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三百九十一章 巧合(14)
听完八卦后,叶静嘉惋惜于灵灵所经历的遭遇,但她也并没有太将这件事情当回事。总归,别人的生活与她无关。 不过显然,这是叶静嘉单方面的想法。 没过几日,赵老先生的太太,也就是赵惊鸿的母亲登门拜访。 那日,叶静嘉刚刚将明明哄睡,准备在家中处理些琐碎公务,甚至有想过与四季山庄连线,确认现在的工程进度。不等她去厨房,物业便打来电话,称有叶静嘉的朋友拜访。 没想到,画面中的人正是赵太太。 因年龄、身份、出身、喜好等等原因的限制,往日里赵太太与叶静嘉没有任何私下的交际,最多便是每年的聚会中聊聊天而已。 此次突然登门,令叶静嘉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她还是周到有礼的接待了对方。 “此次冒昧登门,没有打扰你吧。”赵太太彬彬有礼的问。 “没有。”叶静嘉主动询问:“赵太太登门蓬荜生辉,需要咖啡还是果茶?” 赵太太摆手示意:“不用招呼我,今天我过来打扰,是想有事相求。” 听此,叶静嘉便没有去厨房,而是自然的坐回座位,面带微笑道:“赵太太客气,若是能帮得到,我必然会出手相帮的。”但若是帮不到,你求我我也不会帮你。 赵太太明白叶静嘉的潜台词,她没有再寒暄,索性直接开口道:“贵公司是不是有一位名叫叶怀瑾的艺人。” 叶静嘉心中诧异,不过面上不显,“确实。” “白太太能不能将这个艺人借我一段时间。”赵太太问。 ??? 这个问题令叶静嘉感到匪夷所思,“借艺人”这是什么意思,她不解的笑着问:“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如果是工作方面的合作,可以找叶怀瑾的经纪人谈。除此之外,叶怀瑾应该也帮不到什么忙,他只是普通的艺人会唱歌跳舞演演戏,仅此而已。” 赵太太见叶静嘉面露狐疑与警惕,不禁有些尴尬。若不是为了女儿,她也不用出来开这样的口,这种话说出来实在是令人难堪。不过谁让对方是叶静嘉,她只能亲自出马。 “小女朋友的女儿最近因意外住院,小姑娘因为身体的原因,情绪非常的不稳定,不配合治疗。听说她喜欢贵公司的叶怀瑾,所以我希望可以麻烦这位叶怀瑾艺人朋友去医院陪小姑娘一段时间,帮助她调节心情。”赵太太终于将自己的目的说出口。 叶静嘉恍然明白,赵太太这是来为赵惊鸿做说客的呀。 不过,叶静嘉依旧委婉拒绝:“叶怀瑾是我们公司知名艺人,今年他的工作安排已经全部排满。虽然我很想帮助那位生病的女孩,但实在抱歉。” 没想到,赵太太却坚持:“我知道艺人很重视每一次安排好的工作,违约需要赔偿。所以为了答谢这位艺人,我负担没有的违约金,同时事后会给他足够的弥补,不会耽误他的工作。” 叶静嘉微微摇头,“赵太太或许不了解,作为艺人,口碑很重要。” “我知道,这些道理我很明白。白太太,我也知道你的为难,但是我也希望你也可以体谅我作为母亲的心情。”赵太太亲切主动的握住了叶静嘉的手,她双眼看向叶静嘉,面容含笑,“除此之外……” 怪不得找赵惊鸿找赵太太来,看起来她也知道这样的要求自己不会答应。不过换做赵太太的话,事情便变得不同起来。 待赵太太回到车内后,只见赵惊鸿正坐在后排,她焦急的问:“妈,成了吗?” 赵太太没好气的指了指女儿的额头:“你说你,就为了那个破教授,迷了魂似的,不知所谓!” “妈,叶静嘉到底有没有答应。”赵惊鸿不理母亲的不满,锲而不舍的追问道,见母亲满脸不悦,她忙说:“妈,只有你能帮我。叶静嘉那个人,她软硬不吃,油盐不进。如果换做其他任何公司的艺人,我不需要你来帮忙,谁让灵灵喜欢的偏偏就是宜嘉公司的艺人,我实在是走投无路。我知道你不喜欢罗教授,但是我真的很喜欢他,我想努力和他在一起。” 说着,赵惊鸿面露哀求神色。 她以为自己对教授没有那么喜欢,尤其几次三番被他呵斥后,她以为自己会放弃。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想通想放弃的时候,却依旧忍不住的去找他。 或许就像母亲说的那样,自己被教授迷了魂,不愿放手。 当母亲的人最是心软,尤其是面对女儿的要求时,赵太太微微叹了口气,“放心,她已经答应下来。” 不等赵惊鸿欢喜,赵太太便补充:“不过不是每天都去,她会安排那个艺人尽可能的来陪,不过不保证时间。”即便是如此简单的要求,赵太太也是央求了叶静嘉许久的。 多年不求人的赵太太今天不得不在叶静嘉的面前低了头,谁让她心疼女儿呢。不过幸而当时车上没有自己的女儿,若是自己的女儿截了肢,那自己才是无法承受呢。 “好好好,这样也好,只要叶怀瑾可以去就好。”赵惊鸿连连欢喜点头。 车祸后,不单单是教授责怪自己,灵灵自己都开始怨恨自己,仿佛车祸的凶手是自己。赵惊鸿很无助也很茫然,找叶怀瑾规劝灵灵接受现实,积极恢复,已经是她想到的最可行的办法。 “我没有想到会发生车祸,我真的没有想法。”赵惊鸿喃喃道。 “既然发生,就向前看,艺人和康复、假肢的钱都是小事。但是惊鸿,你要想清楚,如果那个小罗始终不接受你,你要怎么办。”赵太太目光灼灼的看向女儿,希望女儿心中有决断,“如果他们始终责怪你,认为事情是因为你而产生,不接受你呢?” 母亲令赵惊鸿有些茫然,始终不接受的话,她也不知道。 赵太太不愿意逼女儿,只道:“有些事情要早做打算,人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