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声色犬马之风情大宋在线阅读 - 第三百三十八章 王钦若的心思

第三百三十八章 王钦若的心思

    其实人家王钦若一点不过分。

    据说咱大宋前宰相在官船上亲切的接待了江宁的地方官员,并且与之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谈话中前宰相对咱大宋当年的神童这一年来在江宁知府任上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对地方官矢志办学的理想大力赞赏,连多少年没用过的形容词都拿出来了,并说要上疏给朝廷以表彰这种忘我的精神,成为咱大宋官员的表率云云。

    当然还有鼓励江宁地方官在革命的道路继续前进的意思,就是所谓的百尺竿头,再进一步了;不过那位江宁的地方官,也就是晏大人有没有感激涕零李清就不知道,因为这毕竟是官场行为,而他好象不属于那个场合,并且王乾元也没和他说。

    不过李清觉得晏大人的表现应该还是有些矜持的才好,第一晏大人和王钦若从来就尿不到一壶里;第二呢前宰相应承对江宁办学给予的赞助并没有实际到位,而是都搬到行宫里交给李清了。

    也就是说这个人情让李清去做了,而且晏殊都没法争,人家国公爷把钱捐给慈幼局,养育未来祖国的花朵,他能嚷着拿去办学?

    到底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出手也是大手笔,那艘官船上满载着王钦若为官几十年可以明打明的带回家的财产,还包括临走前京中同僚们的馈赠,其中最珍贵的,就是当年天子的赏赐,白银五千两,这可不是折算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的银子,李清到了大宋这么久,还是第一次见到实实在在做货币使用的白银。

    这会的行宫里已经热闹非凡了,价值几十万贯的绫罗珠宝啊。反正李清住地那小院已经堆满了,好些姑娘们抱着小孩就过来看热闹,到底是女孩子家,虽然为慈幼局免费打工都没有怨言。可看见了花花绿绿的绸缎还是很动心。不过手上的胖小子和李清的心思比较接近,管你什么蜀锦苏绣。一高兴一泡尿就撒上去了。

    若英和云三娘地态度好了点,至少手上钱多了,李清不用再犯愁,可谢大娘越见了人家送来地钱多,还越得李清吃得亏大,几乎是横眉冷对;而最紧张的是看守行宫地吴都头,这么多值钱的东西他就从来没见过,那李公子还就这么随便往院子里一放?而且人多手杂啊。丢了怎么办?吴都头很自觉的把他那半个都的厢军都派到院子周围了,幸好行宫平时就没什么老百姓近前的。

    李清才没担心这个呢。小孩抓着珠子,那是人家觉得好玩,这玩意又不能吃,玩腻了当然就会扔下;至于姑娘们抓着绸缎爱不释手呢,这个就更自然了。李清觉得她们就是喜欢紧了拿走几匹都行。江宁慈幼局能一下帮得这么红火,还不就是因为她们的努力么?李清几时付过薪水?

    最关键的呢。就是这些财物不是他的,他为啥要着急?

    他现在抓着王乾元一定要人家打开箱子让他看看银子,天子赏赐地,那就是说出自内府了,咱瞧瞧什么摸样!

    没让李清失望,红绸一打开,果然是银锭,长方型条状的,上面略窄些,李清还就觉得如果作为货币来使用,那银元宝实在是不好携带和运输,其实金银作为货币流通,汉朝就有了,一般被称为“银饼”“银笏”,到了宋朝才熔成银锭,因为市面上流通地还多是铜钱,所以李清还真没见过银锭是什么摸样。

    这年头当然还没有元宝,元宝,顾名思意就是“元朝之宝”,那形状是元朝才固定下来,明清继承了而已,其实大宋朝后面使用白银做货币,也颇有几分不得已,别看大宋一年铸钱数是盛唐的十几倍了,可还是不敷使用,很多地方都出现用铁币来补不足。

    银两在那么多年里没有作为货币使用,是因为咱中国产银一直就不多,而随着宋朝的海外贸易兴起,向外出售丝绸、茶叶和瓷器,铜钱作为大综交易的货币实在是太麻烦了,而国外流行用白银做支付手段,据说当时全世界一半的白银产量,最后都流入了宋朝;还有一个最大原因,就是宋朝地铜钱,几乎是国际通行货币,和后世美圆一个等级,比如现在地日本,就几乎完全是以宋钱做主要流通货币,搞得大宋铸再多的钱都不够用,最后还制定法律出来,凡走私铜钱到国外地,“十贯流二千里,从者徒三年。”

    不过李清很喜欢用银子当货币,这东西保值啊,放在后世里也是国家发行货币的硬通货之一,你看五千两银子才这么一小箱,要是换五千贯铜钱那就不得了,还就因为铜钱太重,搞得李清都没有出门带钱的习惯了,要背个褡裢在身后,怎么拉风的起来?

    当然银子也就是个看看,多看几眼也不会生下小银子来,激动一下就完了,李清之所以对待这些财物这么平淡,是因为王乾元已经和他交了底,这几十万贯也就是明面上的数字,私底下还有很多会偷偷送来,否则给人看见了,还不说他老爷子是个贪官啊。

    可他老爷子的确就是个贪官!为了给自己的小儿子长见识,一出手就是二百万贯,还说初开始要低调行事些,规模不要闹得太大,那意思就是以后假如不够用了,咱还可以要!

    不过李清并没有象后世的粪粪一样那么心理不平衡,商贾商贾,真的很富么?那是后世里咱们穷而已,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最富的永远都是官!难道和绅也做生意?殊不见胡雪岩的下场?另外呢,见识过石小公爷和高小公爷的出手后,李清一点都不觉得王钦若有多贪。

    封建王朝家天下,那些皇亲国戚才是真正的有钱人。

    手头上没有张管家,再说行宫也不是他李清自己的地盘,所以李清粗粗看了看,就让谢大娘领着甘十三娘把这个东西都收走了,白白辜负了吴都头的苦心。人家冀国公本来就说这些东西捐给慈幼局的,莫非咱李清抱着这些东西睡觉?

    还让吴都头郁闷的,是那个大娘子一直面沉如水,看见这么多财物连笑容都没一个。眼神还很是鄙视。非常有视钱财如粪土的味道,靠。吴都头心里还暗骂了,这什么世道,还不喜欢?不喜欢你给我好不!

    假如王钦若只给这么几十万贯,李清怕还是有些沾沾自喜,可一出手几百万贯,莫非真当自己舌头能灿莲花?就是灿莲花了,也不该值那么多钱;其实现在李清都有些明白了,人家谢大娘说地对。这摆明他李清是送上门给王钦若忽悠的,估计即便他不说需要用钱。人家王钦若也能找理由送给他!

    级别不一样,久在官场里的人,心思怎么会和普通人一样?

    老实说,王钦若不是见了厢军在京城里表演受了什么启发,而是厢军的拉风让他想起李清来了。要细说王钦若地心思。怕还得从十几年之后说起。

    据言,宋仁宗道“钦若久在政府。观其所为,真jian邪也!”王曾答称:“钦若与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时谓之五鬼。jian邪险伪,诚如圣谕。”这就是宋朝五鬼之说地来源;且不论这其实是元朝人编撰的,就当这件事情是真地,王曾于天圣七年被刘太后贬去青州做地方官,一直到明道二年刘太后去世,才被召回朝廷任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假如他和宋仁宗有过对话,当是明道二年之后的事情了,他所说的时谓根本就不是时谓了,其时王钦若已经死了八年,而陈彭年死了十六年,刘承死了二十一年,五鬼之中,唯有丁谓在海南岛上吃荔枝,已经是年近七旬,其他人早已做古,可为什么宋仁宗会想起王钦若来呢?那会是刘太后当政,王钦若死的时候,他才是个十岁出头的小孩,他哪会“观其所为,真jian邪也!”

    所以究竟是谁把这些人翻出来说事,实在是不好说清楚了,再一看他们的籍贯,陈彭年和王钦若是江西人,刘承和丁谓是江苏人,而林特是福建人,清一色的南人而已,而且这五人里,除了丁谓和王钦若名气大一点外,其他三人其实就没干过什么大事情。

    再说说他们究竟干了什么坏事而被称为五鬼的?以王钦若为例,后人根据不过总结出四条,一曰投机取巧,邀他人之功为已功;二曰迎合帝意,大搞荒诞无稽地迷信活动;三曰挑拨离间,谗语伤人打击政敌;四曰金蝉脱壳,嫁祸于人;有罚归咎他人等。

    这四条里,除了第二条之外,其他的难道不是官场里地通病?不是千百年来大多数为官者的行为准则么?

    究竟是谁在算计谁,这已经无关紧要了,问题是为什么要翻出来说?丁谓和王钦若干的最叫后人不忿的坏事,怕就是算计了寇准,可寇准也已经死了十年,王曾是要为他出头抱打不平么?

    这又得扯上另外一件公案了,就是民间盛传的“狸猫换太子”,刘太后一死,宋仁宗正在伤心,招集群臣商议怎么给刘太后进谥号,这一下群臣一下子全表现出来了,纷纷跳出来告诉仁宗,那刘太后根本不是他地生母,没资格要谥号地,而八王赵元俨甚至说仁宗的生母李氏是被刘太后毒死地!

    这还了得!可想而知宋仁宗当时的震惊了,一面派兵围了刘氏家人府邸,一面派李用和去洪福寺开棺验尸,李用和是李氏的亲弟弟,开棺,而且还是自己母亲的,这在当时普通民间都是非同小可的事情,何况是皇家?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这么做的,可打开来一看,见李宸妃葬品如一品夫人,身穿皇后服,面色栩栩如生;宋仁宗大悔,亲到刘太后灵前谢罪,说:“人言岂可尽信。”

    宋仁宗这个仁字的确是实至名归了,刘氏后人照样享殊荣不说,宋仁宗给刘太后的谥号都是四个字“章献明肃”。而亲身母亲才“章懿”两个字呢,而且下诏,刘娥和李妃同时迁葬永定陵;灵柩起驾这天,仁宗先为刘娥发引。不但执孝子礼。还不顾大臣们的劝阻亲自执绋之礼。

    可大臣们的忠心还是如潮而涌,抨击刘太后当政失策的奏章雪片飞来。搞得宋仁宗恼火了,他不想听人说大娘娘的坏话,下诏禁止大臣再论刘后是非。

    太后的坏话不能说,那忠心怎么体现呢?

    于是乎刘太后执政地班底除了张士逊因曾是太子在东宫时的老师得以幸免外,其他如参知政事晏殊、陈尧佐,和枢密使、枢密副使等等,全部免职外放。

    这其中还包括当年力劝刘后隆重安葬李氏的宰相吕夷简,一朝天子一朝臣么。谁叫你们被刘太后重用呢?这其他人心里能不有气么?

    王钦若当然是后党,虽然在太后垂帘听政的事情上功劳没有。可当初真宗想立刘氏为后,群臣反对,甚至宰相王旦还称病不朝,可王钦若在中间帮真宗出了不少主意地,最后刘氏总算当上了皇后。王钦若功不可没。否则怎么会在他死地时候赠太师、中书令,谥文穆。录亲属、亲信二十余人入官,“国朝以来宰相恤恩,未有钦若比者。”

    王钦若当然也知道现在的天子不是刘太后亲生地,这层窗户纸迟早会捅破,捅破后呢?眼前丁谓的遭遇便是前车之鉴。

    群臣为何要反对太后垂帘听政?真的是担心会出前朝武氏之祸么?现在好了,丁谓已经成功的把刘太后封在深宫,武氏之祸看来可以避免了,大家一起来做周、召,辅佐幼主成个千古佳话不行么?

    这会什么大道理都不用说了,官场权利斗争露出了它的本质,甭扯什么大义,咱得不到你也别想得到!一下子群臣忘了自己当初是怎么竭力反对刘meimei立后的了,也忘了当初是怎么竭力反对太后临朝的了,这会圣人之言抛在脑后,全和太后穿一条裤衩去了,丁谓什么罪名?“欲移皇堂于绝地!”

    虽然丁谓和王钦若也是明争暗斗了那么些年,这会也有些兔死狐悲的感慨了,加之地确身体不好,所以太后派人来探病,他便装得床都爬不起来。

    咱中国人有几个不为儿孙着想的?如今王钦若已经六十多岁了,钱也捞足了,身体也不行了,这会权力对他吸引力已经远远没有为儿孙担忧之心来地强烈,怎么才能让这荣华富贵给儿孙永享呢?

    就是因为觉得朝堂凶险,王钦若才不让自己的儿子为官,可这些年来他整过的人也不少了,到时候他一死,或者太后一亡,那些人能饶过他的儿孙么?看看丁谓罢,罪名还没确定就已经先被抄了家,啥年头缺落井下石的人?

    还正是他犯思量地时候,江宁地厢军敲敲打打在京城粉墨登场了。

    底细还不用去打听,全京城人都知道,那李三郎敢情在江宁闷得慌,这不又整个新鲜玩意出来了,还别说,现在官儿三年不得听乐,大家日子过的乏味很,特别是那些喜欢听歌赏舞地文官,颇有几分后悔当初不该把这龌龊人轰出京城。

    谁让这龌龊人偏能弄有趣的事情出来呢?

    就如王乾元告诉李清的一样,他家老爷子立马辞官请归,病重将死的人想回老家看看,这理由几乎不能拒绝,何况人家也是为大宋工作了那么些年,加上不知多少人还盼着王钦若走呢,谁叫你还有可能为相呢?于是批复下得非常快,另外么,就是同僚送的程仪也非常多。

    只是这心思王钦若并没有和他儿子挑明,因为他这个宝贝儿子可不是官场人物,要叫李清明白了起反感之心就不美了。

    于是船一到江宁,王钦若就叫儿子去唤李清来说话,按说这可不怎么合规矩,照例怎么都应该是先见地方官府,可王钦若管不了那么多了,他就想着先把李清绑在他王家这条船上再说,他哪知道李清其实想上的是海盗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