,如今王凌也好、王昶也好,无论与谁交好都是为了大魏的江山社稷而尽力,至于他们到底是与我亲近,还是与曹爽亲近,又有什么分别呢?”

    说罢司马懿便撇下了高柔只身离去了,他这种无视警告的冷淡反应让高柔大吃一惊:

    “你都快火烧眉毛了,我倒成了多管闲事的人了...”

    高柔的消息并没有出错,在替王凌上表曹芳请封之后不久,曹爽的新进谋士邓飏又使出了第二招:竭尽全力拉拢兖州刺史王昶。

    这个建议一经提出就遭到了何晏的冷嘲热讽:

    “王凌也就罢了,王昶可是司马懿一手提拔起来的,当年先帝下诏求贤时,命令卿校以上所有的朝中大臣都要举荐以为贤才,当时司马懿并没有举荐自己手下的得力干将邓艾,而是偏偏举荐了王昶,才使得他在朝堂之中崭露头角,这样一个人他能背叛司马懿吗?”

    邓飏非常平淡的笑了笑:

    “驸马稍安勿躁...”

    丁谥非常欣赏邓飏的才华,他也规劝何晏先听邓飏把话说完。

    “若要说王昶生平最为尊敬的人,恐怕还轮不到司马懿,而是他的太原同乡王凌,我曾经暗中调查过,王昶之所以会选择入仕,就是因为以王凌为目标,两人私交颇深,当时王凌在得知高柔和司马懿推举王昶为兖州刺史时,他马上写信给司马懿和高柔,称赞他们是慧眼识珠,并且拍胸脯保证王昶将来必然会有一番作为,而如今王凌对司马懿的态度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只要我们适时的去敲打王昶,他必然也会动摇的。”

    曹爽觉得邓飏说得很有道理,于是便问邓飏说:

    “那如此看来,先生认为前去说服王昶的人选应当是谁呢?”

    邓飏端起茶盅放在嘴唇之下微微抿了一口,然后自信满满的回答说:

    “大将军请放心,在下早就安排了合适的人选,恐怕这个人现在已经到达兖州了吧...”

    正在濮阳负责cao练兵马的王昶,回到住处便迎来了以为特别的访客...

    “在下乃征东将军王凌之外甥令狐愚,途径濮阳得知将军正在此处练兵,便登门拜访,若有失礼唐突之处还请见谅。”

    王昶见来者是王凌的亲外甥,态度自然与常人不同,出于对王凌的尊敬他对令狐愚的到来欢迎备至、奉若上宾。

    双方简单的寒暄了几句之后,王昶就开始询问令狐愚王凌最近的情况,令狐愚笑道:

    “托刺史大人的福,舅公他近些日子身体都很好。”

    谈及先前东吴将领诸葛恪率领大军北进,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了周瑜的故乡舒县,并扬言要直取寿春,王昶就忍不住为王凌捏了一把汗:

    “我知道彦云兄长他自然是不会惧怕区区一个诸葛恪的,不过我担心的是他那三万兵马可能只不过是前导部队,而真正令人惧怕的是陆逊可能会参战,不过好在有惊无险。”

    令狐愚别有用心的说道:

    “或者说正是因为吴国太子孙登亲自赶到建业阻止他,而孙权及时命令诸葛恪撤退,否则的话他必然会落入舅公为他特意编织的罗网,可惜的是异常围歼战并没有打响,一场眼看就要到手的功劳也付诸流水了。不过好在事后大将军极力为我舅公请赏,才使得他能够擢升为征东将军,并且还额外抚育了都督扬州军事的全部兵权。”

    说到这里,王昶心中是很不理解的,因为根据他对王凌交际圈的了解来看,王凌与曹爽并没有过深的交情,但王凌却和司马懿有着莫逆之交,可战后积极为王凌请功的并不是司马懿,而是曹爽,甚至更没有听到关于司马懿因这件事为王凌发表过任何的态度...

    而察觉到他这一心思的令狐愚趁机把话挑明了说:

    “说来也真是奇怪,在下听闻太尉和廷尉两位大人都和舅公有着非常深厚的交情,但他们却在战后保持沉默,反而是与舅公并不相熟的大将军在一力为舅公说话,莫非太尉和廷尉是害怕人说他们任人唯亲吗?”

    因为事情牵扯到一力提拔自己的司马懿,以及自己当做兄长一般尊敬的王凌,所以王昶并没有立刻就这件事表达自己的看法,而是一笑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