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章 大刀阔斧整江山
解除了高级将领的军事职务以后,赵匡胤心中仍有不安,放眼全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为了简洁明了,我们来有打比方的方式说明。 首先,我们将当时的“宋朝”看作一个全国连锁性质的集团公司。都城开封是公司的总部,各个地区是公司的分部。 赵匡胤在总部设立了新的职能部门——枢密院,主管全国的军队调动问题。同时设立“三衙”,掌握禁军。也就是说,这两个部门,前者只有发兵、调兵的权力,对军队没有掌控权;后者只有招募、训练禁军的权力,而没有发兵、调兵的权力。两个部门各自独立,分别对皇帝直接负责。 赵匡胤又将全国的军队分成两半。其中一半屯驻在京城,一半用以戍守各地。如此一来,京城的驻军足以制止外地可能发生的叛乱。京城军队如果叛乱,外地驻军联合起来也可以“勤王”,如此相互制约,相互克制,以达到维稳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京城驻军多余外地任何一个地方,皇权牢牢地控制着全国的军队。 原先,公司各个分部各自为政,一切大小事务由片区经理——节度使负责,时间一久,这些片区经理在分部的威望简直超过了董事长——皇帝,这是赵匡胤不能接受的。于是,他制定了定期调动政策。也就是,每过一段时间,一般三年,东北的片区经理与西南的片区经理对调,西北的片区经理与东南的片区经理对调,如此循环,让各大片区经理才混上个脸熟,就又要到新的地方从头开始。所谓“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是也。将官既然没有声望,又如何能同朝廷、同皇帝对抗? 至于京城的禁军,也不例外,须得定期轮换到地方戍边,是为“更戍法”。如果轮不到戍边,就去产粮的地方劳动,从而防止禁军起异心。 以上,可以归结为中央集权制。 地方改革则如下: 第一,削夺各大片区的权力。举例说,西南片区的行政部门设在成都,片区经理——节度使在成都管理整个西南片区。这好办,从今以后,片区经理只需要管理好成都这一块“三亩地儿”就行了,其他市县直接由总部接受管理。派遣文官到这些县市去任知州、知县,三年一更,直接对总部负责,向朝廷奏事,不再听令于片区经理——节度使。对于以前那些一直以来盘踞一方的片区经理,依旧“杯酒释兵权”,逐一罢免。再后来,又添设通判,用来分割知州的权力,使一州之权不致为知州把持,防止偏离中央政府的统治轨道。 第二,对于以往各大片区的收益自行制作财务报表呈交总部的问题,设置财务总监——转运使,严格把控各大片区财务状况。除去留下支撑各大片区正常经营所需费用外,其余收益全部上交总部。 第三,将各大片区中表现突出、业绩优异的员工——士兵,全部选送至总部,编入禁军。又将总部表现突出、业绩优异的员工定为榜样送到各大片区,要求各大片区按照榜样培养员工,培养出来之后,全部送到总部。
赵匡胤经过以上大刀阔斧的改革,达到了他想要的目的。首先,宰相的权力被削弱了。军政大权归枢密院掌握,而财政大权改由三司使掌握,宰相所掌权力仅限于民政了。在军、财、民三权分立中,枢密使与宰相“对掌大政”,皇帝利用这两者间的异同发号施令,独揽大权。 值得提出的是,武官开始不值钱,文士开始得到重用。 凡事总有对立面,看似赵匡胤通过以上手段结束了五代以来的军阀混乱局面,然而“冗官”、“冗兵”和“冗费”与日俱增,也将深深伤害到大宋的基业。 进过一番整顿,赵匡胤的政权取得了稳定,罢去了范质等三人的宰相职位,任命信服赵普担任宰相,赵普也就首次登上了人生的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