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在线阅读 - 第二百五十三章 桓修献计

第二百五十三章 桓修献计

    398年8月,杨佺期与桓玄率领舰队突然在湓口出现,江州督导官王愉没有防备,仓惶逃往临川,被桓玄的特遣部队擒获。

    大祸已经开始,司马道子让世子司马元显为剿匪司令官,然后派首都卫戍司令官王珣、右将军谢琰,联合率军讨伐王恭,谯王司马尚之则率军讨伐庾楷。

    9月10日,司马尚之在牛渚大破豫州督导官庾楷,庾楷单人匹马投奔桓玄,司马道子于是任命司马尚之为豫州督导官,其弟司马恢之为骠骑将军府军政官、兼首都建康市长,司马允之为吴国郡长、司马休之为襄城郡长,每个人都手握强大武装部队,为司马道子声援。

    几天后,桓玄在白石大破朝廷军队,与杨佺期挺进到横江,司马尚之撤退,司马恢之所属水师全军覆没,形势至为紧急,司马道子把大本营设在中央政府办事处,派司马元显驻防石头、王珣防御北郊、谢琰守卫宣阳门,严阵以待。

    但两大军区的军队长驱直入,这些人显然是抵挡不住的,不出意外的话,当年的苏峻之乱将要重演了。

    然而意外还是发生了。

    王恭自从诛杀了王国宝,自认为威力无边,从不把别人看在眼里,就算最得力的左右手、军政官刘牢之,也只是把他当作普通部属,并没有特别优待,而刘牢之能力突出,战功卓著,对此深感羞辱。

    司马元显得到这个情报,立刻派庐江郡长高素,秘密游说刘牢之,唆使他背叛王恭,承诺事成之后,把王恭的官位转授于他。

    高素带上司马道子的亲笔书信,详细分析了祸福利害,刘牢之确实心动了,与儿子刘敬宣商议说:“王恭从前蒙受先帝的大恩,而今又是皇上的舅舅,不思拥戴皇家,反而几次出兵,攻击京都,我不能想象他的野心到底有多大,一旦战胜,他难道还肯屈居人臣吗?我打算接受朝廷的指示,讨伐叛逆,你觉得如何?”

    刘敬宣说:“朝廷虽然称不上英明神武,却也并没有太恶劣的暴行,王恭仗恃手中的军队,欺负皇家,父亲跟他在感情上既不是骨rou,道义上也不是君臣,虽然在一起共事了一段时间,情意却并不能相投,今天讨伐他,于公于私并不失据,父亲何需多虑?”

    刘牢之终于下定决心。

    但在刘牢之出手之前,王恭的军事参议官何澹之却意外探听到了他们父子的阴谋,第一时间报告给王恭,请求王恭将刘牢之废黜。

    因为何澹之与刘牢之平时就不怎么和睦,王恭却不相信何澹之的报告,甚至还设下筵席,邀请刘牢之共餐,并在大庭广众之下,戏剧性地与刘牢之义结金兰,尊称刘牢之为大哥,还把所有的精锐部队全都配属给刘牢之,让他担任前锋司令。

    刘牢之对于王恭,好比杨佺期对于殷仲堪,同是互相依赖的关系,王恭并没什么军事才能,全都仰仗刘牢之的部署,可对这一亲信又不能真正亲之信之,因此招来祸患,此时受到何澹之的点拨,反而开了窍。

    然而毕竟晚了一步,开弓没有回头箭,刘牢之虽觉遗憾,却已无法再事奉王恭,领军到竹里后,立即倒戈,向朝廷投降,并派刘敬宣和女婿高雅之率军折返京口,袭击王恭的大本营。

    王恭正在城外炫耀他的兵力,刘敬宣派出骑兵,展开大举突袭,王恭大军瞬间溃散,王恭本要返回城中,高雅之已抢先入城,并紧闭城门,王恭只得单人匹马投奔曲阿。

    一路上,王恭恨得浑身发颤,怎么也想不到刘牢之居然敢做出这种事,而因为平时从没有练习过骑马,经过长途奔跑,大腿都磨破了,更是愤恨不已。

    抵达曲阿后,王恭在旧部殷确的帮助下,准备乘船投奔上游的桓玄,结果划到长塘湖时,遭人检举捕获,被押解到倪塘斩首示众。

    临死时,王恭倒也不失气节,从容不迫地梳头发理胡须,神色与平常一样,苦笑着对监刑官说:“我自己昏庸,轻率地相信别人,以致到了今天这个地步,追究我的本心,岂不忠于国家,只不过希望百世之后,仍有人知道有个王恭罢了。”

    首恶铲除,子弟党羽也全都处死,司马道子履行自己先前的承诺,任命刘牢之为兖青冀幽并徐六州及扬州晋陵军区司令长官,接替王恭的官位。

    这时西路叛军杨佺期和桓玄已进抵石头城下,殷仲堪则进抵芜湖,司马元显从竹里快马返回京都,派首都建康市长王恺,征发京师的知识分子和民众数万人,据守石头抵御。

    杨佺期和桓玄听说王恭的死讯后,并不知道刘牢之与朝廷的秘密交易,上疏为王恭申辩,要求诛杀刘牢之,但刘牢之很快就率北府兵团,在新亭扎营,杨桓二人方才得知刘牢之已和司马道子站到了同一战线,只得先撤退到蔡洲再作打算。

    朝廷因为不知西路军的虚实,而殷仲堪的将士数万人,布满了京畿地区,司马道子仍然焦灼不堪。

    首都东区卫戍司令官桓修,是桓冲的儿子,也是司马道子的姐夫,机智的他已想到一个绝妙的点子,兴奋地对司马道子说:“我已经洞察了他们的内情,西路叛军可以解决!”

    司马道子也为之兴奋,赶忙询问对策,桓修认为殷仲堪和桓玄以下的将领,全都指望王恭,但王恭兵败身死,沮丧与恐惧的情绪在军中弥漫,如果用重大利益引诱桓玄和杨佺期,二人心里一定暗暗欢喜,桓玄可以克制殷仲堪,杨佺期也可能叛变,生擒殷仲堪。

    司马道子瞬间展颜,便以司马德宗的名义任命桓玄为江州督导官,召回郗恢担任政府行政官,任命杨佺期接管梁雍秦三州军区司令长官、兼雍州督导官,贬黜殷仲堪为广州督导官,派殷仲堪的叔叔、祭祀部长殷茂,前往西路叛军大营宣读诏书,让大军立刻撤退。

    桓修则被擢升为荆州督导官,暂时兼管首都东区卫戍司令官的官属,刘牢之选派了一千人的北府精兵,负责护送桓修到差上任。

    殷仲堪听到殷茂宣读的诏书,简直不能更生气,催促桓玄和杨佺期立刻发动攻击。

    但桓杨二人却开始犹豫起来,拼尽气力起兵还不就是为了荣华富贵,如今富贵近在咫尺,且不用付出半点辛苦,何乐不为呢?

    殷仲堪得知桓杨不听号令,更加恼怒,立即从芜湖回军,并派人向蔡洲大营的士卒宣告:“你们如果不能马上离开军营,赶紧逃回,等我到了江陵,屠灭你们全家!”

    这招釜底抽薪还是很管用的,杨佺期和桓玄都有不少家人在江陵,说什么也不能把家人往火坑里推,火速追赶殷仲堪,终于在寻阳会师。

    但殷仲堪还是意识到了自己的危险,他已失去了荆州督导官的合法地位,只能依靠桓玄等外援,而桓玄等人极有可能为了封赏铤而走险,杨佺期素来野心勃勃,更不是省油的灯。

    三人之间开始互相猜忌,可又不得不抱团取暖,关系十分微妙,桓修的计谋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