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章 制约因素
新技术的运用,让高欣辖区内的经济建设大大提速。在兴修农田水利设施、公路时,广泛使用炸药、杠杆、滑轮及大量的新工具。使原本非常困难的工程容易不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工厂、作坊中,由于研发出了老虎钳工作台、螺钉、螺帽。从而让工匠们在短时间内发明了简单的手摇、水力车床、钻床等最为原始的设备,大大提高的工作效率;让生产出来的产品精度更高,品质更好。如果再弄出蒸汽机的话,高欣不敢想象。蒸汽机的出现就意味着工业革命的到来,那是令人向往的前景。 高欣叹了口气!大量的优秀工匠不是说想弄到就有拥有的。要想在短时间内搞到大量的优秀工匠,除非到中原一带去去招聘,或去强抢,靠培养是不大现实。而中原一带的优秀工匠同样不好弄到手,别说优秀工匠是否愿意来,就算是愿意还面临着边境线上的层层关卡,想要通过不容易。 高欣看了看麾下仅有的几名人才,明白他们心中所想。虽经一年半时间的同化、灌输新有观念。但他们心中对于传统做法还是情有独钟,总觉得应该大力发展农业,只要农业生产好,百姓就有吃的,那什么问题都基本解决,没必要搞什么工商业。 “诸位,工商业一定要大力发展,不要因为暂时的销售困难而止步。一旦咱们辖区内通往外面的公路得到大幅度的改善,产品的销售不是问题,这一点大家要有信心。咱们开始时制定的政策不能变,要牢记教育是根本,农业是基础,工商业是重点。光靠发展农业国家不会富裕,百姓的生活不会有大的改善,最多就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只有大力发展工商业,才是富民强国的出路。 下一步,咱们不仅要想办法扩大原来的工厂、作坊的生产规模,还要继续兴建无数的工厂、作坊。在山区、半山区动员百姓多种植桑树养蚕,为大力发展纺丝绸厂提供原料。你们想一下,随着护****的征伐,咱们的商路会越来越通畅,市场更广阔。” 林子恢点头道:“将军,目前制约咱们工业发展的因素不仅仅是产品销售问题,最主要提人才问题。不论是各种冶炼厂、纺织、腊染、精加工、种植等,都缺乏大量的优秀工匠,这是我们目前无法解决的。” “子恢,人才问题一方面主要靠咱们自己培养,采取师傅带徒弟的办法。要不就制定一个法律或法规,规定师傅传授徒弟技术,一旦出师后在几年内,徒弟要向师傅给予一定的孝敬费,那样师傅就能安心的传授徒弟,不让技术失传。” 古代华夏的技术非常的先进,很多的技术都失传,原因就是每名师傅传授徒弟时都留一手,最后经过无数代的传授后,真正核心的技术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这一类的事太多,不仅仅是在各行各业的技术,就是华夏武术同样存在那样的问题。 记得世后的考古研究,在SD一地方居然出土了汉代时期的一把菜刀。那把菜刀的钢质居然达到螺纹钢的品质,真是让人震撼。螺纹钢那可是制造枪炮的钢材。后世的华夏为了得到生产技术,向前苏联花费了大量的钱才购买回来。 还有战国时期的宝剑制造技术,同样绝对的高超。能在铜里加入锡、铝等物质,从而让制造出来的宝剑更锋利,韧性更强。说白了,那是合金技术,在后世都是非常先进的。当然,那些技术都失传了。如果用一个法规能让各类工匠师傅真心传授徒弟技术,让各种优秀的技术能得到很好的传承,那绝对是值得做的事。 好!这个方法可行。 同意!这样能让工匠把技术毫不保留的传授给徒弟。 徒弟孝敬师傅的费用要制定合理,最好时间不宜过长。 看到手下几人纷纷议论,都表示赞同采取法规的方式确保师傅传授徒弟后有好的保障,杜绝了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之类的事发生。高欣心里挺高兴的,高欣明白,一旦那样的政策出台,会对各行各业的技术工匠的传承产生深远的影响。 “既然都造成,那孙家诚就抽时间组织人手弄一个法规出来,然后提交民族议会讨论通过。”高欣乘热打铁,马上将此事安排下去。 “遵命!” “对了,家诚,咱们接管的地盘越来越大,各地的司法建起来了么?” “基本都建立起来了,只有刚刚接管的地方还正在筹建。一旦地方上的司法建立后,捕快就位后,原驻扎在各县的护****士兵也大量减少。除了重发的要塞、关卡外,正常县一般只驻扎一个小队的护****,最多不超过二个小队。” 高欣点点头,县上驻扎一个小队十名护****士兵,不仅仅是维护地方的稳定,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农闲时对各村寨的成年人进行基本的军事训练,这是一项长期的政策。目的就是让辖区内的百姓养成练武的习惯,一旦村寨发生意外事故时,百姓能及时奋起反抗,确保村寨的安全。 高欣的辖区内的所有百姓家中都有弓箭、马刀之类的兵器。而蒙古占领中原后,不允许百姓家中有刀具之类的铁器。就连斧子、菜刀都是违禁品,一旦发现就会受到蒙古人的虐杀。 开会结束后,高欣随林子恢去察看胡氏兄弟二人送来的水泥。高欣想看看胡氏兄弟研发出来的所谓水泥效果咋样,与后世的真正水泥是否是一回事,这一切都需要看后才明白。 到了仓库后,高欣让人取出来,又派人拉了几麻袋沙子过来。高欣亲自将沙子和胡氏兄弟弄出来的水泥相混合,然后加水搅拌,均匀后高欣铺了一小块。 高欣点点头,从表面上看确实象后世的水泥。只是不知道品质如何,这需要几天后察看制作的那一小块地面。如果三天后完全凝固,硬度够的话,就意味着水泥真的让胡氏兄弟研究出来了。 林子恢问道:“将军,胡氏兄弟搞出来的这东西就是修地面用的?我看用石灰加点沙子、炭灰效果也一样啊!” 汗颜!能一样么?石灰加沙子、炭灰搅拌后是能凝固,可硬度极低。水泥可不样,一旦凝固后就如同是石头一样坚硬。 “子恢,如果真的水泥的话,用处可大了。不仅能用来修道路,还能用来修桥、修沟、建房,甚至可以运用到战争上,一旦用水泥修建成战争堡垒,其牢固性非常的强,不是石灰能相比的。”
几天后,高欣亲自用小锺子敲击用胡氏兄弟生产出来的水泥铺设的地面。敲击后高欣发现,硬度方面虽比不上后世的高标水泥,不过也能达到后世的300号水泥的品质。高欣很满意,在目前的条件下,能弄出300号水泥已经不错了,别想弄出什么500号、800号,那是不可能的。 返回家中后,高欣看到甘晓梅在忙前忙后的做晚饭,高欣心晨真的高兴。几个月前,昆明一带修建差不多的时候,高欣让人把甘晓梅等人接过来。原本杨艳也一起过来,可高欣旗下在祥云、大理一带的诸多产业无人照看。最后甘晓梅、杨艳二人商量,先让甘晓梅到昆明,留下杨艳帮高欣负责管理工厂、作坊及商铺,甚至连甘晓梅的父母都留在祥云。 高欣和辖区内各少数民族部落里的头人、土司合资兴办了大量的产业,那是没法的事。如果高欣不出钱联合兴办,那些土司、头人不放心。从而就会影响到辖区内政策的实施,高欣没法,只能是用利益把各少数民族的土司、头人捆绑在一起。 现在的高欣,旗下到底有多少产业,高欣自己都不清楚,只有甘晓梅、杨艳二女孩最明白。经过一年半的精心指导,现在的甘晓梅、杨艳二女孩早就不是昔日阿蒙,数学在高欣耐心教授下突飞猛进。各种后世商业的cao作学了个七七八八,在目前的社会上,二人在工商业方面算得上是绝对的高手。 “阿梅,你一天工作上就很累了,还要照顾我,那样太劳累,还是请名保姆吧!” “阿欣哥,不用了,人家喜欢服侍你。” 看到甘晓梅俏丽的脸蛋上冒出汗珠,高欣马上掏出丝质手帕帮擦拭,嘴巴却叮嘱道:“你看看,都累成啥样了,要是让你哥知道的话,肯定找我算帐。” “阿欣哥,你到外面稍坐一下,饭马上就好。” 晚饭后,高欣和甘晓梅二人坐在一起闲聊,话题扯到水泥上时,高欣道:“阿梅,你派人到祥云告诉阿艳,让她出资和胡氏兄弟联合组建水泥厂,钱由咱家出,技术由胡氏兄弟负责。股份吗,胡氏兄弟占三成,咱家暂时占七成。让阿艳告诉胡氏兄弟,要把水泥的生产规模尽可能的做大。先在祥云搞一家水泥厂,随后再到昆明、大理、永昌、秀山等地建新厂。” 既高欣所知,胡氏兄弟为了研究水泥,把钱都投进去。送来的样品,说白了就是胡氏兄弟最后寄托的希望,一旦不合格,估计胡氏兄弟二人将面临破产,无法再支撑下去,毕竟新事物研究是个烧钱的主。 “阿欣哥,胡氏兄弟搞的那东西卖得出去么?老百姓可是不会购买的,普通人家都是用石灰,谁会花大价钱购买那东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