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出海(上)
春末夏初的阳光已然有了些许暖意,此时普照于一望无际的万顷碧波,微风徐徐,海面掀起一道道起伏的波浪,白色的浪花一卷,一头白色的,长达丈余的鲨鱼一跃而起,又直直坠下,钻入了海洋之中。 放眼望去,四面皆是大海,出海五六百里之后,连鸥鸟都已然变得很少见。 “同朝,这几个剑齿鲨,倒也的确好玩。”梁莺莺嘻嘻笑着,心念一动,两头剑齿鲨一齐跃出水面,扑通一声,又俱是落回海中。 “那你说的,我的眼光怎么差的了,方才有一群海鱼想要来sao扰,还被那一群剑齿鲨赶走了。”顾同朝洋洋得意,又看了苏寒一眼,苏寒又好气又好笑,扭过脸去不再看他。 “哗啦啦——”“哗啦啦——” 陈卓云骑着一个什么东西,从后面追了过来,仰头朝着船上道:“这电光鳗的确不错,速度快,又灵活,若是不考虑飞的话,用来在海上争斗真的不错了。” “还能潜入水中呢,会自动形成一个避水圈,将人罩在其中。”梁莺莺走到栏杆边,看着下面的陈卓云,她刚出海那会儿就骑过电光鳗,此时急于证明陈卓云与他一样明智。 李媚晴来到苏寒的身边,苏寒笑笑看着她,“不下去玩会儿吗?” “不玩。”李媚晴道。 “真的不玩?”苏寒道。 “不玩。”李媚晴扭过头,“一个人玩有什么意思。” 苏寒叹了口气,“如此,只好我一个人下去玩了。” 他说着,一按船边的栏杆便跳了下去,落在了电光鳗上,取出了一个封兽符。 陈卓云看到苏寒手中的封兽符,顿时大感愕然。 顾同朝等人离得远。此时就伸长脖子道:“怎么?那是什么东西?” 苏寒心念一动,“扑通!”电光鳗旁边轰隆一声巨响,大片的海水被溅到船上,如若遭遇了风暴一般。 “出海的时候放的白纹虎鲨也没有这么大的动静……呸呸呸,苏寒你私藏了什么!?” 还未等到船只停止摇晃,顾同朝等人已然急忙到了栏杆边,却看到苏寒站在和他们差不多高的位置,此时看着他们哈哈大笑。 但此时众人已无法气恼苏寒的行径,看着苏寒脚下,那露出海面的部分便已然足有方圆二十丈的巨大红色生物。 “乌龟?”梁莺莺含着食指。讶然道。 “是赤沙血龟。”李媚笑了起来,轻轻一跃,便向着赤沙血龟飞掠而去,稳稳落在了苏寒身边。 顾同朝愕然片刻,才在脑袋里消化掉了赤沙血龟几个字的涵义,他立即不忿道:“好啊苏寒,你还怪我们花灵石多,你可知道这赤沙血龟要多少灵石的吗!?” 苏寒无辜地耸耸肩,“我后来想你们都买了这么多东西。我不买不是很划不来,而且若是战船出事,我们也好有个备用的不是。” 梁莺莺捅捅顾同朝,“这赤沙血龟多少灵石?” “九千万!”顾同朝感觉心都在滴血。 陈卓云收起了电光鳗。也到了赤沙血龟上面,这时皱眉看着远方升起的一道黄烟,“出海的第一个目的地已经到了。” 若是此时从高空俯瞰,就能看到除了苏寒他们这一处之外。在他们两边,前后,还有着一共九艘的大船。这些便是巨海门此次组织的出海贸易队伍。而且这次出海,不比之前只是单纯拘捕海兽,还要将巨海门整个春季收获的东西带出去,与海外的岛国、异族进行交易,这亦将是一次为期长达月余之久的出海航程。 顾同朝当即走到船头,将在船头摆放的几个火盆中的一个给点燃,随即黄色的烟火顿时冲天而起,后面和旁边的船只也陆陆续续升起黄烟。 所有的船只开始在最前面那道黄烟的带领之下,向着西面驶去。 海盐岛是距离陈国最近的岛国,距离虎泉港不过两千三百里,整个岛上有着大约四十万的人口,由一个小小的修真门派统治,因为岛上盛产海盐因而得名。除此之外,在这个小岛上,还有一种在陆上很难找到的花,乃是修道者炼制丹药常用的药材,因而无论凡人还是修士,出海都愿意来此贸易。 海盐岛的海港虽然不小,但同时接待十艘海船的情况也并不多,巨海门的到来,让整个小岛顿时陷入了一种节日的欢愉之中,苏寒等人下船的时候,就看到有人在路上张灯结彩,人们好奇地打量着这些陆上来客,有人要来接待苏寒他们,苏寒道了谢,却是拒绝了。 许彦恒这时和岛上前来迎接的修士简单地说了几句,见苏寒他们就要向着小城之中走去,当即道:“苏寒。” 苏寒回头,许彦恒道:“跟我一起吧,我知道有个地方酒水特别好,你可以带些给你师父。” 苏寒无奈地看了眼李媚晴他们,不过却也不好拒绝,这里距离陆上本身就不远,谁也不好说究竟会不会遇到黑煞教的人。 因为有许彦恒看着,苏寒在岛上就显得百无聊赖了许多,尝了一些美食,喝了一点酒水之后,便回到船上修行。倒是顾同朝等人,去了海岛的深处游玩,看到许多奇珍异兽,不亦乐乎。 之后的日子,差不多也是这样,开始的几天,基本每日走个两三千里就要到一个国家,然后是交易,贸易,以货易货,可以看出海上贸易利润巨大,苏寒有点后悔没有将武阳带过来,不过武阳这个时候也许已经到了松明剑派筹备那边银苍阁开张的事情,的确是无法抽身。 一直到了第八天,因为距离陆上已然有了快两万里,许彦恒对苏寒看得才不是那么紧了。不过在这其中,船队还遭遇过一只厉害的海兽的袭击,一条足有金丹期修为的大章鱼,所幸巨海门常年出海,这样的状况已不是第一次遇到,果断将被那大章鱼盯住的海船抛下,整个船队立即撤离,倒也未曾造成什么伤亡。 那个时候苏寒他们才明白,为何在出海之时,船队的船只每个要隔得如此之远。(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