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买人
被害死几个大字在脑海中鲜明的闪过。黛玉她不由自主的踢开被子。呼地翻身坐起。眼睛瞪得溜圆。不错不错!就算贾府不想让黛玉嫁宝玉,可也从没为她谋划过别的好姻缘。原小说根本没有这一段!没有!她们不是不能,是根本不想!林黛玉不能走,走了就意味着几百万两银子要带走。于是,她们就折腾她。林黛玉说,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雪剑严相逼!这不是她神经过敏!这是真真实实每一件事发生在身边!怪不得黛玉最后死了。可就算快死的时侯,也连个大夫都不给请。真******!这帮玩意是人吗!是人吗! 正气得咬牙切齿,忽发现雪雁在旁看着她,她脑子突然清醒。上一世就是锋芒太露,结果让人算计了。一货车给撞红楼里来了。这一世,先留点神。毕竟自己现在弱女一个。不可太强势。淡定!淡定!想想,该怎么办呢。她的眼光瞟向了雪雁。那俗话说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自己心理龄都二十多岁了,不信套不出这小丫头的话来。 于是,黛玉假装无聊,和雪雁聊天。聊着聊着,天就黑了,黛玉也把家里许多情况套出来了。而且,她还得到一个重要线索。贾链在卖林府的家奴!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林府花园一段低矮的墙上,突然冒出一个竹梯,接着,一个黑黑的,胖胖的少年从下面爬上来。他伏在墙上,四下看了看,朝墙里面招了一下手。过了一会,雪雁圆圆的小脸露出来。 雪雁也爬上墙,二人四下张望一下,把竹梯提起放到墙在另一边。黑脸少年从梯子下爬下来。他朝雪雁摆了摆手。雪雁忙提起竹梯。放回墙内。顺梯子爬下去了。 黑衣少年提着袍子匆匆离开林府。走过几条街,雇了顶小轿坐了进去。轿子直奔扬州西的人市。路上,黑脸少年掀起轿帘不停地往外看。只见楼阁林立,翠袖飞舞,居货山积,行人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她摇头:“可惜,回不去了。再不照下来。自己就成新闻人物了。到那时,做个广告能要几百万。” 原来这黑脸胖胖的少年不是别人。正是黛玉改扮。黛玉这时掸了一下袍子上的土。她现在穿的衣服是原来林府为一个宾客准备的衣服。她又摸了摸腰间,这腰间塞个软垫子,使她看起来很胖。这身装扮,都是雪雁帮她找到。黛玉暗叹“俗话说得好啊,一个好汉三个帮,虽说现在林家家奴都让贾链拉到人市去卖,但贾琏还带了八个护卫,二个婆子。要没有雪雁在里面帮忙,自己岂能这么轻松的跑出来。” 他正想着,外面轿夫说道“公子,人市快到了。”黛玉嗯了一声。她不放心地又摸了摸怀里。那里有一把锋利的剪子。人说洒壮怂人胆。她现在不能喝酒,还不能用剪子壮胆!这体格虽破,可凭着这把剪子,真有流氓看出她是女孩改扮,她就先下手为强。先放倒一个再说。好象哪个坏蛋说过。宁做凶手,不当苦主。他林黛玉现在宁可做活得好的坏蛋,不做被人逼死的林黛玉。话说这么说,她还是有点紧张,别看上一世看电影,那么多女扮男装的,好象都看不破,但她可从没扮过。可别让人看露了。这人市可龙蛇混杂,别没买到人。却让几个混蛋把自己打昏再给卖了。 ” 因刚刚早晨,人市刚开。十分的热闹。黛玉看见,有不少站在街两边的人,有的是有着拿着皮鞭看着。还有的,自己在头上插个草标,孤单单的站着。黛玉发现,这些被卖的人有的人头上插着一根草,有的插二根,还有的插三根。黛玉暗暗奇怪。但她的心思不在这上头,她知道自己这具身体不行,更不想让人多看到自己。便多给些钱,让轿夫把自己放下,先去打听,哪里卖凌府府的奴仆。尤其是林府府的管家卖了没有。因为雪雁和她说过,这林福管家让贾琏的人逼上梁山到人市卖了。但愿还没有卖出去。 轿夫不多时回来,说贾府的奴府在人市西头。听说,凌府的管家还没卖。黛玉暗中大喜。命轿夫赶紧抬自己去卖人人市的西边。
不多时,来到林府卖奴的地方。黛玉看见,这里只剩不几个人了。但围的人却不少。轿夫放下轿子,敲了敲窗子,指了指东面十几步外一个插一根草标的老头说道:“公子,这个就是凌府的管家了。” 黛玉顺着轿夫的手指看去,那管家虽是奴仆,却身穿长衫。戴着头巾。五十多岁年记,面目清矍,下巴上有三络胡子。闭着眼,也不四下乱看,只默默的站着。他身旁是二个四十多岁的仆妇。一个穿深蓝衣服,一个穿黑身衣服。这二人穿得得都体面,只是身上沾了不少灰。神情又委顿。看着管家紧闭的双眼和脸上那股淡然的表情,黛玉竟忽然觉得,这管家决不是普通的仆人。这人见过世面,得沉得住气。这样的人一定能办大事。她刚要下来问价。忽前面一胖胖的蓝衣富翁愤愤问道:“大家都知道啊,插一根草是贱卖,插二根是平价卖,插三根是贵卖。这林府的管家我出了贵卖的价。却不卖我。这是为什么?” 这时,一个大汉抱着膀子拎个鞭子迎上来道:“你眼睛瞎啊,看不见旁边写什么?”黛玉顺着那大汉的手指一瞧,却见管家旁边,写着一行字。“只卖有缘人。” 那蓝衣富商瞟了一眼那行字,忙说道:“什么叫卖与有缘人?到底什么叫有缘。你都卖了二天了,成天插标却不卖,到底什么意思。” “老子看谁有缘谁就有缘。”大汉把鞭子使劲一甩。瞪圆了眼睛。富商似有不服。瞪着眼睛瞧着大汉。 黛玉心里一动。她突然大步走过去,cao着四川口声问道:“这几个人啥子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