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送信
思前想后,沈万三还是对自己的安排不放心,他决定给张士诚写封信,他要探探张士诚的口气。 “老文,给我准备纸墨,我要修书一封。”沈万三吩咐道。 “是,老爷。”沈文领命,前去书房准备了。 未几,下人来报笔墨已备好,沈万三喝完手里的茶,来到了书房里。 “老文,把去年的账本取过来我看一眼。”沈万三说道。 “是。”沈文应道,在身后的抽屉里取出账本放在了沈万三面前。 沈万三拿起账本,直接翻到最后一页看了一眼去年的总收入后将账本合上了。“去年一共收入五百万两白银是吧。” “是的,老爷。”沈文回答道。 “嗯,我知道了。”沈万三点点头,书写起来。 写了一会儿,沈万三停下手中的笔,仔细思考下后感觉不妥将写完的书信撕掉,又重新写了起来。写了一会还是感觉不妥撕掉再重新写,这样连续更换了几张纸后还是没能把书信写出,沈万三开始急躁起来,甚至将手里的笔摔到了地上。 “老爷,要不歇息一下吧。”看到沈万三情绪的波动,沈文赶忙提醒道。 “无妨。”沈万三说道,“已经很长时间久没有费过神了,连封书信都写不好了。”沈万三自嘲的笑了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真的是一点没错。” “老爷这句话都说了好多年了,我记得咱沈府还没搬到银子浜之前老爷就是以这句话自勉,这么多年过去了,老爷还是如此的谨慎。”沈文感叹道。 说到当年的事,沈万三情绪逐渐平稳,“在周庄的日子确实让人怀念啊,那时咱俩还都年轻,差不多跟茂儿现在这般年纪。我记得咱俩一起去河里抓螃蟹然后送到县城里卖,虽然每次手都被钳的通红,但是看着手里的钱就什么都不在乎了。”沈万三笑了起来,“咱们沈家本来就是穷苦人家,经过我们这两代人的努力有了现在这般家世,可越到老了,越感觉到这些钱财碍眼。我现在真正体会到岳父临走前对我说的那番话:钱乃身外之物,生带不来,死带不去,拥有的越多,越活得不自在。” 说道这里,沈万三心情忽然开朗起来,拿起笔奋笔疾书,一会儿功夫就将书信写好了。 “老文,你派个信得过的人将这封书信给张士诚送过去。记住,除了张士诚,其他人一虑不准给。”沈万三叮嘱道。 “是。”沈文点头应道,将沈万三写好的书信拿起来放在嘴边轻轻的吹了吹,将上面的墨汁吹干,装在纸封里包了起来。 “老爷,我去找人送信了。”沈文说道,转身就要离开。 “老文,”沈万三忽然喊住了他,“找个还未成家的年轻人,尽量确保他的安全。” “放心吧老爷。”沈文说道,下去准备了。 …… 李天师订下攻打平江府的日期,这让张士诚众人开始积极起来,征兵、武练忙的是不亦乐乎。这天下午下午两位侍卫正在给张士诚汇报发生在集市的原由。 “你是说李天师还有寻人的能力?”听着侍卫的汇报张士诚有点惊讶,这李天师真的是无所不能,越来越看不透了。 “大哥,我还是认为这里面有蹊跷,”张士德说道,“通过这两天与元明的交流,我发现乌马儿就是个胆小之徒,之前元明派两个人前来收租都不敢为难,你说这李天师是不是知道这些事情才想出马蹄鼓的计策?” “三弟,我给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再怀疑天师的身份,你要是再胡说,休怪大哥翻脸了!”张士诚皱着眉头说道,“不用管他的身份到底如何,只要他在我们手上,就对我们有好处。等到了四月份他的身份自然就水落石出了。” “大哥英明,是三弟糊涂了。”张士德说道。 “你们俩个一定要保护好李天师的安全,他有任何异常举动一定要及时禀告给我。”张士诚对两位侍卫说道。 “是。”侍卫领命道。张士诚摆摆手,让他俩下去了。 这时一名守卫急匆匆的跑了进来,向张士诚禀报道:“启禀诚王,门外有一名自称是沈万三家丁的人求见,说是有重要事情禀报。”
“哦?沈万三?”张士诚听到这个名字瞬间精神起来,“是那平江首富沈万三的家丁?他有没有说要禀报何事啊?” “小的问过了,他说除了诚王您,其他人一概不说。”守卫说道。 “好,让他进来吧。”张士诚说道。 “是!”守卫领命,下去将家丁带了上来。 前来送信的是沈茂的随从沈杰,他怀揣这沈万三的亲笔书信来到了大殿上,看着坐在上方的张士诚,他镇定下心里紧张的情绪,冲着张士诚问道:“请问您是诚王张士诚吗?” “混账,见到诚王不下跪行礼,竟然还敢称呼诚王的名讳。来人把他给我拖出去砍了。”张士德呵斥道。这是两名侍卫跑了进来,将沈杰双手一按就要往外拖走。 “慢着!”张士诚说道,“怎么能这么对待我们的信使呢。”说着张士诚挥挥手示意侍卫将沈杰放开,“我刚才听说你是沈万三的家丁,还说除了我其他人一概不给说,这是为何啊?”张士诚问道。 沈杰趴伏在地上向张士诚行礼道:“还请诚王赎罪,我家老爷郑重交待过,要奴才务必见到诚王本人后再交代事情,因为老爷说诚王是言而有信的君子,不会为难我一名下人。” “哦,沈万三真的这么评价我?”张士诚笑着问道。 “是的,这是我家老爷的原话,老爷还说只要我把事情告诉了诚王,他不但不会杀我还是重重奖赏我,派人把我护送回去。”沈杰说道。 “你这越说我越糊涂了,沈万三派你来到底是为何事?”张士诚问道。 听到张士诚的发问,沈杰慢慢从怀里掏出书信,交给了张士诚, “这是我家老爷的亲笔书信,诚王看后便知我家老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