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武帝寄奴在线阅读 - 第八章 攻克会稽 (2)

第八章 攻克会稽 (2)

    等到桓不才的将士几乎损失殆尽之时,再把消息传递给孙无终,利用孙无终救援心切,一步一步又把孙无终诱到同样的伏击地点。等到孙无终意识到桓不才所处之地是埋伏圈时,已经晚了。贼兵一拥而上,把孙无终的军队也分割成了几段。好在孙无终调兵有方,尽管损失了一部分军力,但是他的大部兵力却和桓不才汇集到了一处。

    孙无终毕竟是个有勇有谋的老将,他令将士死守阵地。与贼兵陷入了阵地战。

    贼兵向来是用十数倍的兵力进行人海战的,但这一次徐道覆却充分地利用了地形与战术,只用了两倍兵力就全歼了桓不才军。困住孙无终军后,徐道覆分兵一半,用等倍的兵力继续与孙无终作战,另一半兵力急赴会稽增援。

    任凭孙无终老谋深算,被徐道覆困住后依然不能突破,而兵力却消耗极大,死伤惨重。在面临着与桓不才一样被全歼的威胁而无计可施时,孙无终只好派人突围到会稽城下向刘牢之求救。

    “会稽攻城战正处胶着之时,桓、孙二军又处危难之中。各位有何良计?”刘牢之对到齐的众将说。

    刘牢之的发问换来的只是一片寂静,我也低头不语。目前的情况的确是两难。如果不理会桓、孙而一心攻城,孙无终军有可能像桓不才军一样全军覆没;如果派兵去救,又会使精力组织的攻城战功亏一篑。

    刘牢之见众人都不说话,开口问:“高雅之如今何在?”

    “在南面。”

    “速派人请高雅之分一半兵赴西面救援,能救则救,不能救则迎面截住赶赴会稽的贼兵。刘裕将佯攻的士兵留在南门待命,主攻的士兵调到西面设伏,阻住徐道覆的援兵。同时令西面不分主攻、佯攻,所有士兵均投入攻城战。北面主攻的士兵全部调集到东面,协助东面攻城。南、北两面专职佯攻,由东、西两面主攻。今夜三更四面同时开始攻城。不得有误!”

    “遵令!”

    “司马、各位参军留下,余下诸将速速回营!”

    众人退出去之后,刘牢之对我们说:“眼下形势危急。我打算连夜攻城,拚死一战。倘若这一夜攻城还不奏效,那么便只好撤军。”

    “撤军?”何无忌一跃而起,“为何撤军?如今桓、孙两军虽然失利,但攻城战我方占据优势。如此一撤,数月的艰辛与将士的伤亡岂不白费?”

    刘牢之知道参军们的想法与他这个外甥是一样的,他扫视了一圈说:“此次出兵讨孙恩本就仓皇。我虽为五郡镇守,但兵力均出自丹徒一郡。其它几郡不仅没有兵,而且还需要分兵驻守。这一个月来攻城战虽然奏效,但我方兵力消耗过大。倘若这一次攻城不利,不唯我军无法再围城,反而会因四面贼人援军聚集而将我军陷入里外夹击的包围内。无忌你能有何计?”

    何无忌被舅舅这样一问,也拿不出良计来,只好低头不作声。

    刘牢之没理会他,接着说:“各位想必明白,这一次的里外夹击可与一个月以前的里外夹击全然不同。一个月前,贼兵是散勇,其袭击只能算sao扰。如今却是因为我军四军伤了两军,余下的两军也损了部分兵力,而敌兵却比一个月前兵力更强。你们可想过没有?一旦错失良机,再陷入里外夹击的话,我等所剩之兵力也将会如桓不才军一样全军覆没。”

    “什么?全军覆没?”何无忌刚说完这句,刘牢之就瞪了他一眼。

    何无忌颓唐地看了看他舅父,又看了看我。我冲他点点,表示刘牢之说的有道理。

    刘牢之的这番话,其实是上一次我和他谈话时的观点:不要以为贼兵不懂兵法、不懂战术,就像在沪渎一样,稍有不慎将会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就像是一个弄潮儿,即便他能逍遥地乘风踏浪,可一旦失足也有性命之忧。

    其他几位参军听到“全军覆没”四个字也露出忧虑之色。

    刘牢之说:“所以,与其在此勉强攻城,不如北退,在浙江沿线布防。同时上表请求增派援军。这是我军的最后一搏。倘若还不利的话,也许就只有请江州出兵了。”

    “请江州出兵?那岂不是要让桓玄得逞了?”一个参军惊讶地大声说。

    “没错。否则如之奈何?江州幅员广阔,人口众多。桓玄一直试图找机会沿江东进,然而始终被朝廷所抑止。去年,桓玄就曾上表朝廷要求讨伐孙恩,朝廷没有应允。也幸得我等打了胜仗,在吴郡击退了孙恩,所以桓玄才作罢。这一次倘或不利,也就只能听凭桓玄调兵东进了。”

    那参军低头小声嘟囔:“桓玄征讨孙恩是假,如同董卓一样进京倒是真。”

    众人纷纷点头。

    “自然是。”刘牢之叹一口气,宽慰大家说,“可是与孙恩贼寇比,桓玄至少名义上还是我大晋的臣子。孰重孰轻,自有份量。”

    听了刘牢之这话,我心里在不停地权衡利弊。他考虑的这一招实在是太过凶险。就像是门内有虎、门外有盗,二凶并存。现在因为畏惧门内的虎而开门揖盗,难道不是饮鸩止渴么?

    “德舆,你有何见解?”刘牢之把众人一个个问了一圈后,终于问到了我。

    “末将以为将注全押于这一局,风险过大。”我回答说。

    “如你所说,该当如何?”

    我摇摇头说:“我也无甚良计,只望将军能多加权衡。胜也罢、负也罢,不可令桓玄率军东来。我以为孙恩易灭、桓玄难缠。如不细加盘算,只恐将来无法收拾残局。”

    与其说刘牢之担心这一仗的胜负,不如说刘牢之更担心桓玄会拿这一仗做文章。他刚才说要请桓玄东来,其实谁都听得出来他说的是反话。

    他真正想要告诉众人的是这一仗背后潜伏的巨大危机。桓玄东来,不仅仅对朝廷不利、对刘牢之不利,对在座的每一个人都不利。刘牢之与我们的关系就像是东周时期的诸侯与大臣的关系一样。如果诸侯身处不利,我们这些臣子又会有怎样的下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