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新一战风云在线阅读 - 第五章 特赖奇克

第五章 特赖奇克

    波恩距离科隆市中心大约30公里,正如波茨坦之于柏林一样,波恩是科隆的后花园。这个人口不多的小城镇内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没有轰鸣喧嚣的工厂,但却分布着包括波恩大学在内的十几家科研院所,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科教城。

    此外,市区周围还零零散散分布着几十个规模不大的庄园,这些庄园大多是科隆贵族们的产业,他们平时住在城里,每逢周末便会前来度假。

    科隆是德国西部最大城市之一。紧邻莱茵河,交通便利,航运发达,从中世纪起便是银行家们聚集的城市。1259年科隆市民开始对所有莱茵河上运输的货物享有首购权利,200年后这里又成为中欧仅有的自由市。于是,持续几个世纪的商业和金融业的繁荣为城市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正是依靠巨额财富外加开明的贵族议会制,科隆才能一次又一次的花钱来避免军队的围攻和劫掠。而数百年的人文和财富的积淀,使得这所城市可以高傲的面对来自普鲁士的统治。

    因此,科隆人宁可忠于拿破仑也不愿意接受同为德意志联邦成员的普鲁士的领导。毕竟,拿破仑身后有更加伟大的巴黎和造就了整个启蒙时代的法国文化。

    杨禹凡在入学典礼上受到了校方的礼遇和来自波恩各界的欢迎,毕竟这是普鲁士王室捐献的学校。

    第一学期,杨禹凡大部分课程属于枯燥无味的基础课程,不过有一门是例外,美洲拓殖史。

    普鲁士的基础教育从小学开始就特别强调地理和历史课程,所以上到中学时候,对国内外历史的了解就已经相当不错了。因此,即使大学新生也开设了一门和经济有关的专门史。

    说这门课例外,第一,历史本身就是杨禹凡所感兴趣的课程;第二,这是一部殖民地开拓的历史;第三,教授这门课的老师叫做特赖奇克。

    第一个原因就不说了。第二个原因也很简单,殖民地意味着资源、人口和财富,广袤的殖民地正是杨禹凡为之努力的目标,也是德意志能够世界性强国的物质和地缘政治的基础。

    至于特赖奇克倒值得好好说一说。此君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政论评论家,以杨禹凡对德国历史的一知半解的人都听说过,可见此人确实不是个一般的历史学家。

    特赖奇克学问渊博,强烈的日耳曼沙文主义情节和现实的政治外交方略使他成为日后第三帝国最为推崇的学者之一。

    作为大德意志派的代表人物,特赖奇克主张把全体日耳曼人聚集到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帝国;他主张实行中央集权,反对各小邦的封建贵族对经济政策的干预;他强调开辟广袤的殖民地,向外界输出人口和商品,以此扩张帝国的实力。

    他的这三项政治主张正是杨禹凡心中的理想和为之奋斗的目标。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特赖奇克作为大德意志派的旗帜,身边聚集了很多持此类观点的人,这些人在不久之后组成了一个政党,在帝国前进的道路上发挥了旗手般的重要作用,此是后话。

    时间过得飞快,杨禹凡以他博学的知识、平易近人的处事方式以及只有13岁的年龄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由衷的敬佩。在波恩大学,人们都乐于提及这位年轻的王子。

    “王子殿下,您对西班牙人在南美洲的冒险经历真是太了解,那些生动的故事甚至出乎了我所认知的范围。”在校园草坪中的长凳上,赖特奇克和杨禹凡正聊得起劲。

    “谢谢老师的夸奖,我不过多看过几个小故事而已,毕竟王家图书馆的藏书比学校的要多,而我恰恰对这些冒险故事感兴趣而已。”杨禹凡微笑着说到。由于相当的知识水平和杨禹凡的刻意为之,他和赖特奇克教授的关系已经非常融洽。

    “我在柏林上大学的时候就开始研究美洲的殖民史,那个充满个人英雄主义的大航海时代真令人神往。可惜德国不是西班牙,我也没有出生在那个年代。”特赖奇克又是兴奋又是惋惜的说道。他静静的往着远方,似乎回想起了他在柏林大学读书时的峥嵘岁月。

    “呵呵,我和老师您有着同样的梦想。不过大航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美洲也已经被开发并建立起若干个天主教的主权国家。西班牙丧失对南美的掌控真的是太失败了。”

    “西班牙人?如果说三百年前的西班牙人还令人尊敬的话,那么现在的西班牙人真是辱没了他们祖先。曾经足迹遍及整个欧洲的长枪方阵,曾经横行大洋两个世纪的无敌舰队都已经灰飞湮灭了。美洲的黄金和白银给这个拉丁国家带来的是精神上的腐蚀而非物质上的进步。即便南美依然控制在他们手中又能如何呢?一个国家的国民没有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没有勤奋、严谨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是无法保持住世界大国的地位的。”

    “所以后来足够勤奋、严谨并且坚忍不拔的英国人才最终成为纵横四海的世界霸主?”

    “殿下说的很对,不过除了英国,同属日耳曼种族的德国同样应该成为世界大国,而不仅仅是欧洲强国。过去因为我们的分散和不团结,但现在这些因素已经不存在了,未来的世界必将属于德意志。”说话间,特赖奇克有些激动。

    “我有看到老师在《日耳曼尼亚》日报上发表的那篇著名的政治评论,我也认为在非洲开拓殖民地是个不错的选择。既然美洲有金银,黄金海岸有金银,谁敢说非洲的其他地方就一定没有?”杨禹凡顺着特赖奇克的话头把主题转向了非洲殖民地的讨论。

    “殿下是看的那篇《拓殖非洲》的文章吧。几个在非洲做生意的不来梅商人曾看到这篇文章并感到振奋,他们联名向帝国议会和俾斯麦阁下去信,说明他们在非洲的贸易需要帝国军队的保护,但那些信件如果石沉大海毫无回音。”

    “看来俾斯麦首相是反对在非洲开辟殖民地了?”

    “应该是这样的,或许他考虑的是更为现实的问题吧。”特赖奇克无趣的摇摇头。

    “比如文化斗争?”杨禹凡反问到?

    “是的。”

    “政治家和教授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永远是不一样的。不过,我想时机成熟的时候,首相大人一定会关注这个问题,因为这关系到海外的德国商人的利益。”

    “但愿如此。”特赖奇克耸耸肩道。

    这是杨禹凡第一次和赖特奇克交流关于非洲的问题,虽然所涉不深,但彼此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点燃了这位年轻教授胸中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