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言情小说 - 莲谋在线阅读 - 第四十二章 稛载而归惹猜疑(二)

第四十二章 稛载而归惹猜疑(二)

    稛载而归惹猜疑(二)

    一只蛙噗通一声从叶面跃入水中,杜如晦蓦然一惊。穆清已笑着起身迎他在身边坐下,他讶异地望着一塘的莲叶问:“几时种下的,长得这般好。”

    “你可曾记得去岁来京前一日,你我在江都城郊的湖上泛舟,正逢采莲娘们收采最后一拨莲子,那****问她们讨要了些许莲子,藏着作种,今年早春种下的。”穆清颇有些得意地说,“你瞧,南方的莲,在此地亦能长得萋萋繁盛。”

    杜如晦将她与莲仔细地端详了一阵,笑握住她的手指尖,“这么看来,你该种蒲苇。蒲苇韧如丝,正如你。”穆清端坐起身,认真地说:“你亦知我不是那弱柳扶风的,下回无论去哪处,便带上我罢,总好过在家中枯等。”杜如晦凝住笑容看了她好一会儿,并不搭话,良久后笑着捏了捏她的鼻尖,却终是未应许。

    贺遂管事匆匆走过曲桥来禀,“唐国公府派了马车来,现正在大门口停着,催着阿郎尽快进府。”“怎派了马车来?替我备马,我这便去。”杜如晦说着站起身,掸直了袍服抬脚便要走。贺遂管事站在原地未动,略一沉吟,“马车是来接娘子的,唐国公邀娘子随阿郎同去。”穆清楞直地从坐榻上站立起来,有些不置信地看着贺遂管事,贺遂管事肃然向她点点头,以示确凿。杜如晦瞬时变了脸色,拧着眉头不语,默了一阵,长长地从胸中牵出一声叹息,无奈道:“那便快些走罢。”

    大门口果然有唐国公府徽标的马车在候着,杜如晦托扶着她上了车,阿柳也紧随而上。车夫撤去足凳,马车悠然晃动着走动起来。穆清从窗格的幕帘缝隙看到杜如晦寒着一张脸骑行在马车一侧,就连阿柳也能觉察出,小声对问穆清,“阿郎可是有甚不痛快?”穆清撇嘴苦笑笑,不知如何说起。

    好容易捱到唐国公府,下马车时他又若无其事地上前搀扶,只是脸上仍无一丝笑意。穆清不敢多言,低头跟在他身后一脚一脚地往正堂走去。堂内已然聚了不少人,有婢女端了茶案,请他们一一入座。另有一婢女只引着穆清一人往正堂后边的花厅去,花厅内另设两案,窦夫人端坐案前,却不见那位鲜于夫人。见穆清进来,窦夫人左右的婢女将她搀扶起来,她上前亲热地执起穆清的手道:“任他们在前头论事,咱们在此间饮茶,说会儿体己话。”

    穆清将花厅扫了两眼,两个出入口皆有仆婢守立。唐国公府她来过三四回,每次均是受窦夫人之邀,或宴饮或品茶赏花,前几次虽也有婢子环伺,却不同现下守立的那几个婢女。往常那些神态松散平常,一望便知是平日里贴身服侍的,今日这几个显着壮实粗硬,站着稳若石盘,又似乎能随时跃起,隐约透出一股肃杀之气。穆清猜度着窦夫人绝非有这样的闲情逸致邀她来饮茶,即便是饮茶,偌大的唐国公府,难不成找不到一安静处,非得要在议事的正厅后头饮么?那几个生面孔的婢女,只怕是唐国公府的刻意安排,却不知所为何事。

    穆清佯装浑然不觉,端起笑容,盈盈谢过窦夫人,安然坐下。不多时有婢女捧来泥炉烹茶,待水沸茶熟时,递了一杯予穆清。她将杯盏轻凑于鼻尖下,来回嗅了两次,一脸惊喜地面向窦夫人,“这是余杭的雀舌,配了淡竹叶烹就的?”窦夫人含笑点头,这个时候还能静心品茗,犹有心思品出茶中所添的清淡物料,她是真未知眼前已被拘扣的情形,还是明知了却仍心境平和。若是后者,窦夫人心中不由一紧,这女子日后如不能为自己所用,恐怕是留她不得了。

    品了两口茶,穆清的脸上露出怅然的神色,哀怨宛转,“这正是家乡的味道,自小饮惯了的,到了此地便再没缘得见了。”方才既表明了要说体己话,她自然是该奉陪的。

    “唉,年轻轻的便远嫁了,可是不容易。”窦夫人柔和地抚着她的手,一双眼里看去满是慈悲,“难为你家人竟舍得。我膝下也仅有一女,嫁去了大兴城,虽说相去不远,终究不得常见,时时挂念。”

    “不瞒夫人,我阿爹阿母于去岁相携离世了。”既然茶无好茶,她也不愿任人刀俎,脑中兀地浮现了唐国公那一众娇美的如夫人,冒出了一个略有些刻薄的念头,于是干脆将那哀思之语说到透底,“阿爹终身只我阿母一位夫人便再不肯纳娶了,府中人丁是薄了些,好在不必费心劳力地打理,正得闲时常伴着阿爹,琴瑟和鸣。只可怜阿母身体一向不怎么康健,阿爹猝然病倒,她也受不住,便一同去了。如此亦好,不必受那生离死别之苦,生生世世携手不离了。”

    话意犹未尽,她已心口酸胀,哽噎不能再语。勉强自控了情绪,逼着自己冷静下来,抬眼看窦夫人,她竟端着茶盏怔怔地出神了,脸上说不清是歆羡还是自艾,似有一颗泪珠子在眼眶内滚动,翻腾了良久,终究未滴落,被倔强地收回了眼内。窦夫人深深叹了声,见穆清泪水盈眶,忙拿锦帕递于她道:“都是我的不是,得了江南的茶,原想着或能解慰你思乡之情,惹你伤怀却是我不料的。快再别说这些了。”她开口说话时努力掩藏声音里的颤抖和慌张,穆清微松了口气,眼前仍是严阵以待的架势,只是窦夫人之后便好似散了心神,对应间屡次心不在焉,已显了勉强。

    前厅与花厅之间并不隔音,坐于花厅内能将外间人的话听个大致。穆清与窦夫人之间闲话不多,静坐冷场之时,便听得不知是谁人的声音在说,“现明着举旗的,仅东莱、北海、武阳、信都、河间、博陵六郡就达小百之多。”

    “成势堪用的也只六人。”这是杜如晦的声音,低沉温和,穆清听了心下稍安。“知世郎王薄,豆子航的阿舅军,气候尚短。另有孙安祖、高士达、窦建德自占了一方,乡野村夫聚众而已。只一个窦建德,结交豪侠,心气高大,恐难收拢。”

    听见杜如晦的声音,窦夫人偏过头向穆清一笑,示意她听下去。“今春东郡一带鼠疫肆虐,归途中见城外郊野逃民甚多,闻说东郡一法曹因私开粮仓,犯下死罪,侥幸为昔日下属所救,从死牢中逃出就地揭竿,一呼百应,聚于瓦岗,竟是大不同于那些饿急了逼反的田舍郎。”

    “散兵游勇由得他们自去厮打,我等旁观着罢了,待小鱼吃了虾米,大鱼又吞食了小鱼,再去网大鱼,岂不能省下气力。若有确能成事者,或收拢并战,不得收拢的,成大势前先去之。”这是李世民的声音。穆清心中暗赞,窦夫人眼中饱含着喜色,笑着摇头道:“二郎年少骄狂,与他远嫁的阿姊最为相像。说来与英华那孩子也颇为相投,虽说是女儿身,将来必是位巾帼英雄。”

    提到英华,倒教穆清吃了一惊,忙自谦道:“夫人缪赞了。英华年幼顽劣,尚未受教化。若要说像,她那尚武的性子大抵还是随了她外祖罢。”

    日渐上移,将及正午时,前厅的人俱散了。只剩了杜如晦及唐国公,说些什么却再听不清了。窦夫人恰逢时机地打翻了茶盏,由贴身的婢女陪着去换衣裙,留了穆清一人坐候着。两边门口的婢女自打起精神,低眉垂目,站得端直,个个牢牢盯着眼前的地面,沉稳得甚是诡异。她只作无意地转过头,赏看窗格间半透薄纱上所绘的花样。窗外有一道人影晃动,看身形是个男子,穆清觉得那身影似曾相识,只忆不起在哪里见过。

    又过了不知多少时间,外面突响起李世民的声音,“杜兄若得了空,来瞧瞧我新收的白蹄乌。还未及谢过七娘割爱。”话音落了不多时,杜如晦便从外间转进来,向她伸出手,“走罢,一同去瞧瞧那白蹄乌。”穆清站起身,整理好衣裙,忍不住向窗格处张望了一眼,人影已不在。再看看那几个婢女,依然持着同样的姿势一动不动,其中一个走上前,僵直地一礼,嘴里道着抱歉,口气却生硬地说:“夫人身体不适,已先歇下了,请娘子自便罢。”

    穆清随着杜如晦一路走到府中饲马的边角,白蹄乌依然如故,油亮乌黑,傲然地立着,不时打个响鼻。显然他们一行三人皆不是为了看马而来的。李世民停住脚,向他二人躬身一揖,愧然道:“杜兄连月奔走,一心为我李家图谋,实不该受父亲疑心,世民在此替父亲……”杜如晦架起他的手臂,并不让他往下说,“毕竟此事非同一般,谨慎些也是应该的,杜某并不介怀。”

    穆清站在一边默不作声,已全然明了今日缘何被请来品茗,为何偏又在那间花厅,她之前的疑惑也尽解了,那些孔武的婢女根本就是用以羁押她的。今日唐国公有意试探杜如晦的态度,如认定他与各地叛军相洽后背弃了李家,便断留他不得了。方才窦夫人借更衣隐遁,便是随时准备动手除去她夫妇二人之时,怕伤及窦夫人,让她先行避开了。许是唐国公探知杜如晦仍忠心耿耿,终是未痛下杀手,他们才能依旧安然地站在此处。

    穆清从心底泛起一声冷哼,畏缩多疑的小人,确不该将天下交于他手中,他担待不起。诚远远不及他那次子有帝王气,杜如晦择的良木到底是不错的,这幼枝却不知何时能繁茂壮实起来。眼下她不想在这个地方多呆一刻,只想尽快远远离了此处。待杜如晦与李二郎道了别,她便暗暗拉了他的衣袍,直向门外去。刚迈出大门,见有人影一晃而过,贺遂兆正笑嘻嘻地站在大门外看着她,却不与他们言语,径自离去。穆清望了一眼他离去的背影,猛然想起刚才在花厅内,隔着窗格瞥见的身影,正是贺遂兆。她撇了撇嘴角,他替唐国公府招养死士,只怕那几个武婢也是经由他**出来的。方才在花厅外游荡,是为了防止万一他们逃将出来,他好候着补刀么?

    阿达不知何时驾来的车,阿柳已在车中候了多时,杜如晦翻身上马,回家途中一路无语。穆清心潮翻动,细细梳理着一上午发生的所有事,几乎桩桩件件都有丝丝缕缕的关联,每一步都在他人的算计之中,直惊得冷汗淋漓。也不知众人离去后唐国公与他单独在前厅说了些什么,如稍有偏差,惹起了她的猜忌,此时他们或已身首异处,教人想着都骇然。阿柳见她始终凝眉沉思,却问不出一个字,只得怏怏地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