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新一战风云在线阅读 - 第九十二章 又见塞德利兹

第九十二章 又见塞德利兹

    关于鲁道夫成为匈牙利国王那一章感觉有些过于YY,所以经过反复斟酌还是将情节进行了一番大改,并把这章彻底删掉。接下来鲁道夫将如期挂掉,威廉则联手俾斯麦从外部给奥匈制造危机,迫使老皇帝下台,从而彻底瓦解这个大杂烩帝国。

    另外,回来后一直没有和书友们打招呼,主要是上传比较匆忙,杂事比较多。在此,对于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本书的朋友们道一声“谢谢”!还是那句话,书一定会写完,但更新无法保证。

    ……………………………………………………………………

    新婚燕尔的威廉和特蕾莎选择了到波美拉尼亚的海滨旅游圣地沃林岛去度蜜月,那也是威廉曾生活了近4年的地方。

    站在沃林岛的东端岬角可以将斯德丁泻湖和波罗的海的风光尽收眼底,水的颜色从这里分界,一边碧绿一边蔚蓝,清新的海风伴随着花草和林木的芬芳沁人心脾。

    虽然这里的风景威廉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可是和心爱的人在一起渡假,无拘无束的享受大自然的感觉是如此的美妙,岂是一个“惬意”所能形容的。

    到达岛上的第三天,威廉视察了守岛部队的官兵,这是他曾服役过的部队,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不过最让他感到惊奇和欣喜的是,他在波茨坦儿童团时候的好兄弟塞德利兹现在正这支部队担任上尉营长。

    一晃都将近20年了,当年,罗恩、塞德利兹、哈克这三人是和威廉同寝室的最好的朋友。毕业之后,各自忙于学业也渐渐失去了联系,威廉除了10年前在一次宫廷宴会上见过罗恩一面外,其他人毕业之后就再也没见过面。

    回忆起童年时代的光景,威廉和塞德利兹都开心得像小孩子一样。随后威廉又了解到他们几个人的近况,塞德利兹由于学习太差,没有考上陆军学院,于是早早加入了普鲁士陆军。依靠家族的门第和在儿童团的学习经历,他参军两年后有幸到陆军大学的短训班度了一层金,之后从见习排长干起,10年过去了,如今刚刚提升为上慰军衔,职务则是沃林岛驻防部队的代理营长。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他基本是要以“荣誉少校”军衔退役了。

    哈克则因为学习太好差点放弃军校而报考名牌大学。儿童团毕业后,哈克先是回到家乡的一所私立中学读完了中学的全部课程,正当他在选择上大学还是上军校之间犹豫的时候,一场大病几乎夺去了他的生命。花了3年时间,他才慢慢康复起来。随后,他的父亲施里芬伯爵坚定地让他选择了军校,伯爵认为从军可以强健一个人的体魄——这也是当年哈克的爷爷的观点。(施里芬伯爵的身体就不太好,常年脸色苍白,加上患有高度近视,照片上的他总是给人垂暮之年的感觉)

    在陆军大学的参谋学院,哈克整整读了8年书,最后是以战争史博士的头衔从该校毕业。由于先天性近视,哈克直接被分配到总参谋部的军史局去工作。该处是他的父亲一手创建的,并担任了10年局长,不过1888年哈克参加工作的时候,伯爵已经接替瓦德西出任军需总监和副总参谋长了。

    相对来说,罗恩是最顺风顺水的了。按部就班地上中学,考军校,在陆军服役4年后便进入陆军部工作,现在正担任军械局火炮处炮兵后勤科的科长。

    得知了塞德利兹的近况,威廉唏嘘不已,看来什么时候都一样,不用功读书就是不行呀!

    “那你打算什么时间退役?”威廉问。

    “明年或者后年吧。”塞德利兹摆弄着手中的餐勺道。

    “去向有着落了吗?”

    “我有个朋友正在遥远的中国担任军事教官,收入还不错,他想明年时候回国结婚,因此曾询问我是否愿意去中国接替他的工作。”

    “这么说你打算到古老的中国去发展了?”

    “还正在考虑,听说陛下去过中国,不妨帮我拿个主意。”

    塞德利兹从小就胆子大,在威廉面前也根本不拿自己当外人,说话十分随意。

    “我曾经到过中国,那是一个古老而又保守的国家,我觉得你与其到那么遥远的地方墨守成规地做一名无聊的教官,还不如去低地国家做一名雇佣兵或者回家打猎呢!”

    威廉这一番话就像一瓢凉水把已经微微有些动心的塞德利兹彻底浇灭火了。

    “不过我朋友说中国是个快速变革中的国家,机会很多,去到外面的世界见识见识,总比一直呆在家里好吧!”塞德利兹试探着说道。

    “中国我很了解,去那里做教官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更不会有什么好的发展机会,我看你倒不如去非洲。”“非洲”两字威廉说得铿锵有力。

    “非洲?”塞德利兹疑惑地说道:“不是说白人去了那里都要生热带病的吗,而且弄不好就没命了。”

    “热带病是有,不过也只是体质不好的个别人而已,至于因此丧命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我对非洲丝毫没有什么了解,陛下能说得更明白些吗?”塞德利兹挠挠头问道。

    “你先听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威廉自信地笑了笑:“10年前,有一位年轻的美国记者,名叫亨利·斯坦利,他本人是英国人。大约1879年的时候,他在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的资助下,花了四年时间对非洲刚果河流域进行考察,成为第一个沿河走完全程的西方人。沿途,斯坦利以“国际非洲协会”的名义,同许多当地酋长签署了保护协议,比如用几串玻璃珠子就能换取超过500平方公里土地的主权,当然发生冲突的时候,他的二十支马蒂尼步枪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通过这次考察,他最终使大部分刚果河流域的土地成为利奥波德国王的私人领地。”

    末了,威廉又补充了一句:“塞德利兹上尉,你知道斯坦利征服的这片土地有多大吗?”

    塞德利兹睁大眼睛摇摇头。

    “相当于20个比利时,甚至比我们德国的面积还要大。”威廉微笑地看向塞德利兹,继续道:“那里有丰富的资源和众多的人口,现在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紧紧靠出售采矿和狩猎许可证每年就能收入数百万马克。”

    “听陛下这么一说,这可真是一桩好买卖呀!”塞德利兹一副惊喜的表情。

    “你可别把考察当郊游,非洲的原始丛林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危险,斯坦利团队从东非出发的时候有374人,等到达非洲西海岸也就是刚果河入海口的时候只剩下110个人了,其中的艰险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这真是一项充满挑战而令人无比激赏的伟大事业,现在的非洲还有这样的机会吗?”

    果然不出威廉所料,塞德利兹的个性使他对于这样史诗般的冒险活动充满了渴望。

    “机会当然有,不过不比10年前那般容易了。时候不早了,我们明天再接着谈怎么样?”威廉耸肩道。他之所以在关键时刻停止谈话,一来是给塞德利兹一个冷静考虑的时间,二来是要找到一张非洲的地图,否则空口说白话,还不把塞德利兹搞得云里雾里一般。

    第二天上午,威廉的副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斯德丁市议会图书馆搞来了一张英国人在四十年前绘制的非洲地图。虽然连比例尺都不甚准确,不过大体还能看得明白。

    “上尉你看,凡是我盖上红纸的地方就是我们德国宣布拥有主权的地区,非洲西部这一狭长的小块地区名叫多哥兰,早在二百年多前,勃兰登堡——非洲公司便在那里开辟了贸易站,这块地方虽然很小,以至于在地图上如此的不起眼,不过它却是我们在非洲4块殖民地中唯一能够实现财政自给自足的,那里盛产咖啡和可可,如今全德国20%的可可粉都是来自这里。

    “你再往下看,这一块地方叫做喀麦隆,喀麦隆在西班牙语中是龙虾的意思。据说十六世纪,西班牙人第一次进入喀麦隆的时候,在几内亚湾捕到满满的一网龙虾,于是这片地区因此得名喀麦隆。俾斯麦首相在1885年的柏林会议上为我们国家争取到了该地区的主权,不过我们目前实际控制区还只是沿海的几个据点,广大的内陆省份均由当地的部落酋长实际统治。”

    “你继续往下看,这片靠近非洲南端的地方叫做西南非洲,面积虽然广袤,但人口稀少,因为境内的大部分地区都是沙漠,这是块英国人看不上眼的土地,因此才被我们得到。不过这一地区唯一的一个天然深水港口——鲸湾港却是由英国人控制的,他们对该港口的主权最早可以追溯到拿破仑战争之后签订《巴黎和约》。”

    地理和历史知识本来就不甚丰富的塞德利兹此刻有如听天书一般,那个年代的非洲对于一般的欧洲民众来说还是非常陌生的,至于势力范围的划分只是政治家们的事情,老百姓根本就不关心。

    “再来看这边。”威廉指着地图的右侧说道:“我们在非洲的东部也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我们在坦噶尼喀的主权已经获得承认,同时我们在维图的领地也有很大拓展空间。(维图是肯尼亚沿海的一小片土地,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

    “我想让你去的地方就是这里了。”威廉目光转向塞德利兹,“因为这里依然充满机会。坦噶尼喀西北方的乌干达地区现在依然是由黑人王国统治;南方的罗德西亚名义上虽然归属于英国,但那里的黑人并不安分,和白人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西方便是那块被斯坦利征服,如今属于比利时国王个人名下的刚果地区了,在这里我们依然能找到机会。”

    在原来的历史时空中,乌干达地区在1890年曾发生过一件传奇般的历史事件。1890年8月在英国东非公司工作的卢吉上尉(第14任港督)率公司商队深入1000公里不毛之地前往布干达王国(位于乌干达南部),靠带着几挺机枪打退了无数的打劫者,全程历时5个月。当时发现这里的各种教徒和名义上的国王正在进行复杂的斗争。之后,卢吉上尉经过长达18个月的活动,结合外交技巧和显示军事力量,迫使国王姆旺加两次与他签订隶属英国的保护条约。但在这期间,东非公司无视卢吉的努力,决定退出。于是卢吉回到英国,发起一个政治运动,说服首相威廉·格莱斯顿的政府接收他开拓的乌干达保护国。并指出法国竞争对国防造成的危害,1893年,他发布了第一本书《我们崛起的东非帝国》和他在尼亚萨兰和乌干达冒险的自传。1894年6月,英国政府与布干达签订新约,布干达正式成为英国的保护国。接着,英国于1896年将其保护范围扩大到乌干达全境。

    大约于此同时,英德两国为了协调在非洲殖民地的关系,双方签署了《桑给巴尔——赫尔戈兰》条约,当时俾斯麦已经下台,协议得到了首相卡普里维将军的支持。该条约规定,英国把位于基尔运河河口,距离德国海岸咫尺之遥的赫尔戈兰岛割让给德国来换取德国在东非地区不再扩张的承诺。同时德国放弃位于英属肯尼亚境内的维图地区,英国则答应在贝专纳兰保护地的北部为德属西南非洲划出一块通向赞比西河的狭窄通道(卡普里维角)。

    事实上,德国在1890年在东非的势力远不仅局限在坦噶尼喀,除了北方的维图外,德国在桑吉巴尔已经开始显露出优势,来自阿拉伯的苏丹希望能通过和德国的合作将英国势力驱逐出该岛。桑吉巴尔是整个东非地区的奴隶和香料贸易的中心,经济价值和战略地位都十分重要。

    在乌干达,英国、法国和德国三股势力交错在一起,虽然卢吉上尉成功迫使布干达国王和他签署了保护协定,但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非洲,法国和德国有充足的法律依据无视这种山寨版的协议。

    人们普遍认为,德国签署《桑给巴尔——赫尔戈兰》条约给予英国方面过大的让步,就连俾斯麦事后也颇有微词,认为“(卡普里维)首相太着急了”。

    威廉不能保证德国能最终控制桑吉巴尔岛,但以此为饵一定能换取比一个赫尔戈兰岛更有价值的东西。至于乌干达,威廉也没想着在那里建立有效统治,但也绝对不能让英国人十分轻松的占领那块地盘。

    望着偌大的非洲版图,塞德利兹忽然顿悟似的说道,“陛下,我终于知道您让我去非洲的意义所在了。也许有一天我也会像500年前的卡尔·马克伯爵那样,因为给帝国带来新的领地而永垂史册。”

    “呵呵,卡尔·马克伯爵只不过为我们增加了两个省份,而你也许能为帝国建立起一个庞大的中非王国也说不定。”威廉笑吟吟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