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定远侯班超在线阅读 - 十六、佩剑民族汉风血性情怀

十六、佩剑民族汉风血性情怀

    《汉书高帝纪》记载,刘邦击破谋反的淮南王英布班师路过家乡时,邀乡人共饮,席间慷慨起舞,伤怀泣下,击筑吟唱《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汉武大帝刘彻通西域平南夷,得乌孙马而作《日出入》,后世称为《天马歌》。据《汉书礼乐志》记载为,“天马徕,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

    《水经注》记载,“明帝永平五年,(帝幸)长安迎取飞廉并铜马,置上西门外平乐观。”说是的公元62年,原河西大将军窦融逝世,汉明帝刘庄亲自驾临长安,迎取飞廉铜马,并在雒阳上西门外建平乐观以置之,平乐观遂成为国家典乐场所。

    三位伟大的帝王,三件互不相干的历史事件,却共同揭示了汉人开疆拓土的英雄情怀!

    汉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尚武的时代,马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伙伴,更是国家军事实力的代表,大量的汉代釉陶、壁画、画像石、画像砖上都有马的形象,崇尚战马,揭示了一个伟大时代的精气神——那就是,汉风,勃兴,生机!

    尚武、进取的汉风,体现在汉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汉人男性以力量为美,王商“身体鸿大”,虞延“长八尺六寸,要(腰)带十围”,均受到仰慕。胡须则象征尊严,《后汉书独行列传》记载,温序被隗嚣部下逼迫自杀,死前“衔须于口,顾左右曰:‘既为贼所迫杀,无令须污土。’”

    汉人女性以身材高挑、俏丽姣好,头发修长乌黑为美。《后汉书皇后纪第十上》记载,明德马皇后“身长七尺二寸,方口,美发。”汉代人较为欣赏身材高挑丰满的女性,出土的汉代画像资料上贵族妇女大都身形高大丰腴,与身边的侍女形成鲜明对照。

    载歌载舞是汉代重要社会风俗,歌和舞缘情而发,随意而起,酒酣耳热则起舞高歌。宴饮时讲究“以舞相属(嘱)”,主人先行起舞,舞罢再“属”一位来宾起舞,所有的来宾都要参与舞蹈,不舞或舞而不旋都是失礼行为。

    汉人快意恩仇,有恩必报,有仇也必报,为尊严不惜身死。汉代官员自杀者数目众多,其原因大都缘于不愿下狱,不原受辱,“义不受刑”。为宗亲、为主臣、甚至为朋友复仇,汉代主流文化一般持同情和肯定态度。

    汉人率直而不乏含蓄,开通而较少压抑,纯朴而又有圆通,勇敢而鄙视怯懦。大汉四百年,汉将陈汤的名言流传千古,“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血性汉人,尚武大汉,赫赫武功。举国习武,养儿为国战匈奴,驰骋万里觅封侯,是汉风的精髓,是举国风骨和情怀!

    汉人重视出身、门第,汉代儒士从骨头里最瞧不起两种人,即出身卑微、没有门第的人,以及未跟名士学过经学(没有学历)的人。汉代儒士与后世儒家子弟完全不一样,汉儒讲究通“五经”贯“六艺术”,举国崇尚击剑,宝剑也是官员的标配。上马能陷阵下马能治国,入朝为官便没有文武之分。

    司马相如、田畴、崔琰善击剑,王充朝夕习骑马射箭,经学名家辕固在兽圈中刃毙野猪,班超将三十六将灭国二十打下西域三千里江山,班固能随窦宪出塞三千里勒石燕然而归……晁错曾说过,匈奴人马上无敌,但只要下马便绝非汉朝士卒对手。

    汉代诞生于数百年乱世春秋战国和秦末农民混战中,两汉四百年,时时受着北方游牧民族和西部高原羌人威胁之中,故而尚武为国战匈奴的精神流淌在血液中。以军功封侯一直是大汉的国策,将军称号尊贵于百官,都尉以上即为比两千石、两千石,有着比郡守还要尊崇的品级地位。

    尚武还是一种民族自信和大国气度,四百年岁月悠悠,这样的大汉外敌无人能撼动。当繁华过去,皇权长盛而衰时,大汉是被它自己的强悍军队击垮倒下!

    新中国成立后,汉人尚武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六十年里,先后击败世界第一、第二、“第三”军事强国。《司马法》说,“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和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六十年和平,是几场血与火的战争打出来的!

    今天的汉民族,今天的中国,正走到了民族复兴崛起的紧要关头。作为大汉的后人我们应该牢记:如果丢失了汉人尚武的传统,如果不敢打仗、不能打胜仗,中国梦宏伟目标、中华民族的复兴愿景,都不可能实现!

    前一段时间看一段凤凰视频,丘振海主持的节目,谈大国南海谋略,嘉宾中有将军、外交家、学者,其中一位皓首学者的话大体意思是,中国与美国在南海较量,我们中国应有一条“底线”,这“底线”就是不能和美国开战,谁开战就会中断中华民族的崛起,谁就会是中华民族的罪人!

    生死角逐,未战先怯,令人太息!

    这可是面向全世界的公开节目,这无异于告诸全世界,中国不敢和美国打仗。如此“学者”,刘彻、刘庄如泉下有知,不知对他们有如此后人,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