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 鸣条悲风
午夜过后,履癸轻轻将所有人叫醒,然后按他的要求将人群分成了两组,一组是手握兵刃准备冲锋的斗士,站在前排的是大夏朝王庭的六卿、六事等高官; 另一组则是由这些高官的老婆孩子、履癸的王后嫔妃以及精选出来的二十名勇士组成,公子淳维、大巫师萨满、大将军巴特、太史令终古站在队伍的最前面,所剩的食物全都分成小份,分别背在了女人们的身上。 履癸魁梧的身子在两组人群之间走来走去,最后在准备冲锋的斗士们面前停了下来,悲壮地说道:“我这个君王无能,给大家带来了不幸。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拼死一搏的关键时刻,我们攻击的越猛烈,杀的商兵越多,我们的亲人就会越安全。” 履癸转过身来,向前跨了两步,来到公子淳维面前,手掌在儿子的肩上重重拍了两下,说:“你要永远记着,你是大禹的后代,是我履癸的儿子,大夏这块富饶的土地等着你回来。” 连日恶战,履癸的几个儿子都已先后阵亡,现在只剩下小儿子淳维了。 公子淳维的心里再次滚过一阵悲凉。 淳维非常明白,这是父亲与他作最后的诀别。 然后,父亲将带领士兵做最后一次冲锋,掩护他们趁夜色浓重突出重围。 从此,大夏的国号将在这片土地上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商汤的国号。 淳维颤声再次向父亲请求:“父王,还是由我来带队伍冲锋吧,您带人突围。” 履癸狠狠瞪了儿子一眼,严厉地喝道:“你都十六岁了,怎么还这样不懂事!商汤要除掉的是我,看不到我死,他能善罢甘休吗?” 队列中的王后妹喜向前跨了一步,哀哀地说:“君王,让我留下吧,就是死我也要和你死在一起。” 履癸转向妹喜,压低了声音说:“不要胡说,我不是去死,而是要去杀掉商汤这卑鄙小人。我还要迎接你们回来呢。” 履癸走到大将军巴特面前,再次叮嘱:“你现在已不是大将军,而是这帮人的护卫,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切不可恋战。记着,从我们为你们冲开的地方突出去,一直向北,天亮之前,一定要走出商汤的视线。我在突击成功以后就向南走,吸引商汤的注意。如果能够甩脱商汤的追击,就会到北面去找你们。” 巴特含泪点头。 履癸又对太史令终古说:“记下这段耻辱的历史吧,记下我的无能吧,如果可能的话。” 终古老泪纵横,对着履癸,深深作了一揖。 履癸最后走到武士们的队列前,将手中的宝剑高高扬起,坚定地喊道:“勇士们,随-我-冲锋——!” 履癸的话音还没有落下去,已率先向山下冲去。 勇士们没有跟着履癸一起大声呼喊,紧随其后冲下山去。 突然,王后妹喜甩掉了背在背上的粮袋,猛地从一名武士的手中夺过利剑,奋力向山下冲去。 巴特想阻拦,已经来不及了。 终古唏嘘不已。 不久,山下商汤的营地隐隐传来喊杀声,灯光先是灭掉了几处,很块便黑暗了一大段。 大将军巴特见时机已到,命令二十名勇士背起了还不能奔跑的孩子,手一挥,悄无声息地带领众人向黑暗处奔去。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向北突围的人已跑出好远,一个个汗流浃背气喘吁吁。 公子淳维登上一个山头向南张望,看到远处的尘埃正缓缓向南面滚动而去。 公子淳维向着尘埃滚动的方向跪了下去,发出一声狼叫似的大喊: “父——王——!” 大将军、大巫师、太史令也在淳维的身后跪了下来。 所有的逃难者都面向南方跪了下来,与他们的亲人和故土做最后的诀别。 第二年冬去春来之际的一个下午,北部草原上出现了一群人,他们拖儿带女,衣冠不整,却步伐坚定,分工明确,有的赶着牲畜,有的驾着牛车,车上拉着穹庐。 这群人便是从鸣条山战场上逃脱出来的夏朝王庭幸存者。 他们遵照夏桀嘱咐,翻过了无数道山,涉过了无数条河,经受着漫长而寒冷的秋冬的折磨,挑战着大大小小的艰难险阻,一路向北而来。 各种磨难不但没有将这些人击夸,反而使他们更加坚定和坚强了。
那些昔日里锦衣美食的贵妇人们,现在只能将未经任何修剪的羊皮披在身上取暖,娇美的脸膛已被大风和日头吹晒的黑红。 不知道哪里是他们的目的地,不知道前面有什么困难在等着他们。 他们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向北、向北、再向北。 他们是这条求生之路的开拓者。 数千年来,有无数的落拓者为求生存闯过这条路,他们的行为后来被人称为“走西口”。 冬将去未去,春即来未来,寒夜远远长于白天。 他们现在已不是慌里慌张地逃命,而是从从容容地生存,从从容容地寻找能让他们长久居住的地方。 公子淳维虽然仅长大了一岁,不但长高了一大截,而且脸上的稚气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坚定和刚毅。 磨难已经使淳维完全成熟了。 半年来,淳维已经习惯了瞭望,习惯了观察,他的目光一直在目所能级的地方游弋。 淳维看到,在平展展的草原上,西面是一道南北向隆起的绵长的山梁,东面是一条千曲百转的小河,感觉像雌雄两条苍龙,西面的雄龙张牙舞爪正欲飞天,东面的雌龙摇头摆尾生机勃勃。 淳维奇了,不由得朗声赞道:“好美的双龙图哟,有阴有阳,有动有静,天高地阔,水肥草美。” 他们是信仰龙的民族,提起龙便精神振奋。 人们停下了脚步,只见苍茫原野上,青山拥黛,碧水泛光,荒草无边,野羊成群。 大巫师萨满说道:“好山水,好地方,宜耕宜牧,我们不是正在找这样的地方吗?” 淳维、萨满、终古、巴特一致同意在此落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