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男才女貌在线阅读 - 第一百六十八章

第一百六十八章

    第一百六十八章

    迷吞带领着鲜卑联军的前部先锋,来到宜君县城之下,本来是想来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搞突袭的,结果到了近前一看,人家宜君县城已经有了准备,城头之上戒备森严,数百名汉军士兵各拉刀枪弓箭,严阵以待。迷吞一看,这是汉军事先知道了自己这边的行动计划这个计划是怎么泄显露去的,迷吞不知道,他也不去想,因为这不是他应该cao心的事情,他面对的问题,是下一步该如何办,旁边的随行将领给他出主意,说不如暂且将兵马驻扎城外,马上派人,飞马禀报大帅毕古塔,请命定夺下一步该怎么行动,这样一来,至少迷吞自己就没有了责任。这个意见中规中矩,按理说,是最符合迷吞自身利益的,但迷吞对这个意见并没有采纳,原因很简单,迷吞看不起防守宜君县的这些汉军,他心中想,若是这些汉军有本事,上次我来杀掠他们百姓的时候,他们为什么不敢出城迎战,连自己百姓都保护不了,那不是废物是什么?就基于这种心理,他认为,就算宜君县的守军有了准备,也不是自己的对手,所以,计划不变,立即攻城

    按理说,打仗最忌讳的就是轻敌冒进,所谓骄兵必败,过分的看轻对手,那就是在给自己挖坟。如果按照一般规律,迷吞这样骄狂自大,应该是要吃亏的,但也有句话,叫做傻人有傻福,迷吞这种混性子,倒是不测的让他获得了战机

    怎么回事呢?问题就出在何涛的身上。何涛这个人,有勇力,有担当,是条响当当的汉子,当年从军征战,也是多有战功。但有一点,他是野路子出身他参军之前,就是宜君县城之中的一家闲汉,父母做生意,他呢,没有读书的灵性,而且性子浮躁,静不下心来,让他背书,那就和要了他的命一般。所以学文不成,但随着年岁的增长,老大不小的人,老呆在家中,那也不是个事,所以他爹就有意让他承继家业,继续做生意,一来,能给自己当个帮手,二来,等他把做生意的本事学到手,到什么时候,也能有口饭吃,日后自立,不至于穷困失意。哪知道何涛这个人,性子直爽,而且稍微还有那么一点暴躁。做生意这个东西,大家都知道,讲究的是和气生财,而且要服务周到,这样子才能积累好的名声,然后逐步把路子铺开。要不说商人要八面小巧,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何涛这个性子,就决定了他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生意人,做事大大咧咧,对于一些在他看来的蝇头小利十分的不在乎,而且服务起来,没有耐性,和人家口角几句,就要掳袖子动拳头。他们家也不是什么大商家,做的都是小本的买卖,哪能经得住他这么折腾,所以在何涛弄砸了几桩买卖之后,他爹算是死心了,不敢再让儿子经商,因为要是照着他的这个折腾法,老何家的这点家底很快就得折腾完当然,有他爹一口饭吃,就不会缺了他的,但这么个大小伙子,老在家窝着当宅男,那也不是个事儿,更何况,以何涛的性子,他也不是能在家里呆得住的主儿可要做点什么好呢?何涛自己也琢磨,沉思了一阵子,忽然心潮涌起,决定,去投军,去当兵杀敌,投身疆场

    他把这个决定跟自己的爹娘一说,他爹娘是一百个不愿意。那古代的人,讲究的是传宗接代,这老何家三代单传,传到何涛这一代,也就他一个人,没有其他的兄弟。那古人,在礼法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尽孝道,而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没有后代,就是绝了祖宗的香火,也就是绝了祖宗在地下的经济来源,让祖宗在地下受苦受穷,那肯定是大大的不孝,所以也有句话,叫做父母在,不远行。而军队在招人,或者要执行为危险任务的时候,都会交代,家中独子者,不在此列,就是为了保证所有的人都能够尽孝。何涛当时才十七岁,并未成亲,自然也就没有子嗣,从军出征又是极为危险的工作,说不定一个不小心,就要把性命交代在疆场之上,到时候,老何家不就绝后了吗?所以何涛的爹娘是又哭又骂,百般道理,千般哀求,让儿子打消这个疯狂的念头。何涛让他们弄得没了辙,无奈之下,只好先虚与委蛇,说自己不去当兵了。这才安静下来。但他这个人,还是个倔脾气,自己认准的道儿,就要一路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他心想,父母不是拦着不让走吗?这腿长在我身上,我想去哪儿,别人说了不算,你们不同意,难道我不能偷着走吗?所以他安心等待了一个月,等着爹娘的戒心慢慢的放松了,他找了个白天,趁着家中无人,他跑了。

    当然,何涛不会傻到在宜君县参军,那肯定得让爹娘给就回去,所以他就一路往西,到了安定郡,参了军,后来跟随朝廷的兵马,征讨羌族,征讨鲜卑,在战场上,多次出生入死,在鬼门关上打了好几个滚,这才逐步的成熟起来,他的这些能耐,也是这些年,在军队中,通过大大小小数百次实战,在血与火的严酷考验下学来的。

    但是呢,从由始至终,何涛没有经历过正规的,系统的军事理论进修。你看这个军事理论,好像是纸上谈兵,感觉没有什么大用处,其实大大不然,要是说兵书无用,那人家还写个什么劲儿,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太公兵法这些书,怎么可能流传几千年?就好像在赤壁之战前,诸葛亮所说的,为将者,不通天时,不动地理,不明阴阳五行变化之道,是庸才也,自古以来的名将,智囊,哪一个不是熟读兵书战策,就好像牛顿说的,我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人的经验教训,对于后人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参考借鉴,那些军事家、战略家所写下的兵书,都是他们征战一生,总结了自己的成功与失败的教训之后,所留下的智慧与经验的结晶,怎么可能没有用处。

    所以,不能因为出了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就把军事理论看的一文不值,而且,赵括的失败,只能说是赵王识人不明,错误的将没有实战经验的赵括摆到了和战神白起对等的位置上。白起是谁,战国四大军神之一,即便是赵括的老子,马服君赵奢也要小心对待的敌人,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廉颇都不得不深沟高垒,严密防御的对手,赵括败在他的手中,并不冤枉,如果赵括能够从最基本的战斗循序渐进,将他的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结合起来,相信他定会成长为白起的对手。

    所以说,军事理论和战争经验,是一个优良的将领必备的两个条件,两者缺一不可,后世解放军中的很多将领,即便是战功卓著,百战百胜,建国后,也要到南京军事学院,进修系统的军事理论。可何涛没有这个条件,前面也说了,他这个人,看到书本就头痛,而且也没有名师指导,哪里能读懂那些词句深奥兵书战策,所以说,何涛的本事,用在一县之地,剿剿匪,对付小规模的入侵,那应该是足够使用,而用在一郡之地,那就得掂量着办,要放在一个州的层面上,那他的本事可就完全不够用了,经验这个东西,能够让你在一场战争中活下来,但却不可能让你在战略层面扭转形势。

    就好像鲜卑人的行动,按照惯例,按照何涛的经验,他们都应该停住脚步,暂缓攻城。因为宜君县现在的情况是出乎对方预料的,前提变了,那制定好的计划还能够继续实施吗?因为有情报在先,何涛知道,鲜卑人打得是突袭的主意,可现在,突袭的条件已经不存在了,那以何涛的经验看,鲜卑人的先头部队肯定是要暂时驻扎城外,而后通知决策层,重新拟定作战部署,而且,对于这个作战部署,何涛都有猜测那就是围堵四门,多多筹措攻城器械,然后开展残酷的攻坚战正是因为有了这个预判,所以何涛并没有第一时间做好战斗准备,看着鲜卑人的骑兵过来,他也没有放在心上,认为他们肯定不会攻城,所以他的精力就放到该如何应对对方主力来到之后的防守上去了。

    哪知道,他这次所面对的对手,是个不按照旧理出牌的混人迷吞,所以鲜卑人的行动完全出乎了何涛的估计,他们竟然开始攻城了何涛万万没有想到战局竟会如此展开,知道鲜卑人开始攻城的那一刻,何涛还有些云里雾里,不知所措,这完全是颠覆他作战经验的情况。战场之上,指挥官的发挥,是一支部队能否能够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一个好的将领,不止是作战勇敢就能完事,还要具备优良的战场观察力和战场指挥力,一支精锐的部队,只有得到了合理的指挥,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可何涛这个时候已经傻了,根本就没能在第一时间做出指挥,而宜君县的这些官军也大部分是没有经历过实战的菜鸟,所以看到鲜卑人恶狠狠的冲了过来,这些人立马就乱了阵脚,等何涛的指示,没有等到,所以这些人不知所措之下,弓箭手就只能是自动发起攻击,可因为没有同意的号令,这箭射的便乱七八糟,加上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过度紧张,箭还没搭好,弓还没拉圆,弦就松开了,这样射出去的箭,能有什么杀伤力,被鲜卑人很轻松的就躲了过去,汉军的这第一波攻击算是完全落了空。而鲜卑人则是蜂拥至城下,开始第一轮攻城。

    鲜卑人擅长运用骑兵,运动作战,擅长野外战,不擅长攻城战,但这里的擅长与否,是相比较汉族而言的,并不是说鲜卑人不会攻城,终究跟汉朝做了这么多年的邻居,双方大大小小千余战,再怎么不擅长攻城,那也得懂得一二吧,何况鲜卑人并不笨,他们对于攻城器械的制造实在是不通晓,可他们却懂得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擅长骑射,个人战斗素质高的特点,形成了具有鲜卑民族特色的攻城手段。首先一步,就是仰射,压制城头上的防御部队。从难度上来说,仰射的难度要高于俯射,从准头,从力度,都是如此,但这一点,鲜卑人用自己高出汉人一头的射箭技术弥补了过来。

    鲜卑族的这些人,整天里骑马射箭,那准头,那力度,都超过了汉朝的一般军兵,所以,他们这一轮仰射,对于宜君县城头上这些初历实战的汉军士兵形成了严峻的杀伤,那经验的士兵,射出手中的弓箭之后,就会马上寻找掩护点,躲过报复性的回射之后,再进行下一轮射击。可宜君县的兵马没有这个经验射出箭去,也不知道躲避,抽出第二支箭,就要保持原来的位置,继续射击,那不就成了活靶子,被鲜卑人一通齐射,射杀,射伤了汉军几十名弓箭手,一时间,城头之上,血花四溅,哀号四起。这些守城的兵丁就是一个愣怔。那战场上处处凶险,岂能容人发呆发怔,就这么顷刻的功夫,鲜卑人的第二波攻势,人墙攻势就上来了,鲜卑人是游牧骑兵,运动性强,所照顾的大型器械就少,想攻城利云梯、冲车这种东西,体积太大,会严峻影响军队的运动速度,所以鲜卑人一般不会照顾太多的这种东西。

    如果是汉族军队的话,就算这些攻城器械不带也没关系,因为汉族工匠多,到了地头,找个树林,发动几百兵士砍伐树木,那些随军工匠连夜赶造,一个晚上就能造出十几架云梯,可鲜卑人里面,没有如此熟练的工匠,所以他们也没有办法就得取材制造。为了应对这个劣势,鲜卑人又琢磨出了人梯之法,作为草原上的民族,因为每天都要纵马驰骋,鲜卑人能够很轻松的在马背上做出一些高难度的动作,这也使他们练就了矫捷的身法,利用这种身轻如燕的优势,鲜卑兵马来到城下以后,一人立在城下,一人踩着下面人的肩膀立起,依次而上,最终登上城墙。这种战法,对于洛阳、长安那样的大都市行不通,因为那城墙都有几十米高,想用这种法子爬上去,得有几十个人叠罗汉,那就不是攻城,而耍杂技了。可对于宜阳县这样的县城,城墙高不到九米,对于人高马大的鲜卑人来说五个人上去,就能够到城墙。

    对付这种人梯,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只能是投下滚木礌石,泼倒火油,摧毁人梯。可这个时候宜君县的守军还在发愣,何涛也没回过神来,就在这电光火石的功夫,鲜卑人的第一批人已经通过人梯,顺利的翻过城头,到了城墙之上。这些人都是娄乞部的勇士,本身身手不凡,加上勇猛非常,上来就对周围的汉朝兵士大砍大杀。

    那些守军没想到自己一愣神的功夫,鲜卑人就从城下上来了,队伍登时就有些混乱,加上这些士兵一看到鲜卑人那凶神恶煞的容貌,看着他们猛虎一般的疯狂,登时心就有些怯了,这下子胜算更小,转眼间被鲜卑人砍翻了十几个人,剩下的这帮汉军一见鲜卑人如此厉害,士气又再度跌落,能够说,在有上两个回合,宜君县城头上的防御体系就将全面崩溃,到时候,就是大罗神仙来了,也拯救不了汉军失败的结局迷吞在下面看的清楚,眼见自己族中的勇士翻上了城头,他心里就跟乐开了花一般,心说,妥了,这宜君县城是老子的了我说汉人不由打,怎么样,果不其然吧

    可就在这个时候,何涛终究是缓过了劲儿来,他愣神的时间不长,但就这点时间,汉军的局面就恶化到了极点何涛一看,这要坏事,这鲜卑人怎么上来的这么快可这个时候,他也没有时间再去多想,手中大枪一摆,厉喝一声:“鲜卑狗贼,休要猖狂,何涛来也”说着话,舞动大枪,加入战团,和他一起冲上去的,还有他的几十名徒弟。何涛在行伍中也不是没有学到东西,他在征羌族的时候,领兵的将军曾经把他留在预备队中,他当时还有些不忿,认为是将军看不起自己,结果跟旁边的老兵一说,老兵一乐道:“兄弟,你这就错了,就因为咱们都是最优良的,所以才被分到预备队,哪里有危险,就要靠咱们顶上去,有的时候,能够改变整个战局”

    打那以后,何涛就记住了凡是打仗,尤其是打恶仗,一定要留个预备队,算是留个后手,万一出了危险,还能有兵马补上。所以,他在开战前,将自己的徒弟们编入了预备队,今天,果然派上了大用场

    第一百六十八章

    第一百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