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八日苦战(一)
时为七月下旬,天气炎热,而柳镜晓看来硝烟方向,今日竟是南风劲吹,对鄂军极其不利。 柳镜晓的骑兵营计有步兵两连、骑兵一连、掷弹兵一排,骑兵连尚在海运之中尚未归还建制,所以临时以掷弹兵排扩充成第三连,柳镜晓遂由第三连留守后方。 尚未到达前线,枪炮声已是越来越密,等到达羊楼峒阵地时,只见周再之赤着上身高声怒喝,手中挥动手枪,着实是一员勇敢善战的虎将。 再往下俯视,只见湘军密密麻麻朝这边冲击,蒙定国团的炮队大显神威,战线上已是尸横遍野,死伤无数。 但湘军着实勇悍,虽然队形已然残破,掌旗手已换了几轮,但依旧飞速向前突击,士气亦很高涨。 湘军的开花炮队亦很了得,其火炮总数较有三四十门之多,多为六磅长炮,弹种皆为爆破弹,虽然对杀伤力远较榴霰弹为差,但六磅长炮的射程亦非蒙定国的榴弹炮所能及。 蒙定国的十二磅榴弹炮最大射程不过一千码而已,而六磅长炮最大射程远在一千五百码以上,因此湘军将火炮集中为一炮兵群集中使用,炮兵阵地置于前沿约一千二百米,刚好在鄂军炮兵射程之外。 一方面压制蒙定国的炮兵,另一方面支援步兵的进攻,一时间弹如骤雨,炮火连天,鄂军颇有伤亡。 不过最令鄂军头痛的是,今日南风劲吹,发弹之后,硝烟都被大风吹到鄂军眼睛里,一时间眼睛又呛得通红,射击速度极受影响,何况受大风影响,射击既不精准,又不及远,而蒙定国的炮兵更受影响,湘军遂借机疯狂发起攻击。 还好羊楼峒一线都是重山峻岭,堪称天险,柳镜晓的工兵营又构筑了许多工事,全军占了地利,蒙定国的炮兵阵地将构筑于高处,随时可以杀伤湘军。 湘军的一个连刚刚冲到左翼的一个山谷下,便被蒙定国一阵毁灭性的炮火挡住了去路。 但湘军似乎不计代价地向前突击,右翼的一个营借着这短暂的时机,拼命朝一个山头发起攻击。 他们冒着弹雨,顶着炽热的太阳,拼命地向上爬行,当他们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半山腰的时候,守军也拼命地向下投掷手榴弹,顿时砾石飞溅,把湘军炸得死伤累累。 湘军却毫不气绥,再向前爬了十来米,湘军也开始投掷手榴弹。 他们使用的是一种红色的小手榴弹,十分轻便,投掷距离较普通手榴弹远上一倍,在山地战中效用奇大,在守军中造成相当的伤亡。 一部分湘军继续勇猛地进攻,另一部分则停下来举起步枪与鄂军对射,有的则继续朝守军阵地投掷手榴弹。 守军也同样以步枪和手榴弹回敬,他们使用的手榴弹与柳镜晓当初守林西所用的不同,直接拉火即可使用,因此双方对掷手榴弹,相互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沿着一条血路,湘军终于冲上了山头,向前望了一眼,平坦的地面就在眼前,似乎这个山头已经落入自己的手中。 但迎接他们的就是一阵天崩地裂般的炮火,蒙定国的炮兵泻下他们所有的火力,前进中的湘军被打得血rou横飞。 在炮火掩护下,鄂军跳出工事,投入了不计伤亡的反击之中,他们有力而又疯狂的进攻,将残存的湘军一下子打下去。 但湘军炮兵同样不客气,伴随着,三四十门六磅炮一齐发威,前沿阵地落弹如雨,大部分守军在这一瞬间都倒在血泊之中。 湘军的后继梯队气喘吁吁地冲上山头,在经过一场血腥的rou搏战之后,他们终于夺取了羊楼峒的第一个山头。 但此时,原本湘军原本完整的一个营近四百人,站在山头上的只有三四十人,其余都非伤即亡。 而守军的一个整连上百人也已不复存在,但湘军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趁他们立足未稳的时刻,鄂军一个反击的步兵连已端着刺刀冲上山头。 反击的鄂军嫌军服笨重,不如一色芒鞋斗笠的湘军快捷,干脆全赤着上身,下身只穿及膝的长短裤,腰间挂了子弹袋和五发手榴弹,呼啸着猛冲了上来。
同样是一场短暂而猛烈的rou搏战,交杂着爆炸声、枪声、掺呼声、大叫声,鄂军再度把湘军打了下去,但这个鄂军连也只剩下两个排的兵力 同样,在其它的阵地上,同样剧烈的战斗在不停上演,双方都显示了自己做为军人的荣誉。 但这仅仅是开始,羊楼峒占地约十余里,地形险要,鄂军居高临下据险死守,湘军虽伤亡七八百人,竟未得寸土。 柳镜晓看了几眼,周再之正大叫着,见他带部队前来增援,脸顿时一红,大声叫道:“镜晓!对不起啊!我把羊楼井给你丢掉了,今天我一定给他夺回来!” 原来今日湘军方面以主力先用羊楼司方面,羊楼司守军为周再之的第四营和补充营,而攻击湘军多达六七千人。 湘军悍勇,但周再之的部队也相当能战,双方弹雨对弹雨,刺刀对刺刀,一阵拼杀之后,周再之部终于支撑不住,向羊楼峒继续进攻。 湘军主攻的是第二师鲁荡平部,该师着实悍勇,误入地雷阵竟丝毫不停,直接扑了过来。 而柳镜晓埋设的地雷不过百余枚,面对这种折臂断肢仍奋死冲锋的敌军确实没有多少效果,遂有这次苦战。 柳镜晓倒不在意羊楼司阵地之失,毕竟羊楼司并不险要,失守是意料之事,他便说道:“没事!关健就是守住羊楼峒!” 中华杨最新力作《觉醒的脊梁》,八年抗战的无数烈血,国难当头之际的小人物,谨以此文纪念那些牺牲在抗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 明杨网址是:http://.pinshu/book/BookList.aspShuID=794 起点网址是: http://.cmfu/showbook.aspBl_id=18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