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搞定佛门
把登记造册的事情说清楚了,关志义又说道:“其实,僧侣的身份牌除了圆寂要被收回之外。犯了戒,也想收回。” 惠能说道:“这个可以。” 关志义又说道:“官府管理寺院,其中也有考核。” “考核?僧侣怎么考核?”惠能不解的问道。 对于他的问题,老关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大师平时做些什么?” 这个问题的转换,不仅惠能接受不了,就是其他和尚也晕乎了。 老和尚想了一想,说道:“念经、拜佛、练武、念经。” 看看,和尚生活多么简单。说起来就六个字‘练武’、‘念经’、‘拜佛’。其实大多数僧人连习武都不用,至于礼佛一件事儿。 关志义笑道:“既然大师每天都念经、拜佛,那么某想这考核也就简单了。所有僧侣念经不能低于多少时辰,每天的时间也可以要求一下。” “这就是考核?”惠能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 “你说呢?佛门中人必须吃斋念佛,那么念经考核就是最核心的内容了。但是某认为最关键的还是管理。不合格的僧尼还俗,违法朝廷法令的交由官府处罚。” 惠能说道:“这不行啊!” 要知道需对出家人就是因为犯了罪,所以才在佛门中避难。如果违法朝廷法令,就交给官府处理,那么寺院中要少三成的人吧! 关志义说道:“大师,佛门都说过众生平等。普通百姓要遵守朝廷的律令,为何出家人可以不听呢?难道大师认为火云寺那种事情该发生?” “火云寺的事情和遵守朝廷律令有什么关系?”老和尚不服气的问道。 别说这个老和尚,其实许多人都会这样认为。 在他们看来,遵守法令和犯罪没有必然的联系。他们却不知道,只要心里随时随地都有律法这条警戒线,那么犯罪率就会降低一半。 怎么样才能让人心中有警戒线呢? 简单! 那就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关志义要寺院把违法乱纪的人交出来,那就是警示所有的佛门中人,你入了佛门,也不能乱来。有了这个观念,那么除了有逆反心理的人,多数都会听话滴。 “如果,所有寺院把违法乱纪的僧侣交出来,那么剩下的僧侣遇到相同情况的时候,就会思量一番。虽然出家人犯戒的不多,但是寺院的执行力度太差了。” 惠能说道:“施主,老衲……” 不等他辩驳,关志义说道:“某给大师讲个故事吧!” 佛教的传播,好像就是这么传播滴。 要是你不能讲几个关于佛祖、菩萨的故事,那么你这和尚真的就奥特了。 “好!”惠能兴致勃勃滴说道。 他很想知道,关志义会用什么故事来打动他。 关志义嘴角一翘,说道:“在大灵山,有一座雷音寺。寺中僧侣先后过时,只留下空庙一座。年轻力壮的和尚慧明云游至此,便住了下来。……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 一个异界版的三个和尚就被关志义搞出来了。 惠能皱着眉,不解的问道:“施主,你要说明什么?” “和尚也是人,他们没有成佛,因此必须接受管理。要是这三个和尚在少林寺,他们会懒到没水喝?”关志义说道。 绕了半天,老关还是在为自己的计划铺路。 只有惠能为首的少林寺同意这个计划,其他的寺院才无法反对。而且有官府的管理,那些私自修建的小庙,云游的野和尚自然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 惠能说道:“好吧!老衲代表少林寺接受施主的建议。若是少林有违背朝廷律令的僧人,就交给官府处理。只不过,外出云游的僧人怎么处理?” 云游,是佛教徒一个比较流行的修行方式。 少林寺里的,惠能可以保证管理好。那些外出云游,或者别处云游而来的僧侣,又该如何管理呢? 关志义说道:“其实,朝廷把所有僧众的信息登记造册后,云游的僧人不一样也有身份牌了吗。造册之前的小事可以既往不咎,那些杀人放火的,还是应该处理。” “这,有难度啊!”惠能如是说道。 别说杀人放火,就是屠家灭族的和尚,也有不少。要把这些亡命之徒抓起来并不难,问题是和尚出家,很少问出家前的事情。 关志义也知道他的忧虑,于是建议道:“以前的事情,只要没有人追究那么就不需处罚。但是如今收徒弟,那可得查个清楚才行。对了,剃度的地点,某觉得还是就近的原则好。避免有人外逃,然后去其他地方剃度。” 惠能说道:“既然施主这么说,那老衲就代表少林寺同意了。” “佛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心中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给佛上金身,只是好看一点。佛不会在乎俗世的东西,难道他会需要这所谓的金身。据某所知金身是一种法相,是佛法高深的表现。而不是用俗世的黄金给佛像上装,这是对佛的侮辱。”关志义又补充了一句。 “阿弥陀佛!!”惠能被他刺激了。 倒不是对关志义斥责给佛像上金身的不满。而是老和尚在反思中发现,所谓的佛像金身,真是他们这些俗人自己能出来的。 佛为度化众生甘愿舍身,他需要这俗世金身? 一个随行的小沙弥低声地说道:“把咱们的良田都收了,就算想给佛祖添金身,也没有那个本钱啊!” 关志义说道:“小师傅此言差矣。良田收入有多少,善男信女的香火钱有几个?真正能够让僧众衣食无忧,专心佛法,同时还度化众人的你们还没有想到呢!” 惠能问道:“施主这么一说,老衲倒真的来了兴趣。不知施主能否告诉老衲,如何能度化众生,又让僧众衣食无忧?” “真经!”关志义说道。 “这?”惠能摇摇头说道:“老衲不明白。” 关志义说道:“相传:佛教最早的经典都是写在菩提树叶上的。现在已经出现了玉雕的佛经、印刷在纸上的佛经。但是佛经都是梵文,真正能看懂的有几人。” 惠能说道:“的确,连老衲都看不懂佛经。唉!” “若是大师让通晓文字的僧侣把佛经全部译成汉文,这样的佛经不少人都能看懂吧!那些向佛的信众都会请一本回家,自己看看。”关志义说道。 这话让老和尚有些心动。 把佛经译成汉文,这是众多寺院主持的想法。但是僧侣中识字的都不多,能看懂佛经的就更少了。 但是有了汉文佛经,那么能看到佛经的就更多了。这不是传播教义,度化众生的好手段吗? 关志义见他心动,又怂恿道:“其实,除了大唐外,高昌、高句丽、吐蕃等地区也是需要佛法滴。要是传播到这些地方,要度化多少人啊!” 其实真正钻研佛法的人,很少有贪图钱财的。 但包括惠能在内的所有僧众,虽没有做什么坏事,却如俗人一样喜欢钱这东西。 听关志义说附近地区没有佛经典籍,他们自然晓得这是一条发家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