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碧血大明在线阅读 - 第八十三章、鸿鹄之志

第八十三章、鸿鹄之志

    第八十三章、鸿鹄之志

    崇祯道:“何故捆绑李军师,还不快快松绑!”

    立即便有人上前将李岩身上的绳索除去。李岩也不客气,站了起来,松松酸软的手脚,这才拱手道:“多谢皇上给在下松绑,无奈岩奉闯王为主,怕是要辜负皇上的美意了。”

    崇祯暗道,与聪明人谈话就是爽快,知我不但要解开你身上的绳索更要解开你心上的无形枷锁,心中念头数转,已然有了对策道:“军师实乃天下少之智士。不知军师有何志向?”

    “志向?”李岩冷哂一声,“岩乃一介书生,志向可谓蠢笨不已。皇上掌探大明之时,岩求的不过是一官半职,好为家乡百姓谋一福利,可这个志向给县里的贪官给生生粉碎,其竟然要岩送上纹银二百方可当那九品芝麻官,奈何岩那时只能温饱,最终岩没能当上官,这志向也就没了。

    待得天下大乱,各路义军四起,为的是给百姓求一生路。于是,岩便有了第二个志向,投身义军,为黄河流域的百姓谋一安居之所。等得攻陷京师,以为闯王能重新颁布良策,让战乱之百姓喘上一口气。奈何………只怕岩的第二个志向也要更改了。哈哈………”

    以往的战友在攻取就师之后皆都变了,李岩一直找不到说话之人。没想到,李岩这些一直憋在心里的话,诉说的对象竟是自己的敌人崇祯皇上。人生,当真是无常。这便如他的志向,数年努力,快要胜利的那一刻,却发现所得到的并非如己所愿,或者更是相差甚远。

    其实,这也是天下所有读书人所困惑之事。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者的最高理想。然而实际上,成功的机会少,失望的时候多。

    平生所学只能卖于帝王家,若是帝王皆是修身养性之人,能严以律己,便能宽以待天下,,比如唐太宗,清康熙帝,开创了一代盛世也非不可能;若是所遇帝王若是昏庸无能,运气好点的,或能混个官得享终年,运气差点的,讨不好皇帝给人砍了脑袋,不得善终。

    于是又出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

    不管如何,这些读书人的志向是否得志,很大程度取决于帝王的好坏。而纵观历史,又有几个明君?

    崇祯知道自己的优势便是穿越而来所具有的先进的思想与科技,只要熬过初始最为艰难的几个年头,逐渐洗掉头上所背负的昏君之名,那么他就有十足的信心修好大明这艘烂船,并让它驶出深渊。至于如何熬过初始阶段呢?就是要分化敌人,壮大自己。用老毛的话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李岩的语气当中很隐晦的透露出对李自成的不满,是个可以争取的对象。

    想到此点,崇祯笑得更加和蔼:“李军师心怀百姓,天下皆知。却是不知道,天下可有明主何让军师得偿所愿?”

    李岩那双黑得发亮的眼睛直瞪着崇祯,后者依旧笑容可掬,与李岩对视。良久,李岩展颜一笑缓缓道:“到目前,皇上还不是岩心中的明君!”

    崔慕白立马反驳道:“想必李自成是你心中的明君吧?!哈哈,李自成一向刚愎自用,********便是沉迷酒色,好好一个京师硬是给搞得如人间炼狱,也难得你敢捂心说谎,说李自成是明君。现今吾皇痛定思痛,早已脱胎换骨,这天下迟早要归于皇上。”

    李岩一笑道:“人总有迷惘之时,闯王只是一时糊涂,若是清醒过来,必定奋起。所谓得道着多助。闯王是天下百姓救星,又是万民归心,只怕到时,嘿嘿,只怕皇上又要逃跑了。”

    王承思也看不过眼了,阴笑道:“有皇上在此,便是李自成清醒过来,也如螳螂挡车,不自量力。”

    李岩道:“是吗?只怕未必。若是皇上厉害,也不会给人撵到南京来了。”即便是成了阶下囚也是夷然不惧,振振有词。

    王承恩道:“京师中文臣皆误事。若是我大明大胜数场,归附于李自成的文臣必定反水,李自成不战而溃。不怕与你说,李自成妄想攻下天下第一关,不料却给吴将军以诈降之计,偷了他的营地烧了他的粮,此时,只怕他还在骂娘。”

    李岩表面侃侃而谈,心中却是知道,崇祯掌握的筹码比闯王要多得多。首先,天下正统之名在崇祯这边;其二,闯王根基不稳;其三,崇祯还没有在南京重置六部,已经开始爆发,先是在西蜀打得张献忠龟缩而不敢动,后又在宁远大败满洲人;其四,从潜入南京后便看到崇祯所施国策皆是甚得民心,而闯王却………越想越不是滋味。

    崇祯微笑的道:“好了好了,莫要在此争那口舌之利。朕当是明白,人贵自知。若想得军师相助,只怕还须些许日子。这样吧,军师便在南京安心住上一年半载,等到天下大势明了,再与朕说军师的第三个志向。朕必定虚位以待。承恩,你好生照顾军师。若是有些许疏忽,朕必不饶你。”

    王承恩那能不知道崇祯的意思,就是要好好看管李岩,不能让其逃走。当下大声回答道:“老奴遵命!请军师随我来。”

    李岩苦笑一声,软禁的日子到头了,可是人为刀俎,我为鱼rou。只得默然跟在王承恩后边。

    崔慕白拱手道:“皇上,此人才智高绝,若是让其逃脱,只怕会成大患。臣建议,斩李岩!”

    崇祯摆手道:“此人大才,斩了可惜。崔卿莫要担心,有专人看管,必不会让其逃脱。经昨晚一事,令堂可好?”崇祯转移话题。

    崔慕白感激道:“谢皇上关心。母亲经过休整,又听见礼大师颂经,现已无碍。”

    崇祯摸摸又长出寸许的胡须道:“嗯,这甚好。不知道朕的行在何时修葺完整?”

    崔慕白回道:“回皇上,由于要抚恤上次大捷士兵,库银不足,而昨晚商人所捐之银还没收到。只怕还要等上几天。”

    此时,阿九站了起来道:“禀告父皇,左良玉昨晚曾言,其府上有白银百万。想必,可充盈国库。”

    崇祯大喜道:“百万白银?这实在是太好了。媺儿,你便带人将此银两起出。崔卿,朕命你在后天完成行在修葺,朕要在后天重置六部,正式宣布定都南京!”

    此言说得坚定无比,若是李岩尚在此处,便定发现崇祯脸上那足以匹比花岗岩之坚毅。

    众臣皆是听得心头巨震,也许大明历史新的一页将由他们揭开,并留名史册,一时间热血上涌,齐呼道:“皇上英明!”

    ---

    一天两章,稳定更新。

    投票收藏一个不能少。

    HOHO...:p

    ---