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不值一提
“纵然如此,你也逃不了一个失职之罪。”
林钦差缓缓开口。
这样的情况他见得多了,不值得同情。
别看此时痛哭流涕,好似一幅非常后悔的模样,其实这都是咎由自取。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
假如真的不肯同流合污,早就该多留个心眼了。
便是换成他林如海本人来,怎么也不会落得这个地步。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便是林如海的心理。
若不是职责所在,林如海根本不打算在多搭理这个没用的家伙。
“你,自己挂印吧,这样也体面点。”
末了,林如海终究还是考虑到物议,给出了一个折中的选择。
他身为钦差,首要任务就是清查甄家谋逆大案,除此之外不适宜打过赶尽杀绝,以免兔死狐悲,平白给自己树敌不说,还会影响官声。
县尉听了这话,面色发苦,只是心不甘情不愿,跪在那儿,沉默不语。
林如海在心底冷笑两声,越发觉得这人眼皮子浅薄,当下也不管他,拂袖而去。
他作让他作,且关我何事?
只需如实上报即可。
那县尉拖着滚圆的身体,从地上爬起来,望着林如海的背影,茫然无措。
却不知道,他方才因为贪念,已经错过了一次脱身的机会。
回去官道旁,战场已经初步打扫完成。
马车倒是无事,因为早有准备,车内都是加装过铁板的,手弩的箭镞尚不能刺透。
羽林卫都有披甲,由于都是京城大户、贵族、官宦之后,至少家中没有缺钱的,这外出时惜命得很,个个都有准备多层的皮甲,少数功夫深的还穿着重甲。
弩箭看似厉害,也只射死了几个随行的文吏。
倒是拉车的马,被射死了不少。
战斗结束得很快,善后反而麻烦。
不得已,他们重新整理了下行程,分配好马匹,这才上路。
“钦差大人,下面的行程,可还是不变吗?”
一个尖尖细细的声音自车厢外传来。
透过撩起的布帘,林如海看向来人。
马车外,面白无须、身穿蟒袍的男子骑着马,与马车并行。
“原来是冯公公啊······”
这人正是奉旨随他一起办差的内侍,地位很高,这点从他身上的蟒袍就能看出。
大夏内臣五品以上才能穿蟒袍,三品以上放有角,眼前的这冯公公只是五品。
这人不能轻易得罪,毕竟是今上身边的近臣。
想了想,林如海回答:
“这苏华府还有余下的两处未去,谈不上变不变的。总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水来土掩。”
冯公公点点头。
他倒是不怕所谓的刺客,就怕事情办得不妥当。
今次下来,他曾得今上面授机宜,将所见所闻一一记载,同时负责监督之责。
这事办好了,他就有希望执掌西厂,成为下一任厂督。
今上毕竟年老,而纪王眼看着就要上位。
等到纪王上位后,他再转去别处,有了厂督这份资历,就算给个闲职养老,怎么也能捞到个三品上。
在大夏,五品内臣可称太监,死后有谥号;若是三品内臣,死后获准葬入祖坟,赐牌坊,即便死后也有荣宠,在冥土享福。
别的不说,就为了葬入祖坟,那也是值得争一争的。
故此,他显得比旁人都要热心许多,甚至不惜拉下面子,去跟文官套近乎。
难得的是,林如海不曾冷言冷语,到不愧是温文尔雅君子风,探花郎的风度尽显无疑。
两人一路上聊得比较开,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地理人文,都有共同话题。
别以为内臣就不读书了,越是往上爬,越是要识文断字,懂很多东西。
很多内臣,论文采都不输给进士,制艺不输于翰林,只是名声不限于外罢了。
聊得兴起时,冯公公突然提到林黛玉。
“听闻林大人家有一女,不知可曾及笄?”
“额,今年确实已经及笄,只是我事务繁忙,尚未办礼,只能等下半年补上了。”
林如海有些内疚,本来打算是在今年花朝节,带女儿回家办及笄礼的,然而当时他一月间四次遇刺,不得已,只能耽误了。
及笄礼,是淑女十四岁的成人礼节,按大夏风俗,一般都是当家主母主持,邀请走动得近的人家前来赴宴,都是一般的当家妇人还有未出阁的姑娘。
及笄礼本意是告诉别人家,我家女儿到了婚配年龄了。
通常,及笄礼前后,来往相识的人家早就开始相看了。
嫁娶之事,宜早不宜迟,超过十八就算大龄了。
大夏律有规定,若是超过二十二岁仍未出嫁,每年要额外多交一笔待嫁费,每年大约是十两。
内宅交际,婚嫁相看,主宰嫡女庶女婚姻大事的,都是内宅主母。
林家而今……没有当家主母在了,这及笄礼……还真飞非得找贾老太太帮衬不可!
林如海暗恨,那老虔婆明里暗里暗示着,要撮合着两个玉儿,竟在这事上给他拿乔。
不说那贾宝玉跟个废人似的,就是没废,也不能够!
“大不了,回头就娶个本分的二房,我堂堂三品大员,还能被贾府老不死的给拿捏住!”
林家唯有一女,平日最是宠爱,哪里肯让她受委屈,别说贾宝玉,就是真宝玉也不行!
“周小子也不知到了哪里,去信让他来辰溪县也没见个人影,现在连我都不怎么搭理了!哼,还想娶我女儿……”
林如海这边想着,哪里知道冯公公也动了心思。
他倒是有个远方侄子,而今在户部打杂,好歹是个京官,走了王太傅的路子,补的五品员外郎这个闲职,难得林如海不排斥他的身份,倒是有意结亲。
不过想了像,为免尴尬,还是试探了一句。
“不知令嫒可有许人?”
林如海闻弦歌而知雅意,顿时抚须而笑。
“三年前有个不知好歹的小子,与我打赌,侥幸赢了,我已将小女许出去了!”
“哦?”
冯公公来了兴趣。
“那人是何身份?”
“不过是区区一举子而已,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见林如海不愿多提,冯公公知机转换了话题,聊起了京城的见闻。
林钦差缓缓开口。
这样的情况他见得多了,不值得同情。
别看此时痛哭流涕,好似一幅非常后悔的模样,其实这都是咎由自取。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
假如真的不肯同流合污,早就该多留个心眼了。
便是换成他林如海本人来,怎么也不会落得这个地步。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便是林如海的心理。
若不是职责所在,林如海根本不打算在多搭理这个没用的家伙。
“你,自己挂印吧,这样也体面点。”
末了,林如海终究还是考虑到物议,给出了一个折中的选择。
他身为钦差,首要任务就是清查甄家谋逆大案,除此之外不适宜打过赶尽杀绝,以免兔死狐悲,平白给自己树敌不说,还会影响官声。
县尉听了这话,面色发苦,只是心不甘情不愿,跪在那儿,沉默不语。
林如海在心底冷笑两声,越发觉得这人眼皮子浅薄,当下也不管他,拂袖而去。
他作让他作,且关我何事?
只需如实上报即可。
那县尉拖着滚圆的身体,从地上爬起来,望着林如海的背影,茫然无措。
却不知道,他方才因为贪念,已经错过了一次脱身的机会。
回去官道旁,战场已经初步打扫完成。
马车倒是无事,因为早有准备,车内都是加装过铁板的,手弩的箭镞尚不能刺透。
羽林卫都有披甲,由于都是京城大户、贵族、官宦之后,至少家中没有缺钱的,这外出时惜命得很,个个都有准备多层的皮甲,少数功夫深的还穿着重甲。
弩箭看似厉害,也只射死了几个随行的文吏。
倒是拉车的马,被射死了不少。
战斗结束得很快,善后反而麻烦。
不得已,他们重新整理了下行程,分配好马匹,这才上路。
“钦差大人,下面的行程,可还是不变吗?”
一个尖尖细细的声音自车厢外传来。
透过撩起的布帘,林如海看向来人。
马车外,面白无须、身穿蟒袍的男子骑着马,与马车并行。
“原来是冯公公啊······”
这人正是奉旨随他一起办差的内侍,地位很高,这点从他身上的蟒袍就能看出。
大夏内臣五品以上才能穿蟒袍,三品以上放有角,眼前的这冯公公只是五品。
这人不能轻易得罪,毕竟是今上身边的近臣。
想了想,林如海回答:
“这苏华府还有余下的两处未去,谈不上变不变的。总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水来土掩。”
冯公公点点头。
他倒是不怕所谓的刺客,就怕事情办得不妥当。
今次下来,他曾得今上面授机宜,将所见所闻一一记载,同时负责监督之责。
这事办好了,他就有希望执掌西厂,成为下一任厂督。
今上毕竟年老,而纪王眼看着就要上位。
等到纪王上位后,他再转去别处,有了厂督这份资历,就算给个闲职养老,怎么也能捞到个三品上。
在大夏,五品内臣可称太监,死后有谥号;若是三品内臣,死后获准葬入祖坟,赐牌坊,即便死后也有荣宠,在冥土享福。
别的不说,就为了葬入祖坟,那也是值得争一争的。
故此,他显得比旁人都要热心许多,甚至不惜拉下面子,去跟文官套近乎。
难得的是,林如海不曾冷言冷语,到不愧是温文尔雅君子风,探花郎的风度尽显无疑。
两人一路上聊得比较开,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地理人文,都有共同话题。
别以为内臣就不读书了,越是往上爬,越是要识文断字,懂很多东西。
很多内臣,论文采都不输给进士,制艺不输于翰林,只是名声不限于外罢了。
聊得兴起时,冯公公突然提到林黛玉。
“听闻林大人家有一女,不知可曾及笄?”
“额,今年确实已经及笄,只是我事务繁忙,尚未办礼,只能等下半年补上了。”
林如海有些内疚,本来打算是在今年花朝节,带女儿回家办及笄礼的,然而当时他一月间四次遇刺,不得已,只能耽误了。
及笄礼,是淑女十四岁的成人礼节,按大夏风俗,一般都是当家主母主持,邀请走动得近的人家前来赴宴,都是一般的当家妇人还有未出阁的姑娘。
及笄礼本意是告诉别人家,我家女儿到了婚配年龄了。
通常,及笄礼前后,来往相识的人家早就开始相看了。
嫁娶之事,宜早不宜迟,超过十八就算大龄了。
大夏律有规定,若是超过二十二岁仍未出嫁,每年要额外多交一笔待嫁费,每年大约是十两。
内宅交际,婚嫁相看,主宰嫡女庶女婚姻大事的,都是内宅主母。
林家而今……没有当家主母在了,这及笄礼……还真飞非得找贾老太太帮衬不可!
林如海暗恨,那老虔婆明里暗里暗示着,要撮合着两个玉儿,竟在这事上给他拿乔。
不说那贾宝玉跟个废人似的,就是没废,也不能够!
“大不了,回头就娶个本分的二房,我堂堂三品大员,还能被贾府老不死的给拿捏住!”
林家唯有一女,平日最是宠爱,哪里肯让她受委屈,别说贾宝玉,就是真宝玉也不行!
“周小子也不知到了哪里,去信让他来辰溪县也没见个人影,现在连我都不怎么搭理了!哼,还想娶我女儿……”
林如海这边想着,哪里知道冯公公也动了心思。
他倒是有个远方侄子,而今在户部打杂,好歹是个京官,走了王太傅的路子,补的五品员外郎这个闲职,难得林如海不排斥他的身份,倒是有意结亲。
不过想了像,为免尴尬,还是试探了一句。
“不知令嫒可有许人?”
林如海闻弦歌而知雅意,顿时抚须而笑。
“三年前有个不知好歹的小子,与我打赌,侥幸赢了,我已将小女许出去了!”
“哦?”
冯公公来了兴趣。
“那人是何身份?”
“不过是区区一举子而已,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见林如海不愿多提,冯公公知机转换了话题,聊起了京城的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