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庶女的日常在线阅读 - 第23章 无题

第23章 无题

    童嬷嬷一早就起来收拾好了,她看着二姑娘梳洗了,坐到了饭桌旁,才出门。【】

    她沿着花园墙走到东北角的后角门,跟守门的婆子聊了几句,悄悄儿塞给那婆子一把钱。

    那婆子攥着钱塞进袖子里,“如今管得严,歇晌午觉之前一定得回来,中午换班,下午可不是我。”

    “知道,你受累,”童嬷嬷拍拍她手背,“我早去早回,决不让你为难。”

    童嬷嬷这些年在唐家照顾二姑娘,拿的月钱不算低,却没存下多少钱来,毕竟她不像别的在主子身边伺候的人那样有底下人孝敬,还时不时的能拿到赏钱。

    幸亏小王姨娘给二姑娘留了银子,老爷也偶尔贴补些,要不然,她的钱就是全贴给姑娘也不够用的。

    像很多不得势的仆妇那样,她也不得不时常做些针线拿出去卖,一开始手艺差,也卖不上钱,勉强能保本儿罢了,后来练出来了,也知道绣铺里喜欢收什么样的,这才渐渐攒下了钱。

    所以童嬷嬷对街市上收针线的铺子还是心里有底的,她跑了两家经常去的铺子,问了问价,都不太满意。

    没办法,这都快三月了,谁还买这些东西呢?店里收了,也不过是压着本钱。

    她在街口站了片刻,便往南街走去。

    曼春用过早饭,在屋里来回走了一会儿,觉得有些疲倦就停下来。

    拿出昨天父亲给她的字帖和纸笔,她想着,既然让她练字,那她就练,练好了也是自己的益处。

    牙黄色的宣纸质地精良,摸在手里又柔又韧,曼春裁了几张一尺见方的准备练字,其余的纸重新卷好放回架子上。

    耐心地研出一池墨,对着字帖认真而缓慢的写了个“天”字,第一笔下去,她就知道这个字写坏了。

    无他,手上没有力气。

    她前世初进水月庵的时候,也差不多是如今这个情形,大病初愈,拿笔时间长了手都会抖,可老庵主不许她停——那时候每日清早起来她要绕着庵堂走,走到浑身出汗,然后回去练字,要认认真真写满十张经文,上午做针线,下午跟着老庵主学画,日日不缀,一直坚持了两年。

    既然那时候她能坚持下来,如今她也可以。

    想到这里,曼春重新坐直了,凝神静气。

    守信家的领着人来的时候是小五去开的门,她问明了来意,跑到上房门前悄悄朝小屏摆了摆手,待小屏出来,她小声道,“守信家的领了几个人来,说是安排在咱们院子里干活儿的,要请姑娘看看,见不见?”

    小屏点点头,指了指屋里,也小声道,“姑娘写字呢,我去问问,你给守信家的搬个凳子让她等会儿。”

    二姑娘正低头写字,小屏掀了帘子进来在门边站着不敢出声打扰。

    曼春眼角余光瞄到小屏出去又进来,知道是有事,写完了一行,她抬起头来,“什么事?”

    小屏道,“是守信家的,她带了几个要安排到咱们院子里干活儿的,想请姑娘先看看,姑娘要不要见见?”

    见是自然要见的,曼春洗了手,照了照镜子,见没有什么不妥的,就出来坐在正堂上,“叫她们进来吧。”

    守信家的就领着三个人进来一起向曼春见礼,这三人一大两小,都垂着眼睛不敢抬头,曼春见那站在中间靠后的妇人也就二十六七岁的模样,头上挽了个纂儿,什么首饰都没戴,形容消瘦,神色却很镇定,两个小的,有一个七八岁的相貌与那个妇人有几分相像,另一个个子却高,一双浓眉英气勃勃,面容稚气,像是十二三岁的样子。

    守信家的道,“这三个是新入府的,都打理干净教了规矩,老爷让她们过来伺候姑娘。”

    曼春问她,“她们是一家子?”

    守信家的道,“不全是。”她指着那妇人和年纪小的女孩,“这是姚氏和她的女儿春雁,原是湖州人,来泉州寻亲落了难,就自卖自身带着女儿进了府,会针线,会织作,也能干浆洗的活儿。”

    她又一指那个子高的,“这关二妹是本地人,家里过不下去了,就把她卖进府里了,有一把子力气。”

    关二妹?关二哥……噗——曼春一时没忍住笑了出来,见关二妹耷拉下了脑袋,她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这个倒是英气勃勃。”

    守信家的低头掩唇,忍着笑意,“暂时就这三个,姑娘看看是不是都留下?”

    曼春点点头,“行,那就留下吧。等童嬷嬷回来再安排她们。”又问她们,“你们有什么要说的?”

    姚氏摇摇头,“但凭姑娘吩咐。”

    倒是关二妹,她脸上有些红,局促道,“姑娘能不能给我改个名字?”

    曼春就问她,“你想改个什么名儿?”

    “我……奴婢原来在家里行二,爹娘懒得费心思起名,就叫奴婢二妹,这也不算正经名字,还请姑娘给起个好听的,不叫人笑话就行。”

    她说话的时候,大着胆子抬头看了一眼,曼春见她一双杏眸干净明亮,便先生出了几分好感,“山眉水眼,现在正是二月,你就叫春波如何?”

    春波听二姑娘文绉绉的念了几句,觉得挺好听,就赶紧道,“那我以后就叫春波了!”

    一下子又来了三个人,好在倒座房还有空屋子,曼春对守信家的说,“等裁缝来送衣裳,你让她再带些衣料来,给这三个一人做一身衣裳。”

    说到衣裳,曼春又想到了被褥、帐子这些东西,她这里可没有多余的,就对守信家的说道,“我这里也没有多余的被褥和帐子,得去外头现买了。”

    守信家的赶紧道,“不用姑娘cao心,这些东西到前院批个条子去库房领来就是了,要是姑娘没什么别的吩咐,我这就带她们去办,再叫了裁缝来量尺寸,准保今天给置办齐了。”

    等守信家的领着这三人出了院子,小五跟小屏凑在一起偷笑,曼春看看她们,小屏戳了小五一下,让她别笑了,小五忍着笑,道,“姑娘,我们就是觉得叫二妹的人也不少,偏偏她姓了关,也不知道她还有没有个二哥?姑娘说她是山眉,依我看倒像是一对黑笤帚。”

    曼春笑着嗔了她一眼,“促狭鬼,人家的眉毛多英气,再说名字都是父母给的,她有什么办法?别人都放心里,怎么就你忍不住要说出来?让人听了该难过了。”

    曼春这么半说笑半教训的,小五赶紧道,“姑娘教训的对,是我错了,等她来了我就不说了,姑娘,我去干活儿了。”说罢,溜回厨房去了。

    刚进了厨房,脑袋后头就挨了她娘一掌,宋大家的小声骂道,“嬉皮笑脸的,去!好好跟姑娘说话。”

    曼春见她溜掉,心里有些不喜,也有点无奈,可转眼间又见她垂头丧气的回来给自己福身赔不是,“姑娘,是我错了,姑娘说话的时候,我不该嬉皮笑脸的,请姑娘责罚。”

    曼春心里略爽,“那就罚你把厨房的水缸添满吧。”每天一早粗使婆子都会把厨房的水缸挑满,这会儿中午饭还没做,缸里的水应该至少还有大半,倒不是多重的活儿。

    童嬷嬷快到午正时分才回来,后角门上的婆子一听见动静就赶紧去开门,急道,“你可回来了!”

    童嬷嬷手里提着两袋子东西,随手从袖袋里摸出个小瓶儿塞给守门婆子,“我先进去了,今天承你的情,回头请你喝酒。”

    那守门婆子也怕时候不早了再被换班的人撞见,朝她摆摆手,“快走吧!”

    童嬷嬷走了几步,又退了回来。

    “又怎么啦?”

    童嬷嬷道,“回头叫你妹子弄几盆好花送去我那儿,有赏钱的。”

    “知道!知道了!你快回去吧!”守门的婆子急了,让人撞见她随便放人出入,她这差事就别想要了。

    童嬷嬷抱着东西进了屋,曼春赶紧让小屏给童嬷嬷上茶,童嬷嬷坐下歇了歇,道,“成了。”

    曼春问她,“还顺利么?”

    “今天倒是顺当,这附近的绣铺要么不收,要么给的价太低,我就去南街赁了个小车,叫那车夫往有蕃商铺子的地方走。”

    “跑了几家店,倒真有收的,那伙计一开始跟我说大的四钱银子,中等的两钱,小的一钱,我一听就知道他们这价钱开的不实诚,这哪能只论大小?越细致的越不好编,后来我就说我那里还攒着不少货呢,那伙计才叫了他们掌柜出来,那掌柜的眼倒毒,见了我就让人给我设座上茶,拐弯抹角的打听我是哪个府里的。”

    小屏忙问,“嬷嬷怎么说?”

    童嬷嬷道,“还能怎么说?装听不懂呗。跟他掰扯了半天,拿过去的络子不论大小一律四钱银子一个,明儿我再把剩下的那些送过去,不过,今天拿去的都是好的,剩下的有的差些,恐怕要让人压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