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穿越之大明永历在线阅读 - 第一百零六章 消极避战

第一百零六章 消极避战

    推荐一个淘宝天猫内部折扣优惠券的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每天人工筛选上百款特价商品。打开微信添加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省不少辛苦钱。

    就在永历准备去湖北的时候,第二军团自贵州送来军报,黑山、马云领军进入贵州后,立即与等在黔南的刘震部明军会合,而后两军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克通往贵阳沿途的各县,最后全军强攻吴三桂在贵州最后的据点——贵阳,只用了三天便将其拿下。

    贵阳一战,将吴三桂的两万军队消灭干净,此消彼长,据估计吴军现在仅剩不到五万人马,此时赫赫有名的平西王吴三桂也已日薄西山,只能窝缩在昆明苟延残喘了。

    在战报中,第二军团的下一步计划将是联络滇西的阿桑妹,为进攻昆明做准备,此外黑山和马云还向永历请示如何处置云贵各地二十八家土司。

    永历穿越后,曾经在云南呆过一段时间,皇妃之一的阿桑妹就是滇西彝人的土司,他知道云贵一带,除了汉族以外,其他民族众多,各自都有居住的区域。这些地方,多数都由世袭土司掌管,土司掌有当地的军政大权,有的地方甚至与外界泾渭分明,如同国中之国一般。

    大明自太祖皇帝赶走蒙元,将云南收复后,云贵的土司反反复复,一直不得安宁,直到永乐大帝还数次派兵进剿叛兵,后来大明朝廷改变策略,用安抚为主要手段,才慢慢将云贵稳定下来。

    满清和吴三桂进入云贵后,各民族的起义又变得如火如荼起来,不但是高山上的民族反,就是平原上的民族也反,导致吴三桂屡次兴兵平叛,对各族百姓进行了血腥的残杀,甚至导致各民族与汉族相互不信任,毕竟吴三桂是汉人。

    不过永历采取“和亲”的策略,纳黑彝阿桑部头人阿桑妹为大明皇妃,又让阿桑妹回到云南,联合滇西各族土司和抗清义军头领,一起对付吴三桂。因为他们熟悉地形,又得到当地各族百姓的支持,几乎是屡战屡胜,而吴三桂则因湘西大败,损兵折将之后,实力大减,难以对滇西反清义军形成优势,只能躲在昆明及周边几个府县之内苟延残喘。

    吴三桂能有今天,云贵各族有很大的功劳,永历是不打算过河拆桥的,也不能这样做,他可不想再消灭吴三桂后,云贵再次陷入战火之中,而是应该给各族百姓一个安宁的太平世界。

    于是永历让黄宗羲拟旨,对第二军团下令,全军不得侵扰云贵当地各族百姓,否则以军法处置。对于各地土司,能抚则抚,凡是归顺大明的,皆各安其职,大明朝廷承认其土司地位,并会派出朝廷官员前往各地,对这些土司进行官方任命。但是对于那些不肯归顺大明,或者趁机作乱的土司,则派兵围剿,绝不留情,将其消灭后,可以按照“湘西例”,由当地各族百姓自治,但须上报朝廷,并由朝廷派人监督之。

    永历认为吴三桂已经不能阻挡明军收复云南,接下来,黑山和马云他们会很容易就攻下昆明,即使吴三桂顽抗,也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要知道第二军团的兵马将近四万人,但云贵一带的抗清义军将近十万,而吴三桂只有不到五万人马,还大部分都是老弱残兵,其精锐早就消耗光了,吴三桂还拿什么和大明斗?

    所以永历在回信中交待,让黑山和马云领军北进,由川滇边界进入四川,将四川也一并拿下,这就叫“得陇望蜀”。

    派出专人将圣旨送往贵阳,而后永历将朝政交给黄宗羲、方以智、郎廷佐三为内阁大学士,又与皇后、贵妃和金凤一一告别,这才由舞阳门外的码头上船,逆流而上。一共有五艘大船,永历与洪曜、苗显乘坐其中一艘最大的客船,其他四艘为护航战船,至于两千御林军,则因为没有那么多船只,只好沿江岸的官道向西而行。

    永历的船队走到九江,便不再前行,而是永历等人弃舟登上南岸,因为九江再往前走五百余里,就是武昌汉口,清军有水师驻扎在那里,如果继续前行,可能会遭遇清廷水军,故此登陆上岸,此时走安全。

    御林军一直伴随着永历的座船在岸上行进,此时也追了上来,与永历的会合,然后永历下令继续西行,三天后到达黄石,六天后,终于抵达了武昌城。

    此时的武昌城已复归大明,当永历的御驾来到距离武昌城一百里的地方,前边忽然出现一队人马,旌旗招展,锣鼓喧天,永历派出侦骑前去查看,不长时候,探马回报那是武昌城地方官前来迎接。

    天子出巡,地方官当迎于地方边界,但是永历此次出巡,事先并没有通知各个地方,不想扰乱当地官府,干扰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武昌府的地方官能提前来迎,那就肯定是事先接到了消息,不过永历也不会怪罪他,只是出迎一百里而已。

    迎接的队伍看到御驾后,远远的就跪下,直到永历骑马走到近前,有人率先喊道:“恭迎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永历点点头,而后伸手让他们起来,说道:“都平身吧,让武昌的知府来见朕!”

    这时,一个小瘦老头站了起来,躬着身体,向永历走来,在距离十余步远的地方重新跪下,而后磕了三个头,俯着身子,说道:“臣,武昌暂领知府金凤阳迎驾来迟,罪该万死!”

    对于这个金凤阳,永历有点印象,不过并没有见过其人,他曾经做过清廷河南的一任知县,因为老师的好友写了不该写的文章,被清廷定为忤逆,造成“文字狱”,他的老师不过在其文上写了一个注释,也受到牵连而入狱,而他也被人告发,被清廷夺去官职,返乡回到湖南老家衡阳务农。

    但是金凤阳在衡阳颇有才名,后来明军攻克衡阳,当时晋王李定国还在那里,就与姚大榜一起将其请出来,任军团的粮道使,主管筹建粮草。这一年来,兢兢业业,在各地筹集粮草和军饷,立了大功。直到湘西军团攻下武昌,此地乃是湖北首府,又是湖广总督衙门驻地,现在又作为进攻汉口和汉阳的后方大本营,故此姚大榜将其任命为暂代武昌知府,统管后方军务。

    永历伸下手,说道:“金知府,平身吧!”等金凤阳起来,继续说道:“金知府好像还是暂代知府吧?你可是有功之人,朕要赏赐你,来呀,宣布任命!”

    因为张千没有随行,永历又一向不喜欢太监,所以只能由苗显代劳宣布圣旨。

    苗显打开一卷圣旨,读道:“奉天承运,嗯,皇帝诏曰,嗯,武昌代知府金凤阳从军以来,忠于职守,任劳任怨,为大明朝廷贡献其力,特升任为湖北布政使,暂兼武昌知府,钦赐——”

    金凤阳听后,又惊又喜,但永历却看到他身体颤抖了一下,在去跪接圣旨谢恩的时候,眼神中分明有些担忧,这是怎么回事?

    永历也没有深想,让金凤阳起身,而后让金凤阳带路,御驾启程,继续向武昌前行。

    到了武昌城,城内的主街上并没有百姓出来看热闹,而是由明军严密看护起来,禁止任何闲杂人走动。这也是为了永历的安全着想,武昌毕竟刚刚光复,谁知道城内会有多少清军的暗探,万一对永历不利怎么办?所以还是谨慎些为好。

    当夜,永历就在武昌府衙住下,此时还没有见到姚大榜,或者刘体纯,他们都已经渡过江,在江北驻营。

    第二天一早,金凤阳就跑来觐见,安排好御膳后,询问永历是否宣召姚大榜和刘体纯渡江来武昌。

    永历说不用了,他吃过早饭后,就渡江前往北岸。

    金凤阳吃了一惊,北岸两军正在打仗,万岁爷竟然要渡江,如今长江上还是清军的水师横行,明军的运粮船队只能在夜间横渡长江,为的就是避开清军水师。可是万岁爷竟然要大白天渡江,万一遭遇清军水师可怎么办?

    于是金凤阳将自己的担心说出来,可是永历根本没当回事,执意下令准备船只渡江。金凤阳也不好再阻拦,只好去安排船只。

    为了万岁爷能安全渡江,金凤阳派人将整个武昌江南沿岸都寻了一遍,可是清军早就将大点的船焚毁了,只寻到一些渔民藏起来的小渔船,最后金凤阳好不容易在长江上游寻到了一条五丈“平头船”,等船只停靠在武昌外码头,已经是下午了。

    虽然耽误了时间,但永历并没有生气,还勉励了金凤阳几句,而后登上“平头船”,剩下的两千御林军则分成两批,乘坐小渔船渡江。

    永历的船队刚到江心,就发现江北驶来一支船队,有大小船只二十余艘,最大的是艨艟战船,虽然距离较远,但也能猜出这肯定就是清军的船队。

    此时是白天,有清军水师的巡逻队在江面上游弋,到底还是被运送永历的船队碰上了。不过永历他们是在武昌上游十里的地方渡江,清军的船队出现在下游五里处,距离不算近,如果让随行的小渔船去缠住清军船队,永历的座船倒也能安全地渡过长江。

    洪曜先向永历提出建议,就是让永历乘船先走,自己留下率领御林军殿后,阻击清军水师。但是永历没有同意,而是让船队继续渡江,只要时刻注意清军船队的动向即可。

    这个决定让洪曜和苗显很诧异,但是片刻之后,更令人惊奇的事发生了,清军船队竟然调转船头向下游而去,对横渡长江的明军船队视而不见。

    另外洪曜也对永历的未卜先知而感到惊奇,其实清军船队会撤走,永历事先也只是猜测而已。因为永历很早以前便知道驻守武昌、汉口的清军水师规模不大,只有三四十条中小型战船,其水军提督叫做丘光海,其为人贪财重利,是个闻名的“守财奴”。

    自从满清侵占江南以后,就一直不太重视水军,如今驻扎在汉口的清军水师所用的战船,竟然全部都是十年前的破烂货,而且对水军的军饷也减而又减,就是提督丘光海也是从绿营贬来的,从来都不受人待见。

    可是丘光海此人贪财,水军的军饷本来就少,根本没有多少油水,于是他便将水军中的船只偷偷出租给商人,甚至还派船派人在长江上干起了渡船的营生,几年下来,不但丘光海捞到大笔银子,就是各级官兵也得到了实惠。

    丘光海有了钱,却格外吝啬,他平时每餐只吃一菜一饭,还是白菜豆腐之类的,就算是剩下的饭菜,也舍不扔,而是留着下一顿再吃。再说他身上穿着的衣服,内衣是补丁摞补丁,外边的官服,也打了几块补丁。不熟悉他的人还以为他是“清正廉洁”之人,但暗地里丘光海将自己的银子拿出来放了高利贷,或者参股做生意,就算远在山西的商号,都有他的股份。要说他有多少钱,除了他自己,就算他的亲儿子都不知道具体数额,不过有他身边的人放风说,丘光海有整整一大箱子票据,每张拿出来都价值万金。

    对于“守财奴”,永历丝毫不担心丘光海会与明军死战,虽然明军没有大船,但是江面上的小船足有上百艘,每只小船上都有七八个明军,俗话说“蚂蚁多咬死大象”,丘光海要是敢来进攻自己,那么他得先解决自己的御林军再说。

    永历一行,有惊无险地渡过长江,来到了北岸,这里接近汉阳,距离湘西军团的大营更近,只有三里来路。

    就在永历等人上岸后,忽然看到北方明军大营中出来一队人马,向江岸这边跑来,当他们逐渐接近后,永历看到为首的三人,分别是姚大榜、阿铁,还有一个妖媚的女人。

    这个女人如今可了不得,可以说是闻名天下也差不多,要知道明军中只有两个女人领兵打仗,其中一个是大明皇妃,但身在滇西,名声不显。但是眼前这个女人,却威震大江南北,她就是姚大榜的左膀右臂之一,胡媚娘。

    姚大榜归顺永历后,胡媚娘也跟随姚大榜投入明军,因其作战英勇,屡建战功,此时已是湘西军团一个主力团的团长,可谓是当世的巾帼英雄。

    三人见到永历后,赶紧滚鞍下马,山呼万岁后,永历让他们起身,然后由他们陪伴,进入明军大营。

    进入大营后,永历被迎进中军大帐,御林军也快速地接替了周围的防务。

    姚大榜先躬身说道:“陛下,您要渡江,怎么不先通知臣,也好让臣派出兵马接应,这里可不比南岸,随时清军都可能出城,万一陛下出了事情,这让臣就算是万死也难辞其咎啊?”

    永历笑道:“呵呵,有你姚大榜在,汉阳城内的清军早就吓破了胆,他们可不敢出城,刚才在江上朕也遇到清军船队了,可是他们见到朕后,调头就跑,这说明你可是威名赫赫啊!”

    姚大榜一听,赶紧说道:“臣哪有什么威名,虚名罢了,还不是陛下英武圣明,见到陛下的圣驾后,清军不敢冒犯陛下天威,故此才逃之夭夭。”

    永历听到姚大榜的马屁拍的山响,觉得眼前的这位“江洋大盗”做了明军的主帅后,越发的经验老到了,不愧是从东厂出来的人,拍马屁的功夫都是一流的。

    “呵呵,朕来的比较急,没有事先通知你们,这是朕忧心湖北的战事啊!”永历说道。

    “啊,臣有罪!”姚大榜噗通一跪。

    “姚江军起身,咱们君臣坐着说话。”永历示意道。

    姚大榜站起来,坐到旁边的一把椅子上,然后说道:“陛下,臣与刘将军联络不及时,又没有一致调度,所以致使攻城失败,主要责任在臣,如果我们先一步强攻汉阳,也不会让刘将军误会了!”

    永历心道:现在你当着朕的面,都说自己的错,为什么还要派人去南京告状打官司呢?难道此时就能显出你的高风亮节吗?还是想遮掩你心里的盘算?

    不过永历并不想当面斥责姚大榜,因为此时汉阳、汉口两城还未攻下,湖北还没有归于大明,此时还不宜处置姚大榜,否则会使他心生他念,反而不好。

    想到此处,永历说道:“不要再提了,此事就算揭过,有错的话,也是朕没有事先分出你们两个军团作战的主次,毕竟你们俩是第一次合作,有些误会,也实属正常!”

    姚大榜站起来跪倒,有些激动地说道:“谢万岁爷,恕臣之罪,陛下圣明啊!”

    永历摆摆手,说道:“起来吧,不用多礼了,朕来问你,这些日子,汉阳的城防如何?”

    姚大榜重新坐好,接话道:“回陛下,臣曾经对汉阳城发起过十次进攻,不过都失败了,战损了上万人马,臣缺少攻城的利器,只有几门缴获吴三桂的小炮,难以对城墙造成伤害。”

    永历点点头,说道:“嗯,你们军团是缺少重火器,不过朕已经下令,兵工厂的下一批大炮优先装备你们!”

    “啊,臣谢主隆恩!”姚大榜又要下跪,却被永历喝止了。

    “不用跪了,姚江军,朕问你,你们攻了八次,那么刘体纯他们攻了几次啊?”永历问道。

    “这个,臣并不知道太详细的次数,但是听到汉口那边响了三次炮声。”姚大榜答道。

    永历一听,心道:如果姚大榜没有说谎的话,刘体纯只对汉口发起了三次进攻,他这是在消极避战,难道刘体纯真的如罗洛所说的,偷jian取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