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封官了下
“传太师,丞相,户部尚书,司农卿正卿,立刻到御书房议事!”稍微平静一些,赵弘立即大声下令。 太师杨嘉歆,虽然权力不大,却是赵弘最为尊敬的人,赵弘还是太子时的先生,有重要的事情,赵弘总会和太师商量。 丞相位高权重,总管大华朝所有文官,和总管天下兵马的大将军平起平坐。户部尚书,掌管民政,财政,交通和建设。司农卿,掌管农业,司农卿正卿就等于现代的农业部长。 赵弘召集这些人议事,可想而知赵弘对李信所说的,一年俩熟的水稻,有多么的重视了。 “陛下,不知道您召集老臣等,有何重要事情?”见礼过后,作为赵弘最亲近的先生,太师杨嘉歆第一个开口询问,大半夜的被人从被窝里叫起来,一个个精神萎靡不振。 “梁国公,把事情的经过和几位爱卿说说。”赵弘微微点头。 “是,陛下。”李信起身,把发现可以一年俩熟的水稻的消息重新仔细说了一遍。 “这不可能!”司农卿正卿第一个惊呼,身为农业部长,在场的没人比他更清楚庄稼的生长了。 接着反应过来的太师等人也是惊呼出声,他们虽然不懂农桑,可是一年俩熟,代表着什么,没人比他们更加的清楚了。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一个国家立国的根本。从古到今所有的朝代都在不予余力的发展农业,却还是不能填饱所有百姓的肚子。 如果李信所说的消息是真的,只要在大华朝推广这种稻种,从此以后,大华朝将不会再发生粮荒,再也不会饿死人,这简直是泼天大功,活人无数的大功德,他们这些人也将沾光,在史书上留下nongnong的一笔。 更重要的是,只要大华朝以后的皇帝不是过于残暴,不顾百姓死活,就算出现几个昏庸帝皇也不怕了。 老百姓的要求其实真的低得可怜,只要能有一口饭吃,不会饿死,再苦再累,也没人愿意起来造反,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拥护,那些野心家根本成不了气候,根本不敢跳出来造反,除非是脑袋烧坏了,自寻死路。 “老臣所说句句属实,陛下如若不信,可以派人调查。”李信面无表情的说道,文武一直以来就不对路,李信对几人没有什么好感,听到他们怀疑自己的话,心里大为不快。 “朕相信梁国公。”赵弘点点头,这种关系到天下民生的事情没人敢在自己面前撒谎,李信又不是活得不耐烦的傻子,无缘无故的不可能欺骗自己,而且这件事情,只要稍微一调查就能清清楚楚。 “下官没有怀疑梁国公的意思,只是一时太过于震撼。希望梁国公莫要见怪。”这时,太师等人也反应过来,司农卿正卿连忙向李信赔礼。刚刚只是因为李信所说的消息太过于震撼,大家心里下意识的认为李信说谎罢了。 现在想想,李信身为梁国公,位高权重,总领一路兵马,根本就没必要在这种事情上欺骗大家,这对李信根本没有丝毫的好处。 “司农卿正卿接旨!”赵弘慢慢站起声命令道。 “臣,司农卿正卿潘正接旨。”司农卿正卿连忙起身施礼接旨。 “令司农卿正卿潘正,天色一亮,立即带领所属官员赶赴赵家庄,接管赵家庄农户方正田地,直到水稻成熟收割,务必悉心照料,不得有误!” 顿了顿,赵弘问道:“最重要的是那个方正,必须要重重赏赐,不知道众位爱卿有何建议?” “陛下,臣以为,就凭这一年俩熟的水稻,就算封方正再大的官也不为过,这可是活人无数的大功德!”李信抱拳说道。 李信相信,这种水稻如果可以在整个大华朝推广的话,保证无数人家家里会给立上长生牌位。 “陛下,万万不可!”杨嘉歆连忙大声说道:“这种事情现在根本没有经过验证,就这么给那个叫着方正的农户升官,会不会太草率了? 而且现在我们对那水稻根本一无所知,连那水稻的生长习性根本就不知道,万一只能在当地种植,根本不能全国推广的话,那么根本就没有价值,反倒是朝廷白白惹人笑话。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典故,我相信在座的都知道。” “额。”这个时候,赵弘的性子又表现出来了,说得好听,是宽厚仁善,说得难听,就是优柔寡断了,原本想要重重赏赐方正,被杨嘉歆这么一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认真想了想,赵弘开口说道:“不管怎么样,朝廷无故接管了方正家的田地,没有一些补偿确实说不过去。这样吧,先封方正一个散职,如果将来这种水稻可以推广的话,再论功行赏。”
这下几人没了意见,一个个嘴巴紧闭,玩起了沉默是金,一个散职罢了,甚至连官都算不上,也就只能每个月领一点点的俸禄罢了,只要皇上高兴,随便他封着玩。 看着杨嘉歆等人沉默不语,李信暗暗不屑的撇撇嘴,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散职也分武散职和文散职,他们是不想开口,免得皇上封方正一个文散职。 士农工商,士排第一,文官是高傲的,看不起天下所有的行业,甚至连和他们并列的军方也一直被他们看不起,认为军方的人过于粗鄙,都是一群丘八。 更何况是一个农户了,别人都是十年寒窗苦读,打败所有对手,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这才有了现在的地位,一个泥腿子也想进入文官的行列,这会让他们感到非常的不满和嫉妒,就算方正的功劳再大也一样,根本得不到文官的认同。 “陛下,不如就给方正封一个武散职吧。”李信一开口,边上几人就松了口气,他们同意皇上封方正一个小小的散职,却不代表他们同意方正加入文官的行列,现在正好,泥腿子配丘八,再合适不过了。 一群鼠目寸光的家伙,李信乜斜几人一眼,非常不屑,别看李信人长得五大三粗,却是心细无比,否则也不能从一个小兵一路升迁,最后荣列国公。 尤其是李信看人极准,和方正只是短短的接触了一会,就认定了方正没有说谎骗自己,也顾不上和赵家庄的村民取证,直接就跑回京城,大半夜的就直奔皇宫,如果不是守卫宫门的正是自己以前的部下,现在李信还在宫门前等着天亮呢。 赵弘点点头:“这事就这么定了,再封方正封地一百亩。不能让别人笑话我们朝廷小气。” 杨嘉歆几人丝毫没有意见,现在的大华朝典型的地多人少,几乎一半的良田白白荒芜掉了,就算再多封一倍的田地,几人也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