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科幻小说 - 咫尺有灵在线阅读 - 第三十二章、深坑计划

第三十二章、深坑计划

    顺着亭台,再往里去,竟是连廊楼阁,石阶用木材包裹,每隔一段,就出现一个不同造型的廊或亭,石阶木梯顺着崖壁一圈一圈螺旋下降。

    “老白,咱这可真是误闯幽冥府啊,你瞧这红幽幽的六个大字”林边圆将火把抵在前面说。

    “之前我们去的水寨也好、雷鸣村也罢,最多称得上怪异,可这个地方是真邪。我们躲到亭子下边去……”白歌扶起教授,快步挪了过去。

    那怪物悬在半空中,每扇动一下黑色的翅膀,身体就在空中悬停数十秒。

    突然呼啸一声,一个俯冲,那怪物从栈道正前方恶扑过来,张开锋利的尖爪,眼看就要抓到白歌。

    白歌轻巧灵活,侧滑一步躲在亭台石柱后。谁知那怪物侧身飞过,尖爪猛然抓过来。白歌用短棒抵在面前,一抓落在木棒上,僵持之余,用右手猛击怪物的腹部,锋利的尖爪刮伤了左手,鲜血滴在石板上。

    “小鬼,吃林爷爷一棒!”边圆不知什么时候爬到亭台的栏杆上,用足力气跳跃而下,将手里的火把木棍合为一处,狠狠的打在怪物背脊梁上。

    啊嗷!一声长啸。

    怪物引燃怒火,竟再不避讳,直挺挺的立在两人面前。血红的眼睛比先前瞪得更圆,咧开的嘴角已将全部牙齿露在外边,张开两扇巨大的翅膀几乎要围拢整个亭台。

    “胖子,跑!”白歌将手里的火把砸过去,趁乱扶着陈教授顺着木梯跑下去。胖子见状,来不及站稳脚跟,便随白歌一溜烟跑了下去。

    怪物站在亭台中央,冲着三人呼啸,逐渐收回张开的翅膀,合拢咧开的尖嘴,由头向背抖了几下,跃起身背对着三人倒挂在亭梁上,用黑色皮膜将身体包裹起来,像蝙蝠那倒悬在洞xue里。

    “老白,这家伙怎么没追来啊?”林边圆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扭头看了一眼说。

    白歌也停下脚步,对着怪兽“喂”的喊了一声。

    那怪兽缓缓扭过头,和先前一样呈四十五度角,直到红色的眼珠看见三人,嘴角微微上扬,又合拢转了回去。那种眼神,恐怕是白歌这辈子见过的最瘆人的表情,仿佛在说“你们去吧,我只是静静的看着你们死。”

    边圆拍了拍旁边的栏杆,说“会不会是因为我们越过了那道石碑,就相当于进入幽冥界,所以这个小鬼就没跟来。”

    白歌若有所思“但愿是这样,因为至少我们还知道自己活着。”

    三人在木梯处休整了一阵,边圆退下背包,盘点着剩余物资。“还有7根木棒,半罐松脂,一个指北针,一袋压缩饼干,一壶水,竟然还有一块干电池。”边圆把头灯卸下来,打开背盖,换上电池,头灯上的光束一下子亮了许多。“效果不错,果然比这个火把给力,再有小鬼敢过来,我非狠狠教训一下。”

    “省点电吧,也不知道我们出来多久了。蓝小六已经死了,村长又不知所踪,如果这个时候赶上黑羽鸡打鸣,那平衡岂不是又要被打破。”白歌抬头,放佛能够看到头顶的水磨坪村。

    陈教授的意识渐渐恢复过来,眼睛里满是恐惧。“白歌,我们在哪?是已经死了吗。”

    “没呢!我的大教授,早都和您说过,我们几个兄弟出生入死好几次,早都习惯了,跟我们来,您真是受苦了。”边圆在一帮说。

    “那就好,那就好。对了!白歌,千万不要继续往下走,那个怪物是守护地狱的使者赤耳狐蝠,也就是我们传统文化里的‘黑羽夜叉’,它有两个黑色翅膀,能在空中飞行,体态千变万化,颜色时红时黑。它还有一种可怕的本能,能够辨识恐惧,专门以撕扯猎物血rou为乐。”

    林边圆觉得好笑,说“教授,您平时可是我们学院的科学权威啊,精通于各种医学理论,擅长破解一切主观不科学。怎么这会像个入了行的道士,满嘴都是天地神人鬼。”

    白歌也微微笑了一下,因为他知道,即使是科研工作者,在碰到超自然现象的时候,一样会摒弃固有的认知体系,积极的尝试用新方法去解决问题。

    教授拿过水壶,拧开瓶盖,对着嘬了几口。“并不是我相信天地神人鬼,而是在80年代初,我去苏联做科技项目交流研讨的时候,经历了一间真实、可怕的事。这件事是这样的……

    整个六七十年代都是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博弈与竞争,苏联第一个进入宇宙,美国第一个登上月球,人类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似乎在这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里进入井喷模式,人类挑战自然、挑战上帝的自信心越来越膨胀。记得那时苏联相继提出三大计划:上天、入地、下水。上天就是我们熟知的苏联环球火箭计划,下水便是苏联核潜艇及载人深潜器的‘冷极’计划。而这三大计划中,最鲜为人知的就是‘地球深坑计划’。

    ‘深坑’计划是由当时的苏联科学研究所地质院负责完成,他们将整支队伍伪装成石油勘探队,在高加索山脉中的峡谷开展工作。期初钻探很顺利,很快就刷新了人类地质钻探的极限值,深度已经达到12000米,在接下来的七年时间里,进展非常缓慢,官方一度宣称由于经费不足,‘深坑’计划断断续续。

    大概是1983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刚刚打响没几年,中苏关系走到对抗的边沿,这时为了缓和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由苏联提出两国专家要加强交流学习。国内一名地质学泰斗李光教授连同我一同被分配到西伯利亚地区。那是一天晌午,车队刚刚抵达钻探区,眼前的一幕让我很是惊讶,面前矗立着一个巨大的钻探机,三根十余米粗的钢架横亘交错在钻口上,一旁巨大的设备房发出嗡嗡巨响,几十组联动齿轮飞速旋转,带动着钻管匀速扭动着。当时国内工业水平还很落后,国内的专家几乎从来没有见过像这样的钢铁巨兽。

    一位带着金丝眼镜,满脸大胡子的负责人走过来,用不怎么流利的汉语说:“欢迎远道而来的中国朋友,希望在越南的局面不要影响两国的技术友谊。”说罢,伸出右手分别与李光和我亲切握手。

    “希望两国友谊长存。”李光教授用熟练的俄语寒暄几句。

    我们几人走进钻机旁边的工作室中,迎面是一面通透的玻璃墙,通过玻璃能够清晰的看到钻头的工作情况。下边是一排笨重的旧式电脑,整整齐齐摆满了一面墙。左边的墙上装着一块电子屏幕,上边实时滚动显示钻头的工作情况。四五个员工坐在设备前的椅子上,有些在打瞌睡,有些把脚搭在设备上,半躺在椅子上翻阅书籍。

    嘀嘀嘀嘀!

    一阵急促的警鸣声,屏幕一侧的红灯旋转发出刺眼的红光。

    “有情况!各自就位。”那位大胡子站在五人后边,眼睛死死的盯着钻口。

    大地似乎都在颤抖,像是将要睡醒的巨人,抖擞自己的身体。我看了李光一眼“12000米,几乎要把地壳岩层打穿了,难怪这里的地质环境不稳定。”

    李光摇摇头,若有所思的说“苏联这些科学家真是近乎疯狂,岩层承受巨大的压力,如果钻探打破地壳挤力平衡点,甚至有可能酝酿一张巨大的灾难。”

    苏联科学家好像看出了两人的心思“哈哈哈,中国专家不要担心,我们早已经习惯了这种震颤。钻头突破12000米之后,就遇到一些非常坚硬的岩石层,每天就只能向下推进几十公分。来,我带你去看看我们的研究成果。”

    我和李光教授被带到管理房一侧的竖井旁,不一会升上来一部非常简单的钢索吊梯,几人走了进去。机器隆隆作响,大约过了十几分钟,也不知下到多深,吊梯停在一个开阔的人工洞xue边上。

    “这里是我们人类在没有保护措施情况下能够到达的极限深度11000米,下边的气温、湿度、氧气条件都不适宜生命。瞧!远来的客人,两侧的岩壁上闪耀着的小光点就是耐压钻石、深黄色的岩石就是金矿石。”苏联科学家用手搭在石壁上。

    “深层岩富含这么多贵金属资源,看来深钻技术能够有效破解贵金属缺乏。”李光凑上前,仔细打量着这些矿层。

    “还不止这样,普通金矿石的含金量每吨超过10克就已经是纯度很高的矿源,而这里的岩石每吨含金量超过80克,几乎是纯度矿的8倍。”专家抹了抹手,把灰尘掸掉。

    话语间,地壳又狠的抖动了几下,这一次地震比刚刚强烈很多。我和李光都显得有些惶恐,而苏联专家可能早已习惯,却淡然处之。

    一路向前,走过洞xue,面前机械轰鸣,巨大的钻管匀速扭动着,其正下方的钻头与岩层摩擦发出剧烈的撕磨声。一番震动过后,钻管不由得左右摇摆,钻头碰撞岩壁的声音震耳欲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