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决战大洋在线阅读 - 第二十四章 血战台海

第二十四章 血战台海

    基隆港象征毁灭地轰天巨响过后,就响起了第一个枪声,然后爆豆般地枪声交相辉映,战斗正式开始。

    此时此刻,姜玉贞已经到达了台南的东山战略指挥中心,这本就是台北衡山战略指挥中心的备用地点,只是他没有想到会这么用上,日本人太不按常理出牌了,先是不宣而战,山海关一线还没有大规模展开会战,这边就忙着开辟第二战线了。他摇摇头,小鬼子的心理难猜,那就不猜了,如何在台岛日军好好地干一架才是真的,虽然在联合舰队的威胁下,台岛根本守不住多久。

    日军第一步是夺取了绿岛和大兰屿岛、小兰屿岛这些台岛面向太平洋的近海附属岛屿,然后才登岛作战。基隆港毁灭,虽然打乱了日军的部署计划,却没有影响到根本,日本陆军是天下精锐,尽管大明陆军堪称东亚强兵,想胜小鬼子一筹还是很难的。

    基隆实在是太小了,屁大点地方,多少兵力都施展不开,而留守的明军只有不到一个师的散兵游勇,大多是由本地民兵组成的游击队,日军这种经过魔鬼训练的正规武装收拾民兵是轻而易举的。不到一个上午,基隆轻松落入日军掌中,随即向台北进军。

    如果说在基隆的战斗是过家家,那攻打台北将是一场真正的血战,明军经营台湾多年,尤其是在台北这座全岛首府,不仅是基础建设一流,军事建设更是投入巨大。日军赶到之前,明军疏散了所有平民,包括城市居民和乡下居民,将他们大部分送上了运往大陆的商船,小部分没办法上船的先往后方疏散。

    与此同时,东海舰队冒着巨大风险游弋于台湾海峡,保证两岸商船的顺利通航,还求助港英政府和澳葡政府,若是出现意外,两国租界需要容纳台岛难民,让难民先到香港和澳门避难,再经过中转北上,尽量往西南方向迁移。一切都安排好了,台岛的居民将分批回到大陆,这座祖国的宝岛很快会变成死岛,变成明日两军决战的战场,变成双方无数官兵葬身的所在!

    联合舰队自然不会干看着明国将岛上居民全部迁走,虽然在占领台湾后,没有一个人的岛屿更便于他们控制,但以后明军想夺回台岛也少了许多顾忌,起码那时候岛上的居民不再是大明子民,而是日本老百姓!

    一道浅浅的台湾海峡,不仅迎来了东海舰队的保驾护航,还迎来了第二个喜欢“反客为主”的客人,联合舰队对东海舰队痛下辣手,并击沉了几艘商船作为警告,不过没有对那些落水的老百姓施以援手,而是静静地看着东海舰队各个军舰上的海军官兵呼喝着救人。等能救的都救上来,救不了的沉入海底喂鱼,负责打击运民商船的联合舰队第四舰队打出旗语,勒令所有商船返航。

    当时旗舰上的东海舰队司令陈克少将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沉默,而第四舰队却不再管他们,径直离开了台湾海峡。也直到后来才知道,第四舰队的舰队长官是井上成美少将,他是在战争爆发后,和同是担任闲职的米内光政中将一起被紧急从北海道抽调过来担任舰队长官的,这次主动请缨打击大陆方面的运民商船,无非是念在当初大明政府帮助首相犬养毅的情份上。

    “战争不以个人的意志为左右,井上君,还有米内君,你们的无奈我是明白的,希望日本终有放下屠刀的那一天吧。”陈克叹息着说,在他眼前,又浮现了另一个人的影象,“山本君,你回到南海舰队是对的,在东海舰队你要面对的就是老朋友和自己的祖国了,如果让我背叛自己的祖国,我想我会自我了结生命……”

    陈克还知道在大明军队中任职的日本籍栗林忠道少将,他在驻扎京师的第十八集团军中当军事顾问,听说日本不宣而战后,他就辞职了,但没有回国,或许是大明政府软禁了他吧。相传他就住在北京市中心的一座四合院中,闭门谢客,不问外事。

    “返航!”陈克不得不下了这道命令,他知道井上成美的警告不是闹着玩的,本来第四舰队已经能将东海舰队堵在台湾海峡轻松围歼,这次是井上成美顾念旧情放过了他们,下一次换个日本将领呢?

    东海舰队全军尽墨没关系,甚至他埋骨大海也无所谓,军人血洒疆场马革裹尸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台湾将近千万的大明百姓,不能置他们的安危于不顾。强行迁往大陆会有被阻击的危险,继续留在台岛,虽然在日本人占领后过的日子会艰难许多,起码没有性命之忧。

    让我们将镜头再转向台北,攻打台北是日军登岛以来的第一场硬仗,首先要做到的是扫除外围阵地。

    明军将台北经营成了一座军事堡垒,像一只浑身是刺的铁刺猬,堪称固若金汤,而在外围阵地,有纵横交错的堑壕,并部署了上百门大炮。要知道,这可能是明军最“奢侈”的一次炮兵作战,虽然新明国的炮兵部队是世界上数量最强大的作战群体单位,但大部分部署在塞北四省、新疆、乌斯藏、西南一带,日本、苏联、英国、法国的威胁环顾四周,不得不防。

    而在台岛,虽然明帝国政府十分重视军事建设,毕竟这是大陆通向太平洋的第一岛链,也是制约日本的唯一一道关卡。但是,台岛太小了,仅比海南岛大那么二分之一,想部署重兵可以,但肯定施展不开,因为台岛根本就没有战略纵深,就和狭长的日本列岛一样;部署重兵施展不开,就只能在要塞防御上下功夫了,而在一战战败的十余年里,明帝国一直着眼于经济建设和开发内地,对于边疆很难顾及上,要顾及也是先顾及塞北四省,那是外蒙古和东北的藩屏,也是康庄大道。

    台北的防御建设是全岛最完善的,也是最多的,日军就在外围阵地的进攻上吃足了苦头,首先就是炮火压制,日军没有那么多的火炮,被明军压制得很惨,明军炮兵部队大发神威,着实出气地将小鬼子摁在地上揍得抬不起头。日军想进入台北,必须拔除明军的外围阵地,而外围阵地最强大的一层防御就是上百门炮火构成的防御网,只要一进入距离就会被炸得不辨东西南北。

    侵华作战总司令是日本陆军大将寺内寿一,不过他的主要精力放在了东三省,毋庸置疑,他的目标就是北京,只要打下北京,这场战争就算胜利了一半。而在得知攻打台北受挫之后,他想了想,向国内军令部去电,要求军令部任命朝鲜总督宇垣一成大将为东南战线总司令,负责东南战事,这样他就不用分心了。

    日本内阁与军令部先后批复,同意了这个要求,宇垣一成走马上任,就在汉城指挥台北战役。

    宇垣一成认为,既然明军早有准备,而短时间内日军的主要精力在向关内进军,所有要求都会先有效满足这个条件,只要华北战线不受挫,东南战线就变得可有可无,攻台日军想获得梦寐以求的主战装备很不现实,起码目前是很困难的。既然如此,那就只能以命来填补装备的不足,他相信大日本帝国的军人都有这个奉献精神,实际上,这就是所谓的“武士道精神”。

    明军没想到日军这么疯狂,敢用血rou之躯冲击上百门大炮构成的火力网,真是一群疯子!

    注:侵华日军总司令本该是冈村宁次,奈何他现在还只是大佐,就算越级提拔也不可能一下从佐官变成将官,还得是陆军大将,不然单凭军衔就压不住底下的骄兵悍将,所以只能选择寺内寿一这老小子担此“重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