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和现代相差太大了
“老师,圣贤是什么意思?”小西问。 “圣贤啊,是圣人和贤人的合称,意思是有德有才的人。”我道。 “那做圣贤不是很好的事吗?那他父亲为什么要打他一巴掌?”小西满脸的疑惑。 我也满是疑惑:“你说的是谁啊?” “喏,是这本书里讲的,是王守仁。”她拿着《明朝那些事儿》指给我看。 噢,我知道了。 “王守仁想做圣贤,当然是好事,问题是他父亲认为他这是太脱离实际了,那是不可能的事,考功名才是正道。” “那也没有必要打他巴掌,可以跟他讲道理的呀!” “嗯,这是现代人的想法。古代嘛,父权至上。” “什么意思?” “就是在家里,父亲有绝对的权威,对子女有绝对的处置权。” “古代和现代相差太大了!那还是现代好!” “是的,时代肯定是在进步,现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趋向民主。但是,我觉得,古代的很多优秀的传统其实我们也应该继承的。” “打巴掌不应该继承的吧?”她很紧张。 我笑:“那当然!打人肯定不能继承。” “那古代哪些地方是好的呀?” “比如,孝悌。” “孝悌是什么?” “孝是指小辈对长辈的孝心,悌是和兄弟的和睦。哎,你读过《弟子规》吗?” “没有。” “《弟子规》中讲到,父母唤,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知道她不懂,解释道,“父母唤你,答应不要太慢;父母叫你做事,要快点去做;父母教育你,你要认真地听;父母责备你,那你不能顶嘴,要虚心接受,好好反省,改正。想一想,你平时有没有这样做?” 她忸怩了一下,小声道:“没有。” “古人讲的这些话有没有道理?” “有。” “其实,古人的许多话都传递着孝悌的观念,比如,父母在,不远游。”
“为什么呢?” “对呀,为什么呢?你想想。” “噢,我知道了,这样父母会担心的,出去出事了怎么办?” 天!思维惯势,习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不对!请从父母的角度考虑。父母健在,子女若远游了,那父母出现了什么意外怎么办呢?比如,突然生病了谁来照顾呢?” “哦,对呀!” “所以,传统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要继承,有些要有选择的继承,有些不能继承。” “哪些不能继承啊?” “比如,刚才讲的打巴掌,比如说,父母去世,三年的守孝,这三年不能办喜事,不能娱乐。” “要守三年啊?那过生日不能派对啊?” “所以说啊,有些我们要继承,有些我们不能继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