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冀州事
书迷正在阅读:万相之王、我有一剑、国医、洪荒少年猎艳录、穿个平安喜乐、系统三国之我是NPC、夫夫益善、喜耕肥田:二傻媳妇神秘汉、重生之那澜
冀州的流民sao乱在黄埔嵩的雷霆手段之下很快就被压制住了,不过黄埔嵩明白,这只是暂时的,只有解决了这些人的吃饭与住宿问题才算是真正的解决了此事。 “大人,此次冀州祸乱,皆因粮食的问题,王家虽说没出过邺城,但是也算是小有家财,王家愿献出粮食一万担,已解邺城的燃眉之急” 刺史府大堂之内,黄埔嵩高坐在上,底下坐着十几人,皆是邺城内的世家,此次由王家带头献粮,旨在结交新到的刺史大人。 王威一开口,后面的世家家主纷纷开口表示自己愿意为邺城贡献一份力量。 “诸位的心意本官心领,在座的都是我邺城的名士,这冀州的情况本官也就不隐瞒了,诸位的这份心意可是解了在下的燃眉之急啊” 黄埔嵩心情大好,这些人的来意他很清楚,这些人能主动靠过来自己也很是满意,治理地方不比做京官,结交地方势力是必须要做的,不然这些人在底下给你搞些小猫腻就够你受的。 黄埔嵩虽说以镇压黄巾起义出名的,但却是一名文官,他的叔叔皇甫规是东汉名将、凉州三明之一,父亲皇甫节曾任雁门郡太守,久为边将。皇甫嵩少年时便有文武志介好诗书,熟习弓马。最初被察举为孝廉、茂才,冀州刺史王芬被罢官,恰逢匈奴入侵,冀州大乱,一时间冀州刺史的位置成了个烫手山药,没人愿意前来。 黄埔嵩的叔父曾有恩于当今太常张奂,因此张奂便推荐闲赋在家的黄埔嵩,桓帝见无人反对,便同意了张奂的推荐。 这次来之前黄埔嵩就详细的查阅了冀州的情况,对于流民他也没有太多的办法,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当晚黄埔嵩在刺史府设宴款待这些向自己示好的世家家主,期间黄埔嵩多次举杯示好,宴会的气氛非常好,众人都很满意。 王威醉醺醺的坐在马车上由仆从护送回家,对于今日的事情他也非常满意,不过此刻他想的更多的却是如何感谢唐林。 上次王威拜访唐林,除了让唐林帮忙引荐刘猛之外,还试探性的询问了一下如何交好新任的冀州刺史。 唐林听后有些吃惊,没想到王威竟然会向自己问这些问题,要知道这些世家最是注重脸面,巴结上官这种事情可以做,却不能明明白白的告知别人的。 避过既然人家问起,唐林也就痛快的将自己的一点见解说了出来,其实中心思想就一句话,那就是要想方设法为大人解忧。 王家没有出仕之人是王家最大的伤痛,因此王威的大哥一直在河东求学,就是希望能谋个一官半职的。 黄埔嵩派出了十几名传令兵,带着刺史府的公文奔向冀州各处,黄埔嵩在公文中要求各地官府必须解决好难民的安置问题。 粥棚的规模在加大,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尤其是邺城周边,几乎每个城镇都有一个施粥的地方,那个地方的粮食紧缺,就会有一队两千人的士兵护送着大批的粮食前去。 那些被攻破家园的村民如今也成了流民,家没了,自己辛辛苦苦存起来的粮食也没了,为了一口吃的,他们不得不加入到流民的大军之中。 因为是别的流民导致的自己如今的处境,因此本地口音的流民仇视一切外地口音的流民,这段时间光是邺城县令就审了不下五十多起打架斗殴的案子。 外面的热闹影响不了山中的生活,在太行山深处,有一座山谷,山谷深处有一处巨大的溶洞,如今这里已经住满了人。 唐林正趴在地上小心的拿一个瓷坛子灌水,山谷内没有水源,只能跑到山谷外的一条小河旁接水。 村内所有的人都在这里了,包括退回来的那些伤员,能动弹的趁着这点时间进山打猎去了,唐林不熟悉这些,就被留了下来,一来照顾伤员,二来山谷内全是老弱妇孺,他还可以充当护卫。 “先生,这些都灌满了” 张寡妇的大女儿带着一群学堂的皮孩子跟着唐林做些可以做的事情,如今的山谷内,没有任何一个人坐在那里偷懒,就连老村长都没天推着仅有的一个石磨在那磨麦子。 “走吧”
唐林摸了摸王二丫的脑袋,他是真心的喜欢这个丫头,不但懂事还能吃苦,这些天帮唐林了不少忙。 “都别闹了,回去了” 王二丫冲着周围喊了一嗓子,瞬间那些趴在地上找野菜的,扒在树上找野果的,光屁股跳进河里尝试着抓鱼的全都呼啦啦的站了起来,提起自己的那个小罐子就跟上了队伍。 如今山谷之内,每天都要靠这些孩子出来打水,采些野菜野果回去,免得一天天的不是面食就是rou食,吃也得吃出毛病来。 这些孩子里面男孩居多,女孩子都已王二丫为首,每天帮助村里的人做些事情,而那些男孩子就不一样了,每天下河捞鱼,上树掏鸟,总之怎么淘气怎么来,就没有一个让人省心的。 为了管好这些小家伙,唐林就将他们都集中起来,自己接替张胜继续给这些精力旺盛的小家伙教习武艺,一时间这些小家伙是叫苦连天。 匈奴人这次的目的明确,因此整个冀州北部已经是荒无人烟了,除了几座大城之外,看不到一个汉人的存在。 匈奴人只要物资,粮食,御寒物品都是他们需要的,每天往返于冀州与大本营的队伍络绎不绝,有一种不将这里搬空誓不罢休的感觉。 幽州刺史试探性的与左贤王的军队打了几次,进展不大。幽州的主力都在东面防御乌桓,不便调动,西面因为靠近并州,因此驻守的兵力非但不多且多是地方军,战斗力并不强。 朝廷已经下旨令并州刺史丁原率军东进,不过这些都需要时间。 黄埔嵩来的时候就很清楚冀州眼下的状况,明白朝廷并不能抽调出足够的兵力,这是因为匈奴人并不是住在这里不走了,如果是那样朝廷只需要从南边调兵就能彻底解决,可是匈奴人一击不中远遁千里的作风使得朝廷并不愿意耗费国帑从兖州等地调派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