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生于1871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一十五章 藏边

第一百一十五章 藏边

    “报告!”

    办公室里,正在伏案疾书的荣禄头也没抬,随口应到:“进来。”

    自从新军开始大规模编练装备后,再加上荫昌调往东北,荣禄的工作量越来越大,最近半年,因为刘少卿奉密旨前往藏边,工作量更是成倍增加。但是荣禄乐在其中。现在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皇上整顿海、陆两军之决心和用意。这绝对是将来飞黄腾达的进身之道,只要把握好了新军这一块儿,封侯拜相那是板上钉钉。所以越忙荣禄反而越开心。

    应声推门进来的是目前新军的士官骨干。自光绪十三年近卫军正式成军以来,目前已经有三万余人,十五个团。在这三年的时间里,由原来士官学校的学员中涌现出一批品学兼优且具备军事天分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随之成为了近卫军的中层军官。

    近卫军的编制和原来的八旗、绿营、勇营都不同,采取西式陆军编制法,目前设旅、团、营、连、排、班六级。每团三个步兵营及一个支援保障营,每营三个步兵连加一个支援保障连,每连三个步兵排加一个机枪排,每排四个步兵班,每班十二人。

    随着部队编制的更新建立,相应的人员组织编制也发生了变化。根据岗位不同,士兵分为列兵、二等兵、上等兵三级,之后是士官,分为下士、中士和上士。

    通常情况下,新兵入伍即为列兵,每年四次季考,成绩合格的在第二年晋升为二等兵,以此类推,第三年即为上等兵,然后是下士、中士、上士。在一个步兵班中,分别设正、副班长各一名,一般情况下班长为中士,副班长为下士。

    无论是几等兵还是士官,均属于士兵一等,如果在想要向上成为军官,就需要接受士官学校的学习,成绩合格的,才能成为军官。

    军官根据西方军制,目前分为将官、校官和尉官。因为近卫军目前成立时间不长,旅一级军官还只是一个虚架子,所以目前近卫军中还没有将官,只有两名上校算是最高军衔,一个是士官学校的校长荣禄本人,另一个自然就是皇上赏识的监督大人刘少卿了。

    据说东北的新军和满、蒙的骑兵旅也编练得不错,最晚明年,荫昌、穆勒和温都苏应该也能晋升上校了。

    荣禄快速的写完了最后几笔,吹干了墨迹,这才抬头看了看进来的五个扛着少校军衔的得意门生。

    随着荣禄看过来的眼光,几人整齐的行礼道:“报告,连战、王占元、张怀之、江朝宗、雷震春奉命前来报到!”

    这几个人虽然是少校团副,但这只是因为近卫军初建造成的特殊情况。新军的少校相当于旧制武官的正四品左领、都司。清朝的官员三品、四品是一个分水岭,三品以下四、五品的军官很多,但上到三品就少多了。毕竟这些人还都年轻,若是级别太高,恐招来更多的反弹,不利于将来地方武装的整编和新军的发展。

    荣禄对他们回了个军礼,随即摆了摆手:“好了,坐下来吧,本官有事和你们几个说。”

    “是!”

    几人走到会客厅中分左右坐下,荣禄坐在上首主位,将手中的几张纸折好放在手边,这才道:“朝廷自立新军以来,已历三年。如今新军已经初具规模。日前朝廷下旨,将直隶近卫军优选几部分派四川、云贵、广西、湖北、陕西等地,协助地方督抚整编兵、勇各营,同时肃清地方、消除匪患,并进一步扩大近卫军,发现、培养新式军事人才。经兵部、学校综合审查,报皇上御览,最终定下你们几人。现在我命令!”

    五人‘呼’的一声站了起来,笔直的身躯,等待着命令。

    荣禄也随之站了起来:“连战!”

    “到!”连战上前一步立正。

    “命你率所部前往广西南宁,配合提督刘永福,负责三广兵、勇和新军的整编!”

    “是!”连战大声道,随即后退回列。

    “张怀之!”

    “到!”

    “命你率所部前往昆明,配合总督岑毓英大人,负责云贵兵、勇和新军的整编!”

    “是!”

    “江朝宗!”

    ……

    随着荣禄的一声声令下,江朝宗、王占元、雷震春三人也被分别派往湖北、陕西和四川。

    发布完了命令,荣禄拿起桌上之前刚刚写好的文件,递到几人手中,道:“这是你们的官凭,上面有兵部衙门的大印和皇上的御印,凭此到当地,自然有地方衙门接待协助。各位……”

    荣禄语气郑重的道:“你们都是随着新军一同起来的,皇上对于新军的投入,你们最清楚。这次本官进宫,皇上特别交代。”

    说到这儿,几人立即一个立正,挺起胸膛聆听圣谕。

    “新军是国防重器,代表着整个朝廷的颜面,也肩负着军人的荣誉。要求你们在外放之后,务必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务必保持戒骄戒躁的作风,牢记军规条令,时刻将军人的荣誉放在首位。立足实战、加强训练,为地方军队做出表率!”

    几人高声答道:“请皇上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好!希望你们能记住今天的誓言!现在解散,回去准备,三日后分别出发!”

    “是!”

    光绪十五年夏,朝廷连发两道旨意,一是以广西提督老将冯子才年事已高,且有病在身,特同意其荣养,由广南提督刘永福总领广南、广西、广东三省军权,同时成立广西陆军士官学校,由刘永福兼任校长。

    另一条旨意是同时发往广西、云南、四川、陕西、山东五地,称朝廷特派近卫军一部前往该地,协助当地督、抚整编兵、勇,招募新军并肃清地方,要求各地方衙门给予协助!

    万里之外,西藏仁进岗,驻藏帮办大臣升泰正在和‘钦命地方巡检’刘少卿在交谈。

    升泰正说:“前几日奉旨和英国人交涉,英印官员鸠兰德先是要求在江孜通商,转而又要求在帕克里通商。兄弟哪敢答应,只是要求英方先从隆土山撤兵。但是英国人说必先划清界线,才能撤兵。刘大人代表的是皇上,您看如何是好。”

    升泰一个皮球踢给了刘少卿,分明是看刘少卿年轻没经验,想让他来背着个黑锅。

    幸亏来之前皇上有交代,刘少卿想着,随即道:“英国人贪得无厌,若得陇,必望蜀。升泰大人这边切切不可松动。至于英国人占领之隆土山,不是还有藏人在和他们争夺么。下官这次来,也是要到前线看看的,还望升泰大人行个方便。”

    升泰犹豫道:“这个……”

    刘少卿道:“这也是皇上的意思。”

    升泰连忙道:“这个好说,本官本意是请兄弟在这里先休息休息,然后再去。”

    刘少卿道:“多谢大人美意,不过这一路上因为水土不服,加上道路难行,已经耽误了很多时间了,再耽误下去,恐怕将来回京皇上怪罪,所以还请大人尽快安排。”

    升泰连忙道:“好说,好说。”

    随即又道:“哲孟雄部长(锡金国王)之亲族还有几人在仁进岗,正好他们明日要返回,不如和兄弟你一同吧。”

    刘少卿不知是计,点头应允。

    送走了刘少卿,升泰连忙跑到哲孟雄人那里,道:“关于你们所说的照旧例附属我朝一事,本官仅为边臣,且是帮办,并非总办,急切做不了主。正好有京城过来之皇上钦差,虽然年轻,但正是皇上身边要员。明日他要前往隆土山前线视察,我安排你们和他一同返回,有什么事,你们可以和他直接请示。”

    哲孟雄人之前听闻升泰前往和英国人交涉,连忙派遣其国王之母以及亲族数人陆续前来拜访,称不愿意屈服于英人,希望仍然向大清称臣,但是现在英国人占了哲孟雄,希望朝廷能够保护他们,将英国人赶走。

    这样的事情升泰那里敢做主,正好刘少卿来了,一并丢给了刘少卿这个生瓜蛋子。

    哲孟雄人怎知道升泰的花花肠子,一听是大清皇帝身边的要臣,还以为升泰真的用心帮助他们,连连感谢不尽。

    第二日,刘少卿整军出发,随行的还有哲孟雄使臣一行十几人。哲孟雄人见到刘少卿大军军容整齐,装备精良,顿时心中大定。这一支军队大约有个一千六七百人,至少从表面上看,这大清朝廷的军队比藏兵可是精锐多了,就算比之英国人,也有过之而无不及。若是和英国人交战起来,想必也不会落于下风。想到这里,心中却更加感谢升泰。刚忙请人通报,来拜访刘少卿。

    刘少卿这次前来西藏,一方面是光绪安排来看看英国人在藏边的具体情况;同时也是对部队进行一下远程拉练,磨练部队,顺便如果有机会的话,让部队也感受一下实战。所以这次刘少卿专门抽调了一个营——人多了容易暴露目标,引起英国人关注,反而麻烦。

    随着传令兵的通报,刘少卿在行进中接见了哲孟雄使节。待对方说明来意,刘少卿才明白又被升泰摆了一道。

    “贵使所说情况,本官都知道了。首先贵国国王及臣民心向天朝,这是值得肯定和褒奖的。但是目前我大清正和英国人因隆土山一事发生冲突,此时实在是不适合节外生枝,但是对于贵族人被英国人欺凌,本官回京后必会上报朝廷,让皇上得知。届时朝廷自会和英国人交涉。但是现在需要先委屈贵族人一段时间,还望贵使明白。”

    哲孟雄人当然也不是指望着刘少卿听了他们这一番话,就带着这一千几百人去和英国人死磕,谁也不傻啊。现在有了刘少卿的这番话,怎么着也算有了一个保证。至于这‘委屈’要忍多久,那就听天由命了。

    藏边道路难行,刘少卿随军还带着军需,所以从仁进岗出来又走了十余天,这才赶到纳热藏军营地。

    藏人统领第穆呼图克图已经事先得到消息,此时已经恭候多时,与他一同迎接的还有新近赶来的不丹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