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千里马与伯乐
阿月没料到会有人突然闯进来,叫蓼蓼的小姑娘故作惊讶地道:“你这人,我不是说阿月jiejie不见了吗,怎么偷偷跟来了?” 刘寻嬉皮笑脸地道:“恕罪恕罪。”转身对阿月做了一揖,说:“阿月姑娘,在下有礼了。” 阿月估计是没有遇到过脸皮这么厚的人,愣了半晌,才说:“你怎么进来了?” 刘寻笑道:“我说了今晚我要包夜,付了钱,自然就进来了。”心中却对自己说:“这是我在这个时代过的第一个夜晚,可不能委屈了自己。” 阿月两条好看的柳眉蹙了起来,道:“看你出身低微,挣几个钱也不容易,何必要把钱浪费在这里,回去好好过日子才是正经。” 刘寻笑嘻嘻地道:“从明天开始我自然是要正儿八经地过日子,但是今晚吗,我要好好在你这里过,我可是付了钱的。顾客就是上帝,你总不能把上帝往外面撵吧。” 阿月道:“你既要寻乐,找几个其他的姐妹陪你逍遥快活才是正经事,何苦白白花那么多钱在我这里?” 刘寻见她处处为自己着想,都有些感动了,说:“我就喜欢你,为之奈何?” 阿月见撵不走刘寻,有些苦恼地道:“那你想要什么?喝茶还是听曲?” 刘寻心想:“我只想上床。”嘴上却说:“我就是找你谈谈人生,谈谈理想,没有别的意思。” 阿月叹了口气道:“那好吧,蓼蓼,给客人上茶。” 蓼蓼不乐意道:“我又不是你的使女,凭什么让我给你的客人上茶?” 阿月问:“那首《鹧鸪天》你还想不想学了?” 蓼蓼连忙陪着笑脸说:“想学想学。”连忙下去点了两碗茶送上来,然后规规矩矩地侍立在一旁,充分做到了一个使女的本分。 刘寻见阿月连个伺候的使女都没有,难怪还要自己洗内裤,一个清倌人混到她这个份上也是蛮失败的,不禁心生同情。 阿月抱着琵琶在刘寻对面坐下,问:“那么客人想听什么曲子?” 刘寻呷了一口茶,慢悠悠地说:“先来一首《十\八摸》听听。” 阿月虽然不知道《十\八摸》是什么曲子,但是也知道不是什么好曲目,倏然变色,站起来道:“阿月虽然身在青楼,但是也懂得洁身自好,还请客人自重。” 刘寻被一个青楼女子鄙视了,感到有些无趣,好在他脸皮的厚度还可以,并没有恼羞成怒,脸上带着浅笑道:“姑娘息怒,姑娘请坐。我就开开玩笑,并没有侮辱姑娘的意思,姑娘有什么擅长的曲目先弹奏一支听听。” 阿月虽然恼恨刘寻,不过还是强压住怒气,坐下来唱了一首柳永的《定风波自春来》:“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刘寻虽然不懂音乐,但也听出阿月琵琶弹的极好,尤其是她的嗓音,绵软慵懒,别有一番风味,把那种失势妓\女内心的孤寂苦闷,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的淋漓尽致。 刘寻拍手赞道:“好,柳三变的词写的好,阿月姑娘唱的也好,可谓是珠联璧合。” 阿月原本见刘寻不过只是一个奴仆下人,对他有些瞧不起,这时见他听得欣赏自己的音乐,顿时对他增加了几分好感,谦虚道:“客人过誉了。” 刘寻笑道:“不过誉不过誉,刘某不过是实话实说而已。”伸了伸懒腰,说,“听了阿月姑娘的一首词,刘某也不由得诗兴大发,想要填词一首,可有纸笔?” 阿月觉得刘寻可能是某位文士的书童,耳濡目染,对诗词音乐懂一点,但是说他要自己填词,却是不相信的,见他要纸笔,也没有当时揭穿,吩咐蓼蓼把纸笔拿来,且看他写些什么。 刘寻执笔在手,眼望屋顶。阿月见他沉思了一会儿,嘴角露出一抹会心的微笑,就低头写了起来,运笔飞快。起初不觉得,这时见刘寻运笔写字的样子,阿月忍不住心想:看不出这个家伙长得还挺好看的。 刘寻写完,在纸上吹了吹,递给阿月看。 阿月一看之下大惊:这字——? 刘寻很满意对方的反应,他喜欢书法,模仿的赵孟頫的字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这时候赵孟頫还没有出生,“赵体”提前出现,自然会起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 阿月的目光在字上面停留了一会儿,便去看内容,只见上面写得是:“虞美人老去相如倦。向文君、说似而今,怎生消遣?衣袂京尘曾染处,空有香红尚软。料彼此、魂消肠断。一枕新凉眠客舍,听梧桐疏雨秋风颤。灯晕冷,记初见。楼低不放珠帘卷。晚妆残,翠蛾狼藉,泪痕凝脸。人道愁来须殢酒,无奈愁深酒浅。但托意焦琴纨扇。莫鼓琵琶江上曲,怕荻花枫叶俱凄怨。云万叠,寸心远。” 这首词阿月以前没见过,但是以她的水平也能判断出成就不比她前面唱的那首《定风波》差,至少差距不是太大。 阿月是越看越爱,抬起头,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刘寻,问:“客人这首词,是从何处得来?” 刘寻自矜地笑笑,暗中遗憾手中没有一把折扇,使他的风采大打折扣,很潇洒地说:“这首词的原作者,姓刘名过,字改之,是一位不世出的才子,只是时运不济,名声不显而已。”心中说:“刘过老兄,我借用了一下你的词,顺便也借用了一下你的名字,这算不得盗版了吧?” 想到这里,刘寻心中暗恨:他原本是打算用自己的真名“刘寻”的,但是他的那个“主人”叫什么名字不好要叫“刘洵”,传出去所有刘寻的“作品”还不都要变成刘洵的。这种结果可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阿月试探着问道:“这刘过刘改之,可是你的主人?” 刘寻微微欠身,回答:“正是区区在下。” 若没有那一手书法,阿月是不相信一个下人会作的出这样一首词的,但是自然刘寻能写出那样的字,填一首这样的词也就不奇怪了,要知道诗词可以把别人的据为自有,但是书法却是做不得假的。 但是一个普通的家仆能有一手这么好的字,能作出这样的词,也太不寻常了吧?这时候阿月已经对刘寻没有一丝一毫轻视之心,她恭敬地给刘寻续茶,然后问:“官人有此大才,却身着下人装扮,必有什么难言之隐吧?” 刘寻长叹一口气,满脸凄容道:“刘某家里原本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是也是诗书礼仪之家,奈何后来遇到变故,家道中落,为了生计,刘某不得不卖身为奴。” 阿月道:“但是就算如此,以刘官人的大才,也不当埋没至此才对。” 刘寻道:“我已身为奴仆,纵有满腹才学,也无施展的机会,说句愤世嫉俗的话,这世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像姑娘这样识才的,万中无一。所以不知道世间有多少真正的才学之士埋没一生,或为走卒,或为商贾,甚至于奴仆乞丐,反而是某些不学无术的膏粱子弟,得享大名。” 阿月思及自身,深以为然道:“刘官人说的不错,有些人郁郁不得志,不是因为他没有才能,而是不得其时,不得其运,也是因为这世界上庸庸碌碌、目光短浅之人太多,只以为那些享有名望的才是好的,反而对真正有才学、有能力的人视而不见,致使明珠蒙尘,才子多舛。” 刘寻道:“就好像阿月姑娘,论容貌、论才艺,绝对不比那些所谓的名妓差,却只能屈居在这家小青楼里,连个使女都没有,还要自己洗内裤,就是因为没有伯乐啊!” 阿月觉得刘寻这番话句句直达心坎,就仿佛是发自自己的肺腑一样,忍不住生出知己之感,心想:“我阿月活了十八岁,今日始遇到真正懂我、欣赏我的人。” 刘寻见阿月看自己的目光大为柔和,知道自己又是显摆书法、又是显摆诗词、接着又是谈人生谈理想,装了这大半夜的逼,终于取得了效果,于是趁热打铁,看似不经意,实则别有用心地伸手过去,握住了阿月的手,激动地说:“刘某何幸,得遇姑娘?” 阿月看着刘寻的眼睛,心中也是感动。 刘寻道:“阿月姑娘,你看,时间也不早了,我们这就歇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