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民国二三事在线阅读 - 第十四章 谭延闿(2)

第十四章 谭延闿(2)

    “好了好了,都是自家人,不用客气,来,都坐都坐。”谭延闿发话了。三个人只好安安静静的坐下了。正好,王妈端了三杯茶上来。细看看这茶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

    “咦,这是上好的武夷大红袍啊,嗯,不错不错。”彭襄轻轻喝了两口,称赞道。

    “这可是从武夷山大红袍母树上摘下来的,年前,美玲过来看我的时候拿过来的。就这么一点,可真是好东西啊,一般人我可舍不得让喝。”谭延闿得意的说道。

    范杰再一旁听着,也跟着笑了起来,品着香茗,想起自己拿过来的礼物,便赶紧拿了出来:“这是晚辈无意间在法国得到的,知道世伯您擅长书法,就给你送过来了。”

    这是一本书,《邓石如语摘》,范杰在法国逛街的时候无意间看到的,他也不知道邓石如是谁,看见是中国人的东西,就随手买了下来,找到自己的jiejie才知道邓石如是其人,清朝是书法的中兴时期,而这邓石如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开创了碑学之宗。

    邓石如出生于寒门,祖、父均酷爱书画。他少好篆刻,客居金陵梅镠家八年,尽摹所藏秦汉以来金石善本。遂工四体书,尤长于篆书,以秦李斯、唐李阳冰为宗,稍参隶意,称为神品。性廉介,遍游名山水,以书刻自给。

    作为震古烁今的书法大家,邓石如是以货真价实的创新赢得我们尊敬的一个典范。与他同时代的包世臣把他的书法列为“神品”,誉为“四体书皆国朝第一”。书法史上以“我自成我书”自负的“浓墨宰相”刘墉,当时见到邓石如的字,拍案惊呼道:“千数百年无此作矣!”可见其地位。

    而他这《邓石如语摘》也是闻名于世,很多人都听说过。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盖印落章,《邓石如语摘》后来也不知所踪,却是被八国联军给顺走了。

    谭延闿接过书来,仔细看了起来,从头到尾看了几遍,后才严肃的道:“这的确是《邓石如语摘》,真品啊,不错,不错,其字,其形,都自有风骨,家父身前就跟我说过这事,也见过别的作品,但时引以为憾啊,今天能见到此物,足以告慰平生了。”

    谭延闿及其父都是清朝著名的书法家。谭延闿幼承家学,天资聪颖,少年临池,颇有笔力,翁同龢见而爱之,尝语谭父曰:“三令郎伟器也,笔力殆可扛鼎。”后果如其言。

    谭延闿的字亦如其人,其楷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竖画多用悬针法,起笔沉着稳重,顿挫有力,使人感到貌丰骨劲,味厚神藏。一洗清初书坛姿媚之态,所不足者,少自家面目。其行书功深厚,变化灵巧,笔笔中锋,笔锋于纸能藏锋力透,有大气磅礴之势,虽是前清进士,但其书法绝无馆阁体柔媚的气息。是清代钱沣之后又一个写颜体的大家。被誉“民国至今,学颜者无出其右”。

    谭延闿以颜体楷书誉满天下。谭延闿可以说一生基本都在攻颜书。谭延闿善诗联,擘窠榜书、蝇头小楷均极精妙。书法作品兼有艺术和文物双重价值,国内民间所藏多集中于湖南。在已经准备好的的南京中山陵半山腰碑亭内巨幅石碑上“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两行巨大金字,即为谭氏手书。

    谭延闿在年少时,书法即受翁同龢的赏识,翁在给谭的父亲的信中道:“三令郎,伟器也!笔力殆可扛鼎。”于右任先生每论时人书法时必曰:“谭祖安是有真本领的。”马宗霍评其书云:“祖安早岁仿刘石庵,中年专意钱南园、翁松禅两家,晚参米南宫,骨力雄厚,可谓健笔。”他的行书是将刘石庵与钱南园相互熔于一炉。其点画之丰满圆润、挥洒从容乃似石庵,而浑健苍劲,体势阔疏朗,气势夺人处又似南园。谭延闿是进士出身,入翰林院,有很高的学养。能巧妙地从前人书中吸收营养,从而形成了自己宽博温厚、含蕴性灵、雄健开阔的韵致。此谓百学不能至也。

    谭延闿在末岁致力章草,访求石刻旧拓,想丰富书法的变化,力求寻找自己书法的表现语言。谭延闿虽然未到人书俱老之境,然其法度俱存,为世学书者所步趋。范杰此时送上的《邓石如语摘》实在太合其心意,谭延闿大为满意。

    “不错,这本书我很喜欢,就不客气,厚颜收下了。”谭延闿道。

    “看世伯您说的,这书本就是小侄为您准备的,您不收怎么能行。”范杰谦虚道。

    “咦,话可不能这么说,你家老头子要是知道你把这件东西送我,还不得羡慕死,非得回去好好收拾你不可。想当年我们一起考科举的时候,你父亲就是这是书法上差了一点,不然也该是考上了。”谭延闿感叹道。

    范杰心里暗想,当年伯父范源濂正受清廷通缉,父亲虽是靠着文正公后人的名声勉强参加科举,但是无论如何,清廷是不可能也不容许让他考上进士的。

    忽听谭延闿道:“听你姐夫说,你是在德国留学的?可有见过伯羽?”一旁的谭祥也紧张了起来。彭襄也觉得奇怪。

    谭延闿二子四女。长女,谭淑,1899年生于广州,多才多艺,能书能画。丈夫袁思彦,湖南湘潭人,曾任国民政府武汉卫戌司令部参议,现任第二军部高等顾问。长子谭伯羽,1900年生于长沙,上海同济大学毕业,后赴德国留学。次女谭静早夭。三女谭祥,1905年生于长沙,字曼意。上海圣玛莉亚女子学校毕业,在上海智仁勇女子学校教英文,是宋美龄的干女儿。次子谭弼,字季甫,1906年生于长沙。美国雪飞耳大学冶金专业毕业。先后任台湾机械公司总经理、金属矿业公司董事长、造船公司董事长。四女谭韵,1913年生于长沙,先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

    “是的,伯羽兄与表舅俞大伟常在一处,晚辈去见表舅的时候就见过伯羽世兄。伯羽兄和表舅不是马上就要回来了吗?据说是去年国民政府兵工署署长陈仪去德国考察,请表舅与伯羽兄一起回国任职。晚辈回国前,表舅与伯羽兄已经答应了,待伯羽兄五月份毕业后,便启程回国。怎么家里没得到消息吗?”范杰详细的解释道。

    谭延闿大松了一口气,然后说:“回来就好。”然后默默不语。这时谭祥凑过来说道:“大哥一向不愿意回国,在国内靠父亲来走仕途,总非他自己所愿。”谭伯羽自同济大学毕业,赴德国留学后,已经好几年未曾回国,谭延闿很是想念自己的长子,身边虽有一子一女承欢膝下,但想起长子,依旧满腹思念,常常潸然泪下。

    过了半天,谭延闿问范杰道:“贤侄可有字吗?”范杰肃然道:“当年在黄埔的时候,恩师曾给晚辈取表字焕然。”“哦,你这位恩师是?”谭延闿饶有兴趣的问道。

    “恩师是中山先生的警卫,后来担任第9军副军长和南京卫戍副司令的卫立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